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纸杯的危害.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047461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性纸杯的危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次性纸杯的危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次性纸杯的危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次性纸杯的危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次性纸杯的危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次性纸杯的危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性纸杯的危害.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次性纸杯八成产品不合格 油墨易脱落进人体 市消委会昨日最新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一次性纸杯的质量达标率仅为21.4%。质量不达标的纸杯主要存在杯身挺度不够从而令人容易烫伤、杯身有荧光性物质残留危害人体健康、杯身油墨容易脱色进入人体等严重问题,另外产品标识标注不符合标准的问题也普遍存在。 抽检:7.1%一次性纸杯达标 据了解,本次比较试验的28批次纸杯样品,均由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工作人员以消费者的身份在广州各商场、 超市随机购买。测试结果显示,28批次纸杯样品达标率仅7.1%,内在质量达标率为21.4%。其中有9批次样品杯身挺度不达标;有19批次样品脱色试验不达标;有24批次样品标识标注不符合标

2、准。 市消委会表示,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纸杯产品质量参差,尤其在杯身挺度、脱色试验、标签标识等方面,情况比较明显。由于纸杯质量情况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纸杯生产企业的教育和引导。 市民:一次性纸杯会“流血” 记者采访发现,其实市民对于一次性纸杯的质量状况也不太看好。在受访市民中,不少人直言对纸杯的质量不满意,曾经遇到过纸杯散发异味、油墨脱落的情况。 市民唐小姐告诉记者,在超市买回了一次性纸杯后,首次使用就闻到纸杯内有着一股强烈的塑胶味道,让人感觉想吐。 在摆放了一段时间后,唐小姐发现纸杯渐渐从白色褪变成黄色,杯身硬度也渐渐松软。“我都不敢再继续使用

3、了,直接全部扔掉了。” 市民刘先生也告诉记者一段“恐怖”的经历他在超市买回的一次性纸杯会“流血”。“那次我家来的客人端起纸杯,纸杯外表已经沾湿,这时客人才发现纸杯杯身的外表图案早已是一片模糊,红色的油墨正一滴一滴地顺着杯身往下流。” 销售:货架上遭遇二次污染 昨日,记者在市内多个超市对纸杯的销售状况进行了暗访。 记者发现,一次性纸杯不仅在价格上相差很大,质量上也明显存在高低之分。同时,有的一次性纸杯包装袋密封不好,很容易受到超市销售环境的二次污染。 记者昨日在西华路某超市看到,一次性纸杯从3元一袋到12.4元一袋都有。许多一次性纸杯包装袋都不能完全密封,让纸杯直接外露在空气中,不仅货架上的灰尘

4、很容易进入纸杯,顾客也很容易直接碰触纸杯。 另外,销售人员对于一次性纸杯的认知度也明显不够,对于顾客的导购也没有起到正确的指引。 在宝岗大道某商场,记者接连问了3个销售人员,没有一人能告诉记者哪些纸杯不含有荧光性物质,哪些纸杯不会掉色,销售人员只是一味地劝导记者“想要质量好的,就买价格贵一点的”。 存在四大问题: 挺度不够 本次抽检产品中,一次性纸杯杯身挺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挺度不好的纸杯,因杯身较软,倒入热水后,杯易变形,烫手,不易拿起。按照QB 2294-2006规定,杯身挺度最低要求为2.00N。而本次抽检的28批次样品中,9批次挺度在2.00N以下,最低的只有1.40N,达标率32%

5、。 荧光性物质残留 国家允许纸杯中含有荧光性物质,但其含量不得超过5平方厘米。因为荧光性物质不同于一般化学物质,它不易被分解、排除,积在体内会影响细胞的正常成长发育,严重的会引起细胞变异。若接触过量,毒性累积会形成潜在致癌因素,破坏红细胞。本次抽检,个别样品的印刷油墨有荧光反应。 油墨脱色 这次广州市消委会采用脱色试验,测试纸杯身上的印刷图案所使用的油墨是否脱色。在乙醇浸泡液测试中有“事事顺”、“家一点”、“泽田”等19批次纸杯样品均有脱色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纸杯样品所采用的印刷油墨或印刷工艺不符合要求。 产品标识不清 13批次样品错误标注,1批次样品没有标注产品执行标准编号,3批次样品没有

6、标注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及限用日期,23批次样品未完整标注产品类型、规格、等级或数量,4批次样品没有产品合格标志,5批次样品未完整标注生产企业(或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 消费提示:冷热饮杯要分清 1. 认准“QS”标志。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从9月1日起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必须有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标志才能出售。 2.产品标识需完整。纸杯产品完整的产品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商标,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及限用日期,产品类型、规格、等级和数量,产品合格标志,生产企业(或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 3. 冷饮热饮杯要分清。由于我国暂时对纸杯是否适用于热饮或冷饮方面没有标

7、准,也没有明确性的规定,为了指引消费者合理选购、使用纸杯,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建议生产企业在标签标识上加以注明,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就这方面通过修改标准或制定有关规范加以明确。 4.宁要健康不要华丽。如果纸杯花色使用的油墨质量差、印刷技术不过关,会导致油墨通过口部与纸杯接触进入身体造成危害,或手部接触时黏附在手上而存在卫生隐患。因此,建议广大消费者选购纸杯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图案过多、颜色鲜艳丰富的纸杯。如果打开包装袋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也不要选购和使用。 5. 杯身硬挺有保证。由于使用的纸材不同,市场上销售的纸杯产品其杯身硬度都不一样,建议广大消费者选购的时候可以捏一捏,尽量选购杯身硬挺的纸杯。

8、 市消委会提醒: 购买时尽量不要选择图案过多、颜色鲜艳丰富的纸杯;如果打开包装袋闻到刺激性气味,也不要使用。别用一次性纸杯装开水 现在,很多家庭和单位都会准备一次性卫生纸杯,来了客人一个人用,用完就扔,卫生又方便。不过在此提醒您:别用一次性纸杯装开水。 为了防止水渗透,在纸杯的内壁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可是蜡见热是会溶化的,如果水的温度过高,超过了40,这层蜡就会溶化。因此,纸杯最好用来装冷饮,而不要装40以上的热水,更不好装开水。一般正规工厂生产的纸杯会使用食品级的蜡来做纸杯的内壁涂膜,因此即便是水温高溶解了纸杯上的蜡,也没有安全问题。但是,现在很多不法加工厂却采用 成本较低的工业石蜡来做纸杯内

9、壁的涂膜,工业石蜡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笨和多环芳烃等物质,将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经常使用劣质的纸杯装开水,必然吃进工业蜡中的有害物质,导致疾病的发生。购买一次性纸杯要谨慎,使用一次性纸杯时,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最好等四五分钟后将水倒掉,让纸杯中有害物质充分挥发。小纸杯藏大杀伤力 隔夜开水不能喝 提示:纸杯使用不当可致病市民谢女士日前拨打本报热线,诉说了自己因图方便使用一次性纸杯不当而致病的事情,希望以其亲身经历提醒广大市民,正确使用纸杯,避免身体健康受损。 谢女士今年26岁,去年结婚,夫妻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家务,一次性纸杯成了家中必备用品。“纸杯用完不用洗刷,直接就扔到了垃圾箱,非常

10、方便。”谢女士说。 正是她贪图方便招来了疾病。“前段时间,我开始经常出现腹泻、胃肠不适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就是查不出什么毛病。”谢女士说,有一次,她偶然发现家中的纸杯内有些蜡状物,倒入热水后还会熔化,于是怀疑自己的不适症状与杯中的蜡状物有关。 经专家分析,谢女士的病症果然与她所用的水杯有关。原来,人们平常使用的一次性纸杯可分为冷饮杯、热饮杯两种。冷饮杯表面有一层食品用蜡,在05摄氏度时,这种蜡非常稳定和安全,只要水温超过62摄氏度,蜡就会熔化。这种食品用蜡除可熔于热水外,还易溶解于油脂,常人大量食用会导致腹泻。热饮杯表面粘贴一层特殊薄膜,不仅耐热性好,而且在高温饮料的浸泡下也无毒无害。 专家提

11、醒市民:一般情况下,人体不会一次摄入大量的食品用蜡,因此它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如果食用过多,则会对人体物质代谢和分解器官如肝脏,肾脏等造成过重负担。长期食用这种蜡,还可能妨碍脂溶性维生素A、D、K及钙、磷等的吸收,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类缺乏症,老年人还易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损伤等。为了自身健康,请市民正确区分和使用冷、热两种纸杯。小纸杯里藏隐忧 一次性纸杯产品质量采访记 9月1日,关于开展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证无证查处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已经实施一周年。记者通过调查一些市场和检测机构发现,使用劣质原材料、随意添加禁用物质、执行标准混乱等多种因素,是导致目前一些未通过市场准入的劣

12、质纸杯仍在销售的主要诱因。 没有QS仍在卖 记者在北京新发地厨具调料批发市场、朝阳区郭家场兴业农贸市场走访发现,这里林林总总的纸杯单价从几分钱到几角钱不等,其包装上有的标着原浆纸制作,有的标着竹纤维制作,有的还标注着“质量可靠、放心使用”等字样。有些产品闻着还有一股刺鼻的气味。但50%以上的产品都没有QS标识。即使在准入规定相当严格的大型超市,也有部分品牌没有标注已获得生产许可证。 2009年5月17日发布的公告规定,从当年9月1日起,所有食品用纸包装、容器包括纸杯等产品,必须通过国家市场准入(QS)才能使用和上市销售,否则,将予以查处。被列入第一批查处目录的22种食品用纸容器,其中就包括一次

13、性纸杯。但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一些没有QS标志的纸杯仍然在市场大行其道。 登录阿里巴巴商业网站,大大小小批发纸杯的企业有3万多家。记者拨通了几家销售商电话,说要批发“有QS标识”的纸杯,广东一家生产商回答:“厂子办了十几年,没有QS,我们照样销得不错。不放心你可以不买嘛。”湖北的一家老板先是楞了一下,然后说他要和生产厂家沟通一下。过了一会,他打电话过来说:“你选购的那个没有QS标识的型号,我已经让生产厂家给印上了,什么时候要货都可以。” 没有加贴QS标识的产品,根本不能在市场上销售;而随意加贴QS标识,更是一种违法行为。“这些顶风而上的生产者,大都是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小企业小作坊。”北京鑫金达通纸

14、制品有限公司裘经理介绍,目前全国纸质食品包装企业有两万多家左右,在备案的2000多家企业中,只有200多家拥有生产许可证。一些检测机构透露,目前国内一年要卖掉120亿只纸杯,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之我国的纸杯生产设备已全部国产化,几万元就可投资一条生产线,而且占地少,所以吸引了大批的小生产厂。这些小企业由于没有自己的检验设备,不能做到对每批产品进行监控,更不要说加贴QS标识了,因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劣质原料危害大 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室主任史记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纸杯主要有淋膜纸杯和蜡纸杯两种,也就是说纸杯质量好坏,直接取决于所用纸板、膜、石蜡等原材料质量等级。那么,这些原料的质量又如何呢? 从今年各地历次抽查结果来看,一次性纸杯质量令人堪忧。今年3月,全国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6.9%,6月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随机抽查质量达标率仅21.4%。这些抽查暴露出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外观质量、理化指标、微生物质量、产品标识标注等方面,有些问题甚至危及人体健康安全。 首先来看纸板。如果纸杯在倒入热水时感觉烫手,或软得变形,或不住地漏水,那么这样的纸板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