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变压器生产工艺.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049712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变压器生产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频变压器生产工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频变压器生产工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频变压器生产工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频变压器生产工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变压器生产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变压器生产工艺.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唯特电子有限公司 高频变压器 通 用 工 艺 文 件文件编号:FWT-0101 制作日期:2014/1/7版 本: 1.0工 艺 说 明文 件 名 称文件编号高频变压器通用工艺FWT-0101入库包装贴标签外观检测二次焊锡电感测试安全测试校脚入 库配线包胶带、端控带绕线浸漆、烘烤包铜带一次电感测试测匝比、相位 装 配一次焊锡原材料进厂检验一.工艺流程图: B A C D E 注:A、B、C、D、E标记为 工序质量控制点。更改记录拟 制审 核批 准 第 1 页更改签名 共 10 页 工 艺 说 明名 称文件编号版本高频变压器FWT-01011.0二.工艺说明:.绕线 1.绕前准备: (1).绕

2、线前检查骨架是否符合规格,并且无破损、缺针脚。 (2).按要求选用配套的胶带和端控带。(3).检查漆包线规格型号是否符合工艺图纸要求,漆包线表面是否光亮、干净。2.绕制要求:(1).绕线方式严格按图纸要求执行,如排绕,漆包线应排列整齐,不应有高低不平、松 散、交叉、打结现象;如间绕,则要求漆包线匝间留有一定的距离。(2).绕组绕制顺序、圈数、进出脚位槽位按工艺要求严格执行,不可出现顺序颠倒、多 圈少圈、进错脚位槽位;进出线应成90直角,不可斜拉;绕制错误时,需将线包取 下退圈,将绕线机复位重新绕制。(3).线包如有端控挡墙,漆包线不可绕上端控胶带。(4).严禁用剪刀指甲去拨动线圈使漆皮受损;绕

3、线过程时刻注意漆包线是否有脱漆皮、 发黑、划伤等现象,如有发现则停止使用该线,并迅速向拉长进行质量反馈。(5).引出线需垫一层胶带,应使胶带垫在漆包线与绕组中间,并且贴牢、贴正。(6).起末头要求加套管的,伸进线包的套管长度要求大于3mm,伸出的套管长度要与骨 架针脚底部平齐或略高于针脚底部平面。更改记录拟 制审 核批 准 第 2 页更改签名 共 10 页 工 艺 说 明名 称文件编号版本高频变压器FWT-01011.0(7).为了避免漆包线的浪费,起末头出线长度应掌握在18 3 mm。(8).绕组中要求加屏蔽带的,屏蔽带应放在线槽的中间,并注意两头的绝缘,起头和结尾不能接触短路。 .包绝缘胶

4、带或端控带 1. 使用工艺图纸规定的颜色、材质、宽度胶带。使用前检查胶带有无破损穿孔。2. 按工艺要求的圈数绕制胶带,要求胶带绕制无卷边、圈数正确。3. 胶带绕制必须将漆包线全部包住,不能出现露线现象。绕组间绝缘胶带在骨架线槽两边必须呈现向上的半圆弧状,防止绕组之间的漆包线接触而发生短路。最外层外观胶带收口处应在骨架侧面装磁芯处。4. 绕制时须保持胶带外表干净、整洁无污物,特别不能将锡渣、漆包线头包进线包。5. 绕制过程中不能用剪刀等锐利的金属刺穿胶带。6. 变压器要求绕制端控带的,应使用工艺图纸规定的材质、宽度、厚度端控带,端控带绕制应紧靠骨架线槽的两边,层与层之间应重叠在一起不能分散错位。

5、7. 按工艺要求的圈数绕制端控带,不可多圈少圈。要求用端控带压线的,应将端控带收尾在绕组起始侧,并使端控带末尾翘起以方便下一道绕线。 .配线1.将绕完线、骨架完好的线包各个绕组引出线缠绕在针脚上,并将多余的线头剪掉的工序更改记录拟 制审 核批 准 第 3 页更改签名 共 10 页 工 艺 说 明名 称文件编号版本高频变压器FWT-01011.0 称为配线。 2.如变压器针脚有挡板其配线高度应低于挡板高度1mm以上。如变压器针脚无挡板,其配线高度以单圈配线最高为标准,其余针脚配线高度不应超过此高度。 3.配线前先检查各槽位的引出线的线径和数量是否正确,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配线并反馈给绕线工序. 4

6、.将漆包线在引脚上由里向外缠绕几圈,不同线径圈数不同(见表一); 然后将线拉紧,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防将线拉断或拉出槽位;再将剪去多余线头。要求漆包线紧贴针脚,不松散,不冒高,剪断处线头不露出。 5.同槽出线,如各线径差距相差很大,不能同时并接,应将线径粗的放在底部,线径细的放在顶部,并缠绕1.5圈。 表 一线径单线引出双线引出三线引出挡板高2mm挡板高2-5mm挡板2mm挡板2-5mm挡板高2mm挡板高2-5mm0.2以下2.5TS3.5TS2.5TS3.5TS1.5TS2.5TS0.21-0.31.5TS2.5TS1.0TS2.0TS1.0TS1.5TS0.31-0.41.0TS1.5TS1

7、.0TS1.5TS1.0TS1.0TS0.45-0.61.0TS1.5TS1.0TS1.0TS1.0TS0.65-0.81.0TS1.5TS1.0TS0.8以上1.0TS1.0TS更改记录拟 制审 核批 准 第 4 页更改签名 共 10 页 工 艺 说 明名 称文件编号版本高频变压器FWT-01011.0 .一次焊锡1. 将锡炉温度调到450-500度,刮去锡面氧化物,将配完线的线包针脚沾上助焊剂向下放入锡炉焊锡中2-4S垂直取出。2. 焊锡时间不可过长以防将线包烫坏,助焊剂不可粘上线包影响外表清洁。3. 焊过锡的线包骨架应无变形、破损;引脚焊锡光亮,无虚焊、假焊、连焊现象,线包及骨架不可粘有

8、焊锡。不可将线包胶带烫坏,如有胶带破损现象应立即返回给绕线班修补。 。装磁芯1. 将焊完锡的线包装上磁芯,在磁芯外包上3圈胶带固定的工序称为装配。2. 如果磁芯开有空气气隙,应将有气隙的磁芯放在针脚处;磁芯要求垫气隙的应使用合适材质、厚度的材料,以达到电感量及其稳定性;3. 使用工艺规定材质、型号的磁芯,同种尺寸型号的磁芯其材质有很大的差异,不可用混。磁芯如有明显破损不可使用。4. 磁芯外包胶带应和磁芯宽度配套,不可过宽或过窄,胶带从磁芯侧面开始,后面要求焊铜带的应在起始侧面中间偏上处收口剪断,不焊铜带的在磁芯底部直角处收口剪断。胶带应绕制整齐,层层之间应重叠在一起,不可交叉错位;并要绕紧,不

9、可松散。5. 装配过程如发现线包骨架破损,应停止使用该线包6. 装配过程应保持线包清洁,无污物。更改记录拟 制审 核批 准 第 5 页更改签名 共 10 页 工 艺 说 明名 称文件编号版本高频变压器FWT-01011.0 .匝比相位测试 (f=20khz v=1.0v)1. 根据产品工艺标准用变压器专用匝比相位测试仪测试已装磁芯变压器的圈数及相位。从而对整个绕线工序圈数、极性进行总检验;此工序是保证高频变压器质量的重要控制点之一。2. 正确调试匝比相位测试仪。每次测试前应用不良品和良品检测仪器和测试夹具性能是否正常3. 测试出的不良品要和合格品分开,并在不良品的线包上标示出出错绕组的圈数或相

10、位。 .一次电感测试 (f=1khz)1. 根据产品工艺标准用LCR测试仪测试半成品变压器的电感量,它是对变压器磁芯装配工序工艺好坏的检验,是保证高频变压器质量的重要控制点之一。2. 将LCR测试仪调到电感测试档,每次开机测试之前仪器要校零。3. 测试出的产品不良品和合格品要分开,对不符和工艺内控标准的要退回给装配工序进行返工。 .焊铜带1. 将工艺要求材质、厚度、宽度铜带绕线包1TS,用焊锡将接头处焊住,铜带的接口位置在变压器的磁芯侧面处。2. 要求铜带焊接无松动,位置在线包中间偏上,不可焊在线包引出线处,以防短路或高压更改记录拟 制审 核批 准 第 6 页更改签名 共 10 页 工 艺 说

11、 明名 称文件编号版本高频变压器FWT-01011.0 击穿;铜带表面无氧化、污物、破损和毛刺,焊接面光亮、无堆锡、少锡,无虚假焊。 3.铜带如要求整形的应用专用工具整形。 .浸漆、烘烤1. 将绝缘油比例按绝缘油3 份:天那水1分调兑均匀。2. 产品要求真空浸漆的采用真空含浸设备浸漆,不要求真空浸漆的采用常压浸漆法浸漆; 真空含浸操作参照真空含浸操作规程工艺执行,常压浸漆操作参照以下工艺要求执行。 (1).将变压器针脚向上整齐摆放在浸漆盘内放入绝缘油中,含浸5分钟,取出滴干油漆后再摆放在纸皮上晾干10-15分钟,当变压器表面油漆不粘手后针脚向下摆放在烘烤盘中。 (2).浸漆要求绝缘油不得浸上变

12、压器针脚,变压器表面浸漆光亮、均匀,无堆漆少漆 (3).浸漆盘要定期清洗,含浸绝缘油如有杂质要更换。3. 将烘箱温度调在85 5C,将变压器放入烘箱烘烤2.5小时。4. 烘烤后的变压器油漆彻底凌固表面不粘手,磁芯不松动。 .二次焊锡1. 将已浸漆并烘烤干的变压器进行二次焊锡,目的是将粘在针脚表面的油漆烫掉增加针脚的可焊性 。更改记录拟 制审 核批 准 第 7 页更改签名 共 10 页 工 艺 说 明名 称文件编号版本高频变压器FWT-01011.02.引脚要求焊锡光亮,无污物,无毛刺和倒钩,焊锡不可粘上骨架、线包,不能有连焊虚焊现象;保持变压器整体的清洁。 . 外观检测1. 外观检测是检测变压器整体外表工艺性能、外观清洁光亮度及外型尺寸是否在符合要求,也就是说外观检测是测试变压器的做工怎么样,一般采用目测法。2. 磁芯:要求安装位置正确,不倾斜,不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