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考前练手题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033767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模考前练手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模考前练手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模考前练手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模考前练手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模考前练手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模考前练手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模考前练手题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月5日成题(一小时完成)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脾胃 杏脯 困窘 孝悌之义 提纲挈领A p p jin d qi B p p jn t qC p f jn d qD p f jin t qi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简捷 推祟 信口雌黄 小人喻于利B坐谈 蜡染 骨梗在喉 一言以蔽之C连锁 捍卫 张慌失措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D彩排 度假 既往不究 学而不厌,晦人不倦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成功文章的 ,是以最 的方式表达要说的话,以便读者能够 地理解作者努力表达的思想。如果你

2、的思想混乱不清,那么你笔下的文章也必定是混乱不清的。A精髓 清楚 精确B精粹 清爽 准确C精粹 清爽 精确D精髓 清楚 准确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人比穷人更讲信用”这个观点曾经在经济学界风行一时,而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博士却认为“穷人比富人更讲信用”。B常言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也从某一个侧面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他做事不求完美,不求圆满,知道适可而止。C晚年的姚雪垠先生因为眼疾,只能述而不作,由他的研究生记录下他口述的内容,最终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D毛泽东主席生前使用过十多种不同的印章,这些印章多系名家雕刻;它们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异彩纷

3、呈,令观赏者赞不绝口。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影片淮海战役的编导人员,满怀激情地塑造了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等许许多多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群像。B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古代开始的“离乡不离土”、永远让农民滞留在土地上的生存方式,将随着户口制度的改变发生根本的变化。C命题组把从专家们那里征集来的有关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题目,加以仔细核对、检查后输入的题库。D这条青藏铁路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使得老百姓圆了更多的前往西藏旅游的梦想。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

4、的文言文,完成610题。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曰:“奈何?”曰:“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

5、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战国策齐策六注: 征:证明。贯珠者,采集珍珠的人。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单之立疑 疑:迟疑B襄王恶之 恶:憎恶C不早图,恐后之 后:落在后面D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 谷:给粮食吃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齐以破燕既自以心为形役B出不能行,坐于沙中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于是相如前进缶,

6、因跪请秦王D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欲使后车分之(以)衣。B田单之施,将欲以(之)取我国乎?C(皆)称寡人之意。D(单)乃使人听于闾里。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直接表现贯珠者的智慧的一组是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王不如因以为己善。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乃赐单牛酒,嘉其行。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A B C D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破燕之后,“田单之立疑”,为后来襄王猜忌他埋下了伏笔。B见田单爱护百姓的举动,“襄王恶之”,君臣关

7、系出现危机。C襄王呼贯珠者而问之,表明他渴求一个能给他出主意的人。D闾里百姓的话,显示出贯珠者的智慧使君臣危机已趋化解。第卷(共120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11(5分)(1)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译文: (2)用斜线(/)给下面划线部分的文言文断句(3分)礼 者 谨 于 治 生 死 者 也 生 人 之 始 也 死 人 之 终 也 终 始 俱 善 人 道毕 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荀子礼论)12阅读下面两首咏柳絮的词,按要求回答(1)(2)题(7分)唐多令(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

8、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注燕子楼,在今徐州市,唐朝张建封为其爱妾关盼盼所建。张死后,关盼盼独居此楼十多年。逐对成逑: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粘在一起。“逑”即 “球”。(1)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林词“粉堕”、“香残”用柳絮随风飘残,喻指红颜终将老去。借用“燕子楼”的典故,暗示出女子特有的孤独悲愁。 B林词“叹今生、谁拾谁收”既是对柳絮命运

9、的哀怜,也是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其凄凉悲楚之情溢于言表。C薛词“蜂围蝶阵乱纷纷”一句,以蜂蝶纷飞之状,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着一“乱”字,尤其传神。D薛词“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表现了柳絮的志趣和追求,为下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张本。E面对同一团柳絮,因黛玉、宝钗两人身世、性格的不同,各自内心的感受也迥然不同,但都饱含对柳絮的一片怜爱。 答 (2)两首柳絮词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对此,选其中一首,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4题限选作3题)(6分)(1)氓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两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

10、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2)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几句诗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3)苏洵的六国论在论说过程中善于借助贴切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活泼的意趣。例如,“呜呼!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4)有人评论陶渊明之诗“写其常情,不事雕饰,语圆而气足,简而意尽”,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等诗句,就体现出陶诗这一富有独创性的特征。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人发怒的时候,会感到精神紧张兴奋,于是大脑分泌出一种叫做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这是一种荷尔蒙,这

11、种物质具有剧毒,据说其毒性仅次于自然界的蛇毒。当然,大脑分泌的这种荷尔蒙极其微量,但如果经常生气动怒,这种剧毒的荷尔蒙会导致疾病,加速衰老甚至早逝。另外,人体内有一种被称为内啡肽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是脑内吗啡中最有效力的物质,但与去甲肾上腺素的相互关系十分有趣。别人说自己什么时,如果听后觉得心情不愉快,脑内就会分泌有毒的去甲肾上腺素;反之脑内就分泌内啡肽。凡事都能运用利导思维,采取乐观开朗的心态,就能无病无痛,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年轻的精神。心灵和身体不停地对话,于是“心灵所思考的”就不是抽象的观念性的东西,而是物质化的“作用于身体”的东西。我们精力充沛地工作的时候,大脑就非常活跃,不断分泌一种叫

12、做多巴胺的能激发人的热情干劲的荷尔蒙,但如果分泌过多,能量消耗过头,会造成早逝。即使幸免一死,也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癫痫病等。不分泌多巴胺,就会得帕金森病、痴呆症。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能量。缺乏能量,事业无从谈起;但为此不顾一切地激发自己的能量,又会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二者看似二律背反,其实有一条协调平衡的捷径,即善于利用脑内吗啡。多巴胺大量分泌出来后,由于消耗能量,身体精疲力竭,这时候要是分泌出脑内吗啡,多巴胺就能发挥出平时的10倍、20倍的功能作用。也就是说,脑内吗啡具有类似杠杆原理那样的增强能量的效果。不论精力如何充沛,多巴胺分泌过量总有副作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必定产生大量活性氧。但脑内吗啡不存在这个问题。运用脑内吗啡增强少量的多巴胺的功能效果,可以说是理想的大脑作用法。14下列对“去甲肾上腺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是大脑分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