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案例简述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03265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案例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案例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案例简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案例简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案例简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案例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案例简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发表专家 ED国学JK技志厕 www.qikanwang,net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案例简述摘要:结合某高等级公路,笔者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一般路基设计 和特殊路段路基设计,针对特殊路基,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实 践证明,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关键词:公路设计、路基设计、软基处理abstract: combined with a high grade highway, the author more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general roadbed design and special sections roadbed design, in view of t

2、he special roadb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project has achieved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keywords: highway design, roadbed design,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1工程概况某高等级公路全长为37.4公里,其中有9.55公里属于城市规划 区道路,剩余的27.85公里在原县道的基础上改建。全线桥梁5座 (其中:大桥2座、中

3、桥3座),涵洞104道。本项目初步设计概 算11亿元左右。计划建设工期两年半。9.55公里属城市规划区路 段:路基宽60米,城市干道i级,设计时速60km/h,6车道,大 桥一座;27.85公里在原县道的基础上改建:路基宽24.5米,一级论文发表专家 ED国学JK友志厕 www.qikanwang,net公路,设计时速80km/h, 4车道,中桥一座。2 一般路基设计2.1路基一般设计本次设计对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 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合地质勘察及沿线情况拟定一般路基设计方 案。在填筑路基前先清除地表20cm耕植土或松散土 (洼地或圩区段清 表 30cm)。(1)k0

4、+000k37+180行车道路基处理利用老路线位段挖除老路按新建处理。路堤填高hl为土路肩外 边缘与清耕后地面线的高差,hl为行车道路面结构层厚度。1)填方路段行车道路基填筑:h1Vh1+1.0m时,基底向下开挖至 路床底20cm后,基底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 ;其上回填20cm6% 灰土,压实度分别不小于93% ;路床采用6%灰土填筑,压实度不 小于96%。h1h1+1.0m时,清表后原地面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 ;路基 中部采用土石混合料回填至路床底标高,路床采用6%石灰土填筑, 压实度不小于96%。路基中部填土应用20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至表面无明显轮 迹,土石混合料最后一层压实

5、厚度应小于300m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 宜小于150mm,压实后,该表面应无孔洞。论文发表专家 ED国学JK友志厕 www.qikanwang,net2)挖方路段行车道路基填筑 若开挖至路面结构层底60cm后,路基为土质时且地基承载 力180kpa时,原地面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其上回填1层 20cm6%灰土,压实度不小于94%,路床采用6%灰土填筑,压实 度不小96%,见挖方路段(土质地基)。若开挖后路基为土质时且地 基承载力W180kpa时,按填方路段hWh+1.0m处理。 若开挖至路面结构层(32cm水泥稳定碎石层)底后,基底为弱 风化的岩面,继续向下开挖40cm,分两层回填级配碎石

6、(见挖方路 段(弱风化岩面)第二层级配碎石采用15cm级配碎石+5cm石屑找 平;其上铺筑32cm水泥稳定碎石+沥青面层。3)半填半挖(填挖交界): 对于半填半挖路基及填挖交界处为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从填 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不小于1.0m,并在路面底 基层下和路床下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以及在开挖出的最下两层 台阶处分别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拉伸屈服力N80kn/m,屈服伸 长率W13%。 对于半填半挖路基及填挖交界处为减少差异沉降,在下面层顶 面全幅铺设一层玻纤格珊。玻纤格栅其抗拉强度要求N100kn/m(20C),最大负荷延伸率W3% (20C)。(4) k37+180k3

7、7+400利用原有省道拓宽路段路基设计将老路路肩开挖,路肩开挖成台阶,形成竖向设置1:0.25外倾论文发表专家 ED国学JK友志厕 www.qikanwang,net斜坡,水平方向设置内倾3%斜坡。第一层台阶宽1.5m,以后逐层 台阶宽1m,在路基基底部、路床顶面下20cm处铺筑3m宽的土工格 栅(实际条件不允许时可调节),土工格栅采用单向,抗拉强度N 80kn/m、延伸率 W13%。hVh+1.0m时,基底向下开挖至路床底20cm后,基底碾压,压实 度不小于90%,压实度达不到90%可翻松20cm掺6%石灰碾压;其 上回填20cm6%灰土,压实度不小于93%;路床采用6%灰土填筑, 压实度不

8、小96%。hh+1.0m时,清表后原地面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压实度 达不到90%可翻松20cm掺6%石灰碾压;路基中部采用土石混合料 回填至路床底标高,路床采用6%石灰土填筑,压实度不小于96%。路基中部填土应用20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至表面无明显轮 迹,土石混合料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小于300m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 宜小于150mm,压实后,该表面应无孔洞。2.2桥涵台背填筑桥涵台背填料均采用8%灰土填筑。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 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桥头路段与正常路基路段采用台阶搭接,台阶宽度150cm,台后 全部回填8%石灰土。台前台后和路基同步填筑到

9、桥台设置底模的 标高后,暂停填筑,先浇筑台帽,台后留510m最后回填。靠近 桥台1.52.0m及涵台胸腔部分的范围采用小型振动夯分层压实,论文发表专家 ED国学JK友志厕 www.qikanwang,net压实厚度15cm,压实度不小于96%。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 行,压实度和路基分层要求一致。并在距离路面结构层下50cm和 100cm位置处各设一道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全路幅铺设。格栅采用 单向土工格栅,拉伸屈服力N80kn/m,屈服伸长率W13%。3特殊路基设计3.1不良地质概况线路范围内存在的特殊性岩土主要有填土、膨胀土和软(弱)土, 其中填土根据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不同可分两类:1层素

10、填土;软 (弱)土主要为2-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局部路段为软塑状粉质黏 土;膨胀土主要为3层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岗地地区。3.2特殊路基处理(1)预压预压处理方案主要用于软土厚度较薄的路段,本次设计中主要为 桥头填土高度较大路段。预压施工标高:等载预压为路床顶标高 +1.0m,超载预压为路床顶标高+1.5m。本项目采用等载预压处理路 段为k35+254.263中桥两侧桥头,预压期为6个月。(2)粉喷桩粉喷桩主要用于填土高度填且软土厚度较厚,预压处理不能满足 承载力或工后沉降的桥头,粉喷桩一般与预压结合处理。桥头路基 处理的长度包括桥头段和过渡段。本项目桥头采用粉喷桩处理路段 为一号桥、二号桥,桥

11、头段为50m,桩间距为1.3m,呈梅花形布置;论文发表专家 ED国学JK友志厕 www.qikanwang,net 过渡段为20m,桩间距为1.5m,呈梅花形布置,同时采用2层土工 格栅与一般路段过渡,土工格栅铺设长度为20m,其中10m伸入过 渡段内,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抗拉强度N80kn/m、延伸率W13%。桥 头段采用超载预压,预压期为9个月;20m过渡段采用等载预压, 预压期为6个月。桥头处粉喷桩纵向处理至台前1.5倍的桥台高度外不少于1排 桩,横向处理至路堤边坡坡脚外不少于1排桩。(3)粉喷桩+塑料排水板粉喷桩+塑料排水板主要用于填土高度填且软土厚度较厚,预压 及粉喷桩处理不能满足承载

12、力或工后沉降的桥头。桥头路基处理的 长度包括桥头段和过渡段。本项目桥头采用粉喷桩+塑料排水板处 理路段为北山河两侧桥头,桥头段为50m,桩间距为1.3m,粉喷桩 和塑料排水板呈梅花形间隔布置;过渡段为20m,过渡段不设塑料 排水板,粉喷桩桩间距为1.5m,呈梅花形布置,同时采用2层土工 格栅与一般路段过渡,土工格栅铺设长度为20m,其中10m伸入过 渡段内,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抗拉强度N80kn/m、延伸率W13%。桥 头段采用超载预压,预压期为9个月;20m过渡段采用等载预压, 预压期为6个月。桥头处粉喷桩塑料排水板纵向处理至台前1.5倍的桥台高度外不 少于1排桩,横向处理至路堤边坡坡脚外不少

13、于1排桩。(4)一般路段论文发表专家 ED国学JK友志厕 www.qikanwang,net一般路段填土高度基本小于4m,经计算工后沉降均小于30cm, 本次设计不处理。建议一般路段可考虑进行沉降位移观测。(5)高路堤路段k4+410k4+525, k4+622k4+760路基填土高度较高,上部6.0m 边坡坡度为1 : 1.5,坡脚外设4m的护坡道,下部边坡坡度为1 : 1.75,坡脚外设2.0m的护坡道,护坡道外设深0.4m、底宽为0.4m 边沟,边沟内、外侧坡度为1 : 1,公路用地宽度为边沟外侧边缘向 外 1.0m。4结束语目前,该公路已经施工完毕,有关部门对路基进行了质量检测, 特别是特殊路段的路基,检测结果表明实际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 求。工程完工后专家对公路地基工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地基经 济效益明显。参考文献:1 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2 牛志荣李宏穆建春等.复合地基处理及其工程实例m.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