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教学设计[8].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03881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风了》教学设计[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起风了》教学设计[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起风了》教学设计[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起风了》教学设计[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起风了》教学设计[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起风了》教学设计[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风了》教学设计[8].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起风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对于风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2、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纸风车。3、能初步对事物或现象做出假设性解释。4、意识到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关风向、风力、风级、风向标的知识。难点:会用飘动物、风向标识别风向。三、教学准备:教师:风向标、电风扇学生:纸条、红领巾等能随风飘动的材料(课前连续三天记一记天气预报的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描述风的踪迹。小黑板出示:你没见过( ),我也没见过( )。你听树叶沙沙沙,那是( )儿在跟树说话。你没见过( ),我也没见过( )。你看树枝在点头,那是( )儿在树林里走。你知道括

2、号里该填什么吗?学生猜并说明理由。师:那么,风是什么样子的?哪些现象说明起风了?学生说一说生活现象。(设计意图: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言语动作应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利用学生一年级时学过的课文风引入新课,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你能用“风”组词吗?(东风、北风、大风、风吹草动)学生小组活动:把你记的天气预报中有关风的内容在小组内说一说。(设计意图:搜集科学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师:在天气预报中,说到了风的哪些方面?(风的方向、风力)对,刚才我们说到的内容都说明了风是有方向而且大小是不同

3、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风的方向和风力的大小。(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探究问题。)二)、探究,观测风的方向。讲述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故事。师:在赤壁之战风吹火船攻向曹营时,任何方向来的风都可以吗?如果你是诸葛亮,你怎样观测风的方向呢?学生思考,试着说一说方法。学生先明确教室里的方位,用风扇制造风,并让风向不同方向吹纸条,学生说一说吹的是什么风,当意见不一时讨论谁的说法才正确。(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风是从北方吹来的所以是北风,有的认为纸条是飘向南方的所以是南风。学生由此产生思维的碰撞,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

4、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 ,体验合作的愉快,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师:可以用什么帮我们确定风向呢?学生认识风向标,了解风向标的工作原理及风向的记录方法。(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通常采用八个方位来记录。如果是北风,箭头指向南。)(设计意图: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由此,学生知道了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三)、探究,观测风力的大小。猜想:如果用两台风扇不同大小的风吹红领巾会怎么样?分别请两个学生拿着红领巾用两台风扇不同风力吹,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又说明了

5、什么?你还能举例说说这样的现象吗?师:生活中,人们就是根据一些不同的现象来给风力划分等级并编了一首有趣的歌谣帮我们判断风力的大小,快看看吧!学生读风力等级歌谣,根据风力等级歌谣判断书上四幅图中风力的级别。(设计意图: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学生从身边,从生活中,从多个角度证明了风是有力量的、风是有大小之分的)你喜欢风吗?为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理解风虽然有破坏性,但正是科学的力量使人类很好的利用风力,因为人们通过科学研究知道了“风力能转化成其他的能量,风是一种可持续、无污染的能源”,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四)、整理延伸。通过学习,你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到操场上实际观测吗?到操场去!(设计意图:科学离不开用事实说话,给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通过设置操作情境,密切关注学生观测情况等方式来激发学习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