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03385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年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20分)(一)汉字书写(本题满分4分) 1. 将下列两个词语写在相应的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蹑手蹑脚 兼而有之 2. 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填写恰当的汉字(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ch k 相形见 尽职守(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10分) 3. 必做题:请默写宋朝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4分) 4. 选做题:请任意选取六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前六道小题(6分) (1)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2)观刈麦中深

2、刻反映农民艰苦劳动的诗句是 , 。 (3)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4)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 ,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6)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7)辛弃疾的词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与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8)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感极而悲者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6分) 5. 认真观察下图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40字以内)(2分) (2

3、)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25字左右)(2分) 6. 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将在青岛举行,为展示青岛的美好形象,请你就市民素质、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1条合理化建议。要求:科学合理,简明得体。(2分) 建议: 二. 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50分)(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文,完成79小题。(本题满分8分)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4、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乎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7. 请用“”给下段文字断句(2分)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会天大雨 (2)固以怪之矣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二)阅读邹孟轲母选文,完成1012小题。(本题满分7分)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注:(1)贾人,商人。(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

6、长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复徙舍学宫之旁 12. 简答题(3分)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 启示: (三)阅读谁来拯救我们的湖泊一文,完成1317小题。(本题满分16分)谁来拯救我们的湖泊 (1)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的淡水资源,可是随着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和无节制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湖泊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例如,由于传统的洗衣方式的改变,大量含磷洗涤剂的使用,造成含磷有机污水直接排入大小河道,大部分磷最终进入湖泊。在农村,传统的农家肥被各种化肥所代替,加上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随着雨水和灌溉的冲刷,年复一年地给湖泊带来了越来越“浓

7、”的多余的“养分”。湖水的富营养化造成了湖中各种浮游藻类的过度繁殖,水色变绿、水质恶化,严重抑制了湖泊中其他生物的繁衍和生长。当藻类繁殖过度时,会使湖水发生“水华”,随着藻类的大量死亡造成局部湖泊或小湖泊中大部分水生物死亡。死亡的水生物腐败后又加重了水质的污染程度,使水质进一步恶化,形成湖泊生态的恶性循环。 (2)为保护地球有限的淡水湖资源,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 (3)最近,英国科学家依靠一种非常普通的小生物,奇迹般地使一个原来绿色混沌的小湖泊的湖水变得清澈见底。 (4)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这句话虽然不够准确,但却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水中生物食物链的

8、状况。在水中,鱼类吃虾类、鱼苗、鱼虫等小型水生动物,也吃水草和部分水藻等水生植物。而小型水生动物一般以水生植物为食。大量的有机污水使水质富营养化,促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藻太多,使小型水生动物和鱼类无法及时“享用”,反而“为食所嗌”,被水藻夺走水中的氧气而失去了生存空间。而且,水藻的种类很多,许多游离水藻根本不能被鱼类所食,况且并不是所有的鱼都是吃水藻生存的。 (5)显然,恢复水中生态平衡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吃藻类的能手,即要加强在鱼类和藻类之间的一个生态环节。英国科学家认为,在鱼类和藻类之间确实存在着这种重要的食物链环节,以往,在治理营养化水质污染时,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环节,因而效果不理想。所

9、以,如果能在湖泊中大量繁殖专吃藻类的小生物,那么就能使湖泊的水生态环境恢复到良性循环之中。 (6)那么,这个小生物是“谁”呢? (7)是鱼虫,俗称水蚤,是你十分熟悉的。每天从宠物市场买来或者亲自从小湖中捞来喂鱼的那种跳蚤大小的水生物。 (8)鱼虫属“枝角类”,体积小,长圆形,侧扁。除头部外,身体其余部分包在介形壳瓣内。头部有两对触角,第二对特别发达,能在水中划动,为运动器官。它是吞食藻类的能手。 (9)可是,问题又来了。显然,鱼虫是鱼类最爱食的美食。往湖中投放的大量鱼虫来不及吃尽藻类,就会被鱼儿吃光。 (10)于是,英国科学家先把湖中的鱼类捕走,然后投放大量的鱼虫。这样就把食物链只“缩小到了两

10、节”:鱼虫和藻类。 (11)在没有天敌鱼类,只有大量食物藻类的“天堂”里,鱼虫自然无忧无虑地大吃大喝,“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产生成倍的鱼虫大军加快食藻速度。 (12)两个星期以后,令人激动的事情发生了:藻类基本被消灭干净,湖水变得十分清澈。原来因藻类浑水遮住阳光,被藻类夺走氧气而变得枯萎的水生植物又开始茂盛地生长起来,产生氧气,加速了水质的改善。 (13)虽然实验取得成功,但还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湖中不能无鱼,最后还要放鱼归湖。对此,英国科学家说,他们还不打算马上往湖中放鱼,以便继续观察和巩固目前的实验结果。 (14)英国科学家的这个实验结果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因为,面对全球越来越严重的湖泊富

11、营养污染问题,人类除了花大量资金用于污水净化外,在生物学上几乎束手无策。如今,人类终于第一次找到了拯救湖泊的好帮手鱼虫。(选自语文课外阅读九年级下册) 13.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14. 从本文看,造成湖泊水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15. 水质的“富营养化”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后果?(3分) 16. 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目的是 _。(3分) 17. 阅读本文,依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我们应该具体采取怎样的行动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湖泊?(4分)(四)阅读子夜昙花一文,完成1822小题。(本题满分19分)子夜昙花 (1)恩师过世。其子邀我

12、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2)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3)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4)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5)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

13、夕亟待。 (6)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7)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8)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9)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10)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11)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