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风扇制作原理.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041711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脑风扇制作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脑风扇制作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脑风扇制作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脑风扇制作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脑风扇制作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脑风扇制作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脑风扇制作原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发29减肥网http:/ 请勿转载)电脑风扇制作原理一、电脑风扇的使用及其工作原理 电脑风扇主要是要注意其安装,电脑主板插口较多,应选择正确的插口,按照说明,对准针脚和正负极。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源线的接入,小型电动机工作,从而带动与其主轴相连的风扇叶轮的旋转,起到散热的效果。除了正负极两根线外,另外两根线一根线控制温度检测,一根线用于转速的检测,采用闭环控制方式,通过电脑的分析而自动调节,这就是现代的智能控制散热器-风扇。下面减肥药排行榜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电风扇制作原理及未来发展趋势,一起看看。二、电脑风扇的设计分析(1)风扇叶轮的设计 1、使用拉伸命令,草绘截面如图1所示,拉伸(高度1

2、8)后结果如图2所示; 图1 图2 图3 2、使用倒圆角命令,创建倒角R1mm,结果见图3; 3、使用壳工具,并输入厚度0.75,结果见图4; 4、点击草绘工具,绘制草绘截面,如图5所示; 图4 图5 5、选择编辑-投影命令,打开投影特征操作面板,参照中选择草绘截面,并选择图5所示的圆周曲面,定义方向,创建投影曲线如图6所示; 6、点击拉伸工具,选择拉伸曲面,绘制草绘截面见图7,拉伸结果见图8; 图6 图7 图8 7、仿照步骤4,绘制草绘曲线见图9; 8、仿照步骤5,创建投影曲线如图10; 图9 图10 图11 9、插入基准曲线,选取通过点选项,选择前面的两个投影线与top平面的交点;10、

3、选择基准平面DTM1,设置见图11,结果见图12;11、 在DTM1平面上绘制草图,见图13;12、 选择边界混合,结果见图14; 图12 图13 图1413、 选择加厚命令,厚度为1,结果见图15;各边倒圆角,结果见图16;14、 将步骤12,13中的创建命令做为一个组,选择阵列组,绕轴线阵列,个数7,结果见图17; 图15 图16 图1715,拉伸实体见图18;仿照步骤14阵列,个数为15,并在里面拉伸一个高度1mm凸台,结果见图19; 图18 图19 至此,风扇叶轮的设计完毕。(2)风扇底座的设计1、拉伸创建图20的实体,草绘截面为80的正方形,拉伸高度为25;2、建立基准轴A4,见图2

4、1所示;3、建立基准平面DTM1,参照设置穿过A4,与FRONT旋转45度,见图22所示; 图20 图21 图224、 选择旋转命令,草绘制截面见图23,选择去除材料,结果见图24; 图23 图24 图255、 拉伸实体,结果见图25;阵列拉伸实体,设置界面见图26;6、 选择旋转实体,在DTM1上绘制图27所示截面,选择去除材料旋转,并倒角,结果见图28; 图26 图27 图287、 建立DTM2基准平面,偏移top12.5mm,见图29;8、 拉伸命令,草绘见图30,结果见图31;阵列拉伸,结果见图33; 图30 图31 图329、创建拉伸如图34,图35,图36所示;阵列并拉伸见图37所

5、示;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图3810,继续拉伸创建,结果见图38;阵列结果见图39; 图39 图40 图4111、 继续拉伸,结果见图40,拉伸中间小凸台,见图41;至此完成了风扇底座的设计。(3) 风扇转子的设计1、 拉伸如图42所示的实体;2、 旋转实体命令,旋转角度为30,草绘截面见图43,结果见图44.; 图42 图43 图443、 阵列旋转特征,结果见图45;4、 拉伸特征,草绘见图46,结果见图47,阵列特征,结果见图48; 图45 图46 图475、 旋转实体,草绘截面见图49,结果见图50;6、 阵列特征,选取方向阵列,平面选择TOP平面; 图48 图49

6、图50 图51 图52至此完成风扇转子的设计。(4)、风扇内圈设计用拉伸命令绘制,结果见图52;四、风扇各个组件的装配关系1、 进入装配环境,首先插入风扇底座,并将放置-约束类型-缺省约束,见图53;2、 插入元件-风扇转子,放置-约束类型-匹配约束,新建约束类型-插入约束,其结果见图54;3、 插入元件-风扇内圈,放置-约束类型-对齐约束(内圈顶面与转子顶面对齐),新建约束类型-插入约束(分别选择内圈内表面和转子外表面),其结果见图55;4、 插入元件-风扇叶轮,放置-约束类型-对齐约束(叶轮底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对齐),新建约束类型-插入约束(分别选择叶轮内表面和内圈外表面),其结果见图56;

7、 图53 图54 图55 图56三、电脑风扇的概述电脑我们并不陌生,而且应该很熟悉,几乎是每天都会用。任何一个机械产品,只有它们做功,那么就会有热能的散发,这是热力学定律不变的事实。目前,像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寿命也是根据热能的效果来看的,正是因为这个需要,我们因此有了散热器,也叫风扇,来为电子产品散热,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时间。 最初的电脑风扇,被称为“两只脚走路”,这种两针风扇设计的好处是成本比较节省,所以多用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缺点是只能实现最简单的功能让风扇转起来。这类风扇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尽管只有两个针脚,但是“正负极”是不能搞反的,否则风扇“倒吹风”会破坏原来的风道设计,散热效果

8、将大打折扣;“三足鼎立”的形成转速监控功能的完善。虽然从理论上讲,两根引线已经可以让风扇“转”起来了,但是仍然面临一些很棘手的问题,比方说在某些比较重要的场合如CPU散热器的风扇,一旦停转或者工作出现异常后果将十分严重,轻则当机/重启,重则导致核心在瞬间“灰飞烟灭”。因此能否及时了解风扇的工作情况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3针风扇。与两针风扇相比,3针风扇新增加的那只“脚”就是专门用于检测风扇转速的(图2)。加上与之配套的主板接口,主板BIOS就能随时了解风扇的工作情况,这样一旦风扇“罢工”(检测不到转速信号),BIOS会当机立断地采取相应措施(报警、降电压甚至切断对CPU的供电)。进

9、阶!四只脚“并驾齐驱”智能风扇的身份象征。尽管3针风扇从技术上说已经算得上“完美”,但是在使用中依然遇到了令人头痛的问题随着CPU性能的提高,发热量几乎成倍地增长,于是散热片越做越大,风扇也跟着越转越快,3000rpm(转/分)、4000rpm一直到5000rpm;曾经有一段时间,“暴力扇”非常普及,随之而来的就是轰鸣的噪音问题。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让CPU全速工作,同样的道理,风扇也没有必要一直铆足了劲拼命转,一来噪音让人难以忍受,二来对寿命也没有好处。如果风扇可以跟CPU进行沟通,那么就可以在需要时全速运转,在不需要时减速运行。这就是SMART(智能)风扇最初的设想。在LGA775封装的

10、Pentium 4/Celeron D处理器上英特尔实现了这一目标,他们为处理器专门定制了一个新的搭档4针温控风扇。作为一个常用的产品,对其进行CAD的设计无可厚非,作为刚接触的人来讲,做这些已经成熟的产品设计,当然会受益颇多,一边学习,一边对比自己的不足,此为学习的好方法。五、 风扇组件(风扇转子)的工程图,详见附页A3图纸;在Pro/E的绘图环境中,生成零件的三视图,以及相关标注,完成各项操作之后,选择文件-保存副本-将其保存为.Dwg后缀名的文件。然后再用AutoCAD打开,并作相关操作和修改。比如标注样式,文字样式等。六、 总结 通过本次的Pro/E的设计,加强了我对Pro/E这个软件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三维设计软件的理解,了解通过CAD三维软件设计的过程,作为机械产品,要通过其结构来寻找其设计过程,以及加工过程。有了良好的设计基础,方能正确设计,此为前提。接下来则是如何设计,那么我们就必须熟悉相关软件的特征命令操作,方能设计出来产品。本次所选的风扇设计,是一个常用的产品,这里主要用到了拉伸(包括去除材料),阵列,旋转,以及混合曲面,同时还有一些诸如基准平面,基准曲线等操作,通过练习,已经基本掌握这些命令。在设计过程中,认识到学好软件,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多实践,多练习,才能学好CAD软件。(首发29减肥网http:/ 请勿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