康复评定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05029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评定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康复评定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康复评定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康复评定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康复评定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评定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评定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方医科大(清远)康复 治 疗学本科成人班康复评定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残疾 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人体 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异 常和(或)消失,造成人的躯体、 身 心、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功能障碍 。2、病损 病损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身体结构、外形、器 官或系 统生理功能的异常 , 干扰了个人 正常生活活动 , 但实际操作能独立完成。3、残障 残障指残疾者社会活动、 交往、适应能力的 障碍 , 包括 工作、学习、社交等。4、固定肌 . 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对肌体运动的动力作用 , 必须将愿动肌相对固定的一端 ( 定点) 所附着的骨骼或附近 着 关节运动的方向 ,

2、参与上述固定作用的肌群称为固 定 肌 .一连串骨骼充分固定是主动肌拉力方向能始终朝5、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也称为动力性收缩 , 其特点是肌 肉收缩时肌 肉基本保持不变 , 肌张力增高 , 不产生关节活动 , 此时 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 .6、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为原动机7、中和肌 在愿动肌完成多种动作时 , 需要另外一些肌 肉协调完 成, 这些肌肉的动作坐位抵消愿动肌收缩时 所产生的 一部分不需要的动作 , 使动作更准确、更经 济 , 这些肌 肉称为中和肌 .8、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也称为静力性收缩 , 其特点是在 肌肉收缩时 肌肉长度保持不变 ,肌张力增高 , 不产生 关节活动 ,此 时肌

3、肉收缩与阻力相等 .9、MMT 徒手肌力检查是检查者用自己的双手、经验和 判断力 对被检查者的肌力进行的评定操作 .10、ROM 关节活动度是指一个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 动弧度或 转动的角度 .11、平衡 是指人体无论处在何种姿势 , 如静止 , 运动 或受到外力 作用的状态下 , 能自动调整姿势并维持稳 定的一种能 力.骨骼12、姿势姿势是指身体各个器官 ,尤其是骨骼 ,肌肉以及神经系统互相关联构成的一种非强制性 , 无需意识控制的自 然状态.13、支撑面 支撑面是指人体在各种体位时能稳定的支 持身体的重 量所依靠的接触面 .14、平衡反应 平衡反映是指当平衡改变时 , 机体恢复 原有平衡或

4、建 立新平衡的过程 .15、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原支 持点时 , 所发生的一 种平衡反应 , 表现为上肢和 / 下 肢伸展 , 其作用是支持 身体,防止摔倒 .16、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明显偏离支撑点或 在意外情况下 , 为了 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 , 身体顺着 外力方向快速跨出一 步,以改变支撑点 , 建立新平衡的 过程 ,期作用是通过 该反应重新获得新的平衡 , 来保 护自己避免失衡而跌 伤. 17 、协调功能 是指人体产生平滑、 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 , 它要 求 在做运动时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 , 采用适当的距 离、 速度和肌力 , 准确到达运动目标 .18

5、、步行周期是指人在正常步行时 , 从一腿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 次着地为止的过程 .19、步幅 一侧足跟着地点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点之间 的距离 .20、足角足跟中点到第 2 足趾的连线与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 .21、联合反应 联合反应是指健侧肢体肌肉主动收缩 , 特 别是进行抗 阻或复杂运动时 , 其兴奋通过脊髓的泛化 作用 ,可以波 及患侧,引起患侧肌体肌肉的收缩 , 且以 异常的 , 、固 定的模式表现出来 .22、共同运动 是指偏瘫患者希望完成某项活动时 , 能 够随意的启动 作用, 但仍然是以固定的、异常的模式表 现出来 , 是不 随意志改变的 .23、姿势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以神经反射的形

6、式调节骨 骼肌的肌紧张 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和调整身体在 空间的姿势 , 称为姿势反射 .14、肌张力 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 , 肌 肉保持一定 紧张状态的能力 , 她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 以及正常活 动的基础 .15、肌肉痉挛 指肢体运动或身体 / 心理应激时诱发速 度依赖性肌肉 强烈收缩 , 导致关节活动障碍或失能的 肌肉病理生理 状态.16、挛缩 由于肌肉或几件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 , 导致 肌肉组织 纵向萎缩 ,或肌腱弹力纤维短变性 ,是肌肉 / 肌腱的长 度缩短, 关节将活动受限的肌肉/ 肌腱的病理 状 态 . 17 、 ADL 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 以及适应生

7、存环 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 的、 最具有共同性的活动 .18、BADL 突起的或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是指患者在 家中或医院 里每日所需的基本运动和自理活动 .19、IADL 复杂性或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人们在社 会中独立 生活所需的高级技能 , 如交流和家务劳动等. 20、肌电图 狭义是指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的肌 肉安静状态 下和不同程度收缩状态下电活动 . 广义是 指记录肌肉 在安静状态、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刺激是 各种点生理 特性的技术 ,包括神经传导速度、 重复神 经电刺激、重复神经电刺激、F波、H反射、单纤维 肌电图及巨 肌电图等.21、 运动试验是指给予肌体一定量的运动负

8、荷 , 使心 储 备力全部动员 , 并产生相应的异常反应 , 根据这些 异常 反应判断心储备力大小或病变程度 .22、 代谢当量 代表人体的能量消耗值 , 并以在坐位休息时能量消耗 为基础, 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的能量代谢水平 . 23、言语是声音语言 (口语) 形成的机械过程24、语言是指人; 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25、失语症 是指因脑损害引起的原已习得的言语 - 语 言功能丧失 或出现的种种症状 , 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 理解、组织 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功能 障碍 .26、构音障碍 是指因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 造成发音器官 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 协调 等

9、而出现的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异常 .27、感知 即以感觉为基础而产生的知觉 , 是当前直接 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 , 及其外部相互关 系的人脑 的反映 .28、失认症 是由于大脑功能损伤而引起的面对某事物 不能以相应 感觉器官感受而加以识别的症状 .29、躯体失认 是对身体部位、位置、各部位相邻关系 以及和周围关 系的认识障碍 . 30、单侧忽略 不能整合 和利用来自身 体或环境一侧的知觉 ,对自身的一半(左 或右侧 )不能 感知.31、失用症 是指运动力量、感觉、反射和协调正常的 情况下不能 完成一些熟悉的有目的的运 动的症状 .32、认知 是指大脑对感知信息处理、储存、回忆

10、和应. 二、简答题1、简述康复评定的过程? 答案:. 收集资料 1. 一般情况 2. 临床资料 3. 日常生活 能力 4.器官和系统功能 5.精神状态 6.社会环境 (二) 分 析研究 (三)确立康复目标 , 制定康复计划 .2、简述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也称为动力性收缩 , 其特 点是肌肉收缩时肌 肉基本保持不变 , 肌张力增高 , 不 产生关节活动 , 此时 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 . 等长收 缩常用于维持特定的 体位,姿势和平衡 , 并能有效地增 强肌力 .3、简述影响肌力的因素?(1) 肌肉的发达过程 ;(2) 肌肉的初长度 ;(3) 运动神经 元 和肌肉的募集 ;(4)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11、功能的协调 性;(5) 杠杆效率 .4、简述肌力检查的临床思路? 答:徒手肌力检查;器 械检查。5、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目的? 发现关节活动范围障 碍的程度 ; 根据整体的临床表现 , 分析可能的原因 ; 为 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伪治 疗效果评定的手段 .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应在特定的体 位下, 测量关节乐意 完成的最大活动范围 .6、简述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 (1) 关节的解剖结构 ;(2) 肌肉力量 ;(3); 关节周围软组 织 的性质;(4) 年龄,性别和训练 .7、简述引起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1) 关节本身原因 (骨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关节 内 骨折或关节脱位

12、 , 软骨的损伤 , 关节内积血或积液 关节内的游离体 , 先天性关节畸形引起的关节疼痛 , 关节腔黏连导致的关节僵硬等可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 0(2) 关节外的因素 ( 肌肉痉挛 , 周围软组织损伤 ,黏连和疼痛 ,瘢痕及软组织挛缩 ,骨折,肌肉无力 ,严重肌体血液循环的障碍可导致关节活动度的下降 .) (2) 8、简述关节活动度检查的临床思路? 确定关节活 动度测量的起始位置;每次测量取相同位 置,两侧对 比。9、简述平衡维持的机制?(1) 感觉输入 ;(2) 中枢整合 ;(3) 运动控制 ;(4) 身体结 构 的对称与完整 . 人体平衡的维持是上述几方面共同 作 用的结果10、简述平衡反应

13、形成的规律?L12通常在出生 6 合约是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 ,7-8 合约形 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 ,9-12 个月形成蹲起反 应,12-21 个月形成站立反应 .11、简述平衡评定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 平衡功能的评 定主要是为了了解评定对象是否 存在平衡障碍 , 并明 确平衡功能障碍的程度及其原因 ; 判断康复治疗价值 ; 确定以及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评定 康复治疗效果提供 可靠依据 . 内容: 主要包括个体 在以下不同状态下的平 衡反应及姿势稳定情况 .(1) 精 致状态 ;(2) 运动状态 ;(3) 动态支撑面内 ;(4) 外力作 用;(5) 睁眼和闭眼时控制姿12、简述平衡评定的方

14、法? 评定方法包括主观评定和 客观评定两个方面 . 主观评 定以观察和量表为主 , 客 观评定主要是平衡测试仪评 定.13、简述协调障碍的具体表现? (一)小脑性共济失调 (1)判距不良;(2) 姿势性震颤 ;(3) 意向性震颤 ;(4) 轮替运动 障碍 ;(5) 动作分律 .( 二) 基 底神经节性共济失调 )(1) 静 止性震颤 ;(2) 运动不 能 ;(3) 手 足 徐 动 ;(4) 偏 身 舞 蹈 症 ;(5) 张 力 障 碍 .( 三)(1) 平衡紊乱 ;(2) 步态 ;(3) 辨 距不良 .14、简述协调功能评定的程序? (1) 完成动作的时间是否正常 ;(2) 运动是否精确 ,

15、直接, 有无辨距不良 , 震颤, 僵硬或容易反向做 .(3) 加快速度 或闭眼时有无异常 , 是否影响运动质量 .(4) 共济失调 是一侧性或双侧性 ,什么部位最明显 (头, 躯干,上肢. 下肢). 睁眼, 闭眼有无差别 .(5) 进行活动时有无身体 无 关的运动 .(6) 不看自己运动时是否影响运动质 量;(7) 患者是否很快感到疲劳 .15、简述步态评定的主要目的? 判断有无步态改变及 异常步态的性质 , 程度, 为制定康 复计划提供依据 ; 对 治疗前后的步态进行比较 ,评定康 复疗效;了解使用假 肢和矫形器的情况 ,是否需要调整 ; 确定患者有无必要 进行耐力和步行速度方面的训练等 等

16、.16、简述异常步态常见原因? 造成异常步态的原因很 多 , 可以是骨关节的因素 , 也可 能是神经系统的疾病 .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1) 骨关节因素 . 由于运动俗尚 , 骨关节疾病 , 先天 畸 形.截肢, 手术灯造成的躯干 ,骨盆及下肢的异常 .(2) 神经肌肉因素 中枢神经的损伤和外周神经的损 伤.17、简述运动模式个体发育的顺序? 个体发育的顺序 答题有 8 个运动模式 : 仰卧回缩也称 仰卧屈曲 ;转体;俯卧伸展 ;颈肌协同收缩俯卧肘支撑 ; 四肢着地支撑位 ;站立; 行走.18、根据婴儿个体发育的顺序的运动模式,功能活动可分为哪四期?(1) 促进活动阶段 ;(2) 促进固定肌活动阶段 ;(3) 在固 定 的基础上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