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考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04243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中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中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中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中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中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中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中考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我们周围的空气1.(10娄底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2.(10娄底1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放出热量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3.(10茂名4)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A、氮气 B、木炭 C、红磷 D、铁4. (10内江1)采集空气样品时,如果没有专业仪器,我们可用矿泉水瓶装满水到采样地点倒掉,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_;实验室制氧气时,也可用这种方法收集,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时

2、,制备氧气装置内空气配排尽的标志是_。5.(10金华33)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3、方程式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 。6.(10哈尔滨32)(5分)实验室常用右图装置制取氧气,(1)在图中标出仪器A的名称,并将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补充完整(2)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7.(10红河26)下图是常用的实验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盛放的药品是KclO3和MnO2(或KMnO4)(写名称也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

4、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反应制得硫化氢(H2S)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填编号),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从_端通入(填“a”或“b”)。8.(福建省福州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10株洲中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0.(2010广州28)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备几瓶氧气用于性质实验。(1)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发现装置漏气,请用箭头标出可能发生漏气的位置,标出两处。(2) 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化学方

5、程式为 (3) 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 ,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4) 实验室也常用上述实验室制备甲烷,推测其反应物是 (填序号)。 A.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 B.Al2O3固体和水 C CO和H211.(2010辽宁鞍山,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12.(2010辽宁鞍山,18)(5分)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

6、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加入铜丝量太少;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13.(201

7、0辽宁鞍山,5)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14.(2010辽宁鞍山,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氧气可以压缩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氧气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15.(2010遵义,18)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 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

8、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 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 “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 可能原因是 ;(只答一条)(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 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 假设和验证方法有:a.假设1: ,验证方法是 b.

9、假设2: ,验证方法是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16.(10河北14)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7.(10河北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18.(10宜昌1)1空气中供我们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19.(10河南19)(3分)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

10、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1)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3)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l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20.(10山西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1.(10重庆江津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2.(10济宁20)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11、 )A.面团中加入少量碱面是为了除去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味B将煤做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C阴雨天储盐罐湿漉漉的是因为食盐中的氯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D铜质水龙头上的绿色锈渍是因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造成的23.(10长沙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 D.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24.(10山西6)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B.反应不需要加热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25.(10长沙42-1)(1)

12、请写出实验室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任写一个),该反应属于_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26.(浙江金华33.)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 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 。27.(浙江金华20.) 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