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2015年发展规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03757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2015年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2015年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2015年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2015年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2015年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2015年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2015年发展规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3-2015年发展规划一个地区专业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江苏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三方合作共建的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不但是发展高端专业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更是服务园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示范基地已在拓展专业服务业新领域、服务行业“做强做大”、“做精做专”和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三年是园区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专业服务业把握新机遇、实现新

2、跨越的重要时期,为加快示范基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园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与重要意义目前,示范基地秉承“创新、服务、发展”的宗旨,快速建立管理机制、不断拓展创新业务、迅速集聚入驻机构、日益完善亲商服务、稳步推进行业政策。截止2012年12月31日,示范基地已发展了鉴证、评估、咨询、行业组织等四大类201家专业服务机构,呈现出机构品牌化、业态多元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态势。截止2012年12月31日,示范基地专业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达1500人,其中行业领军人才有2人;具有专业执业资质的人员达407人,占比27%。2012年,示范基地实现创新业务收入近2356万元,较去

3、年增长44%,行业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同时也应看到,示范基地建设的任务仍然很重:专业服务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高端人才缺口较大,“做强做大”、“做精做专”战略需要进一步深化,“走出去”领域拓展正在探索,新业务创新刚刚起步,行业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专业服务能力与市场服务需求尚有差距,示范基地服务与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必须认真研究、科学谋划、合力攻坚,深刻认识未来三年加快示范基地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动示范基地建设实现新跨越。加快示范基地发展建设是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办56号文件精神,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两会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加快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国办56号文件指出,创建会计服务示范基地,以新业务拓展为总抓手,统筹推进行业人才、技术、组织架构、网络、市场、政策配套等系列措施,实现行业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加快示范基地发展建设是园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园区经济以外向型、高技术为主要产业特征。经过18年开发,园区发展处在了较高的发展平台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随之产生管理咨询、上市融资、资产评估等高端专业中介

5、服务需求增加,为园区专业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示范基地经过两年的建设,共吸引了会计、税务、资产评估、律师和代理记账等67家品牌专业服务机构备案,实现了政府机构、企业、专业服务机构三方共赢,为园区全面发展高端专业中介服务业提供发展经验。下一步示范基地通过规划阶段性工作目标和重点,吸引并培育一批专业服务业群体,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探索行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加快示范基地发展建设是园区加快综合商务新城建设的必然要求。园区东部综合商务城的发展新定位,为示范基地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氛围。高层超高层楼宇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咨询服务、中介服务和物业服务市场,能够带动周边企业聚集发展,加快形成功能

6、良好、配套齐全的商圈。通过加快示范基地建设,使园区成为苏州地区高端专业服务资源、专业服务业优秀人才的集聚地,提升园区专业服务业对苏州大市乃至整个苏南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 指导思想专业服务业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行业加快发展本身就是对经济结构调整最直接的贡献。因此,园区要以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推动专业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四个结合”,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实现示范基地专业服务业发展多元化、产业化、集群化。坚持“四个结合”:坚持实现示范基地发展与园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战略相结合;坚持业态繁荣、总量增长与重点突出、

7、服务结构优化相结合;坚持做强做大与做精做专、做新做特相结合;坚持业务发展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新业务拓展战略、品牌建设战略、人才培养战略和“走出去”战略。 (二) 发展目标示范基地在未来三年内,力争实现以下发展目标:1、通过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力争用3年时间,在示范基地集聚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端专业服务业品牌机构。力争到2015年,入驻园区各类高端专业服务机构总数比2012年增长50%,超过300家;全国百强机构达50家,初步形成充满活力、公平竞争、运作规范、辐射力强的现代专业服务市场;2、示范基地创新业务领域拓展取得成效,针对一批成熟的重点特色业务规范业

8、务流程,统一操作规程。专业服务机构新业务收入力争年均增长50%;3、示范基地专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到2015年达5000人,占苏州大市专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的30%;专业执业人员数量到2015年翻一番;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示范基地各类行业领军人才年均增长50%;4、重点在环金鸡湖核心地带、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和园区下辖街道推出一批示范基地特色载体,打造专业服务机构集聚高地;5、打造示范基地专业服务机构特色服务品牌,力争在园区现代服务业十大品牌评选中占有一席之地。三、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一)发展重点1、业务创新引领大力实施新业务拓展战略。为有效服务园区转型升级与“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示范基地通过

9、实施新业务拓展战略,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造价、财务顾问等专业服务,加快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等企业管理服务,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拓展行业服务领域,从而抓好现代服务产业功能提升,形成高端化服务产业基础,扎实推动综合商务城建设。形成创新业务拓展工作机制。探索重点创新业务推进的责任机制,在推动前两批十二项业务落实的基础上,尝试研究并推出更多创新试点业务,规范业务流程,汇编创新业务操作规程,本着“创新一批、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的原则,争取三年内在全国示范基地创新业务拓展方面形成先行示范效应。持续探索和做精做专政府非核心业务。示范基地通过积极推动工商、税务、海关等园区政府行政部门与专业服务机构密

10、切合作,继续秉承“小政府、大社会”的合作借鉴成果,将部分行政指导类、行政咨询类业务更多地外包,借助于客观独立的专业团队力量,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益,从而优化政府职能定位,加快推动政府职能管理方式转变;推动专业服务机构积累社会管理方面的新经验,为今后广泛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监督工作,打下基础。鼓励专业服务机构多元化经营。鼓励示范基地专业服务机构不断开辟“蓝海”市场,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开展多元化的专业服务,发挥好第三方“智库”作用。首先,示范基地协调有关部门,推动专业服务机构根据企业发展周期,满足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公司秘书、创业顾问、政策申报、内控设计等不同的业务需求。其次,帮助专业服务机构

11、练好内功,培育人才,以较高的性价比,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外企市场份额。第三,通过开展多元化服务,帮助专业服务机构拓展延伸服务,构建审计鉴证、财务管理咨询、专业培训、代理记账、法律服务等“一条龙”式的产业化服务链条。2、聚焦品牌建设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宣传并积极落实园区对专业服务机构的扶持政策,吸引具有一定实力、规模、高端服务经验的全国百强专业服务机构、国际大型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园区。扶持“做强做大”和“做精做专”、“做新做特”。扶持大型专业服务机构,使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着力提高专业服务供给水平。科学引导和扶持中小型专业服务机构发挥自身特长,通过创新发

12、展模式、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形成“精、专、优”品牌。加快建立专业服务机构品牌体系和推广机制。引导专业服务业向品牌化、规模化等方向发展,增强示范基地影响力和辐射力。鼓励执业质量过硬、治理机制科学、发展势头良好的一批示范基地专业服务机构进行优势整合,资源重组,打造一批信誉良好、优势突出、成长快速的示范基地专业服务机构。着力加强对品牌的保护和推广,保护品牌形象不受损害,推广包括核心价值、执业理念、专业素养、服务特色、功能定位在内的综合品牌形象。加大专业服务行业宣传力度。完善示范基地网络平台,借助示范基地共建单位及成员单位的力量,定期有组织地进行宣传。积极配合协办大型专业服务业发展主题会议,组织专业服

13、务机构参加专题会展,打响示范基地品牌。全力提升专业机构“走出去”的能力。鼓励专业服务机构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紧跟苏州工业园区“走出去”的跨省市区域合作战略。鼓励示范基地有条件的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走出去企业”,实现“企业走出去”。3、打造专业高地加大示范基地载体投入。引导专业服务机构向园区中央商贸区、综合商务城等功能区域集聚,争取在园区环金鸡湖核心地带、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再推出一批示范基地建设载体,全方位提升示范基地的配套服务功能,在示范基地新楼启用的同时增加宣传力度,吸引各大品牌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加强特色楼宇创建。引导建设一批专业服务业主题楼、特色楼,对入驻专业服务机构相对集中、专

14、业服务业特色明显的楼宇业主或物业管理机构给予鼓励支持,发挥专业服务业楼宇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加快示范基地产业集群化发展。要以专业服务大楼、专业服务市场为载体,以一体化管理为依托,通过产业化支持政策配套,不断推动示范基地各类专业服务机构跨行业交流,形成集群发展趋势。通过完整的专业服务业产业链以及专业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在全国打造竞争优势,打响服务品牌,从而提升园区专业服务业发展层次和能级。4、加强人才建设完善人才继续教育机制。以行业人才继续教育层级体系为主导,以政府补贴方式减轻行业人才培训成本,持续培养行业从业人员,为行业服务结构调整及升级的人才需求提供保障。加大专业人才荣誉奖励和引进奖励。

15、借助行业领军人才选拔、新业务能手比赛、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创业等途径,大力培养吸纳行业高端人才。对行业高端人才优先给予奖励或补贴政策。开拓产业高端人才和新业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充分借助行业协会资源,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加大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培训。积极推动与支持示范基地执业人员参与有关资质的学习与考试。进一步创新人才培训思路,拓宽境内外培训渠道。5、构建诚信体系打造诚信文化。诚信是专业服务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和长远发展之基。要大力弘扬诚信为本的职业风尚,塑造独立、客观、公正的社会形象。要鼓励园区专业服务机构向特殊普通合伙或普通合伙制的组织形式转换,引导专业服务机构负责人引导和规范从业人员行为

16、,培育员工团队精神。积极探索信用考核评级制度。依托示范基地成员管理办法,充分运用江苏省注协“创先争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专业服务机构分类评级结果,借鉴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信用体系,并根据服务对象的反馈,建立、完善专业服务机构信用管理制度。强化行业监督,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建全行业监管跨部门沟通机制,不断深化与工商、审计等监管部门的协作,并联合全国、省、市行业协会监督管理力量,督促和规范专业服务机构的执业行为,动态完善示范基地专业服务机构监督制度,完善行业诚信信息监控体系。6、推动党建工作创新行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健全行业党委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扎实推进组织建设。强化行业党委的指导职能,发挥主导作用。同时,积极争创示范基地楼宇党建新品牌,通过楼宇党建工作推进行业品牌集聚,以党建为抓手保障和带动行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管理。加强对专业服务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