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毓海:精英没能承担起家国责任.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03246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毓海:精英没能承担起家国责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韩毓海:精英没能承担起家国责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韩毓海:精英没能承担起家国责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韩毓海:精英没能承担起家国责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韩毓海:精英没能承担起家国责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毓海:精英没能承担起家国责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毓海:精英没能承担起家国责任.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毓海:精英没能承担起家国责任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 16:26来源:北京晨报作者:陈辉我要评论字号:【大中小】【打印】五百年来谁著史中,揭示了一个旧时代的崩溃:随着朝贡体系的成员被西方列强一一剪除,古代中国逐渐丧失了运作空间,最终在持续的货币战争、武装侵略下,走向衰败,一个曾为世界贡献过孔孟之道、伟大发明和工艺精神的民族,突然成了现代视角中的“野蛮人”。在浩荡的世界潮流中,我们为什么一次次错过机遇?因为精英阶级、士大夫阶级颟顸无能,他们落入了自己制造的概念中,完全丧失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他们全部的才华都被消耗在利益争夺、立场碰撞和意气用事中,这又如何能应对三千年未见之大变局?五百

2、年来谁著史完美地展示了我们面对的困境,可解决之道在哪里?几年的不懈努力,马克思的事业是韩毓海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刚一问世,它便被新闻出版总署推为“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这本书最难得之处在于,它超越了左右之争,致力于追寻马克思的真精神,以此回应时代挑战。应该看到:一方面,在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上,马克思主义产生过巨大作用,曾带领我们走出百年迷茫;另一方面,我们对马克思的误会又比比皆是,许多人只是接受了几个教条,便自以为融会贯通,对马克思的“评论”压倒了对马克思著作的阅读,没有哪个思想家像马克思那样,被评论的那么多,而又被阅读的那么少。回归马克思的事业,追寻自我与人类的精神自由。以下是记

3、者对韩毓海老师的专访内容。半本资本论让人误解马克思北京晨报:您怎么突然研究起马克思了?韩毓海:并不突然,其实这本书是五百年来谁著史思想的延续,在五百年来谁著史中,对传统中国的崩溃做出了学理阐释,可面对当下问题,又该怎么看呢?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种解释铺天盖地,可我始终不太满意,所以,想回到马克思主义去找答案。北京晨报: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很多,可相关的新成果似乎并不多啊?韩毓海:因为许多人没认真读过资本论,许多人认为资本论早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了,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本论中包括某些过时的东西,比如说资本剥削劳动是资本积累的根本动力这个观点,恐怕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代就过时了。必须指出:这个观

4、点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发明,也是恩格斯的观点,但并不是马克思的观点,这恰恰是马克思批判地审视的政治经济学的观念,资本论的副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但长期以来,研究马克思的学者却把它当作马克思的观点,实际上,马克思指出:仅仅靠剥削雇佣劳动,企业家靠剥削剩余劳动,不可能造成贫富差距的不可逆转,也不可能造成资本统治的绝对性。真正使得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得以确立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殖民主义,一个是与战争国债制度相联系的国际信用金融体系和国内税收体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它概括为殖民国债税收关税这样一个特殊的制度创制,这也是我在五百年来谁著史的国债与资本一章中所表述的观点,我在那一章中采用世界史、特别

5、是经济史研究的新材料继续阐述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我的历史描述表明:使得东西方发生大分流、使得人类世界向着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大逆转、大转型的,正是这样一个制度创制,而不是货币经济的发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扩大,货币不是资本、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更重要的是:产业经济不是资本主义,这才是马克思的观点。简而言之,使得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变得不可逆转的,乃是有组织的暴力剥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以及金融信用垄断体制(金融垄断),靠市场经济、产业竞争根本做不到这一点,而这恰恰是使得资本主义得以成立的东西,实际上,只是在这种制度制造的差别变得不可逆转之后,社会才分裂为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阵营,即资

6、本剥夺劳动,企业家剥削工人,这是上述世界历史发生资本主义大逆转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原因。离开了马克思所谓资本主义的前史,不能解释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历史,因为那个大逆转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变得再也不可逆了,结果才出现了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生的雇佣劳动者。马克思描述的是世界经济由重商主义、产业革命向着金融垄断的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过程,产业经济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企业家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大卫李嘉图的发明,根本不是马克思的发明,如果资本主义就这么简单,那它太容易被推翻了,可见问题不在这里,实际上,离开了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机器,离开了国际金融信用体制,工人占领多少工厂都不可能触动资本主义的毫毛,

7、这才是马克思的观点。资本论的研究者往往缺乏马克思那种磅礴的经济史视野。马克思生前准备写6集资本论,实际却只完成了1卷,后两卷是恩格斯根据他的手稿整理完成的,第四卷是考茨基编成的剩余价值学说。今天大家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多指资本论第一卷,它讨论了剩余价值与生产等学说,但实际上,这连资本论的“一豹”都难以窥到,资本论六集的篇目是:一,资本;二,土地所有制;三,雇佣劳动;四,国家;五,国际贸易;六,世界市场。这种篇目安排,所体现的正是经济史磅礴的视野。第一集又分四篇:资本一般、竞争、信用、股份资本;而目前的出版的三卷资本论只是“资本一般”的三个部分,也就是马克思写作计划第一集的第一篇,马克思对资本

8、主义金融的深入研究,并没有在此展开,现在研究资本论的人,其经济学理论的水平一般不会超过亚当斯密,由于缺乏马克思那种经济史的视野,所以,即使看过三卷资本论,他们恐怕也不太能理解其中说了什么。国外学者怎样读马克思北京晨报:在国外,人们是怎么看资本论?韩毓海:金融危机后,资本论在西方风靡一时,我到美国教书时才发现,尽管我们这边已经很少有人谈马克思了,可在英美一流大学中,基本都有资本论专题课。在我教书的纽约大学书店,资本论一直是畅销书,你要知道,这个书店位于百老汇大街和华尔街之间,处在资本主义金融中心的心脏地带。北京晨报:国外学者怎么看马克思?韩毓海:主要分三大流派。一是法国的阿尔都塞,他写了读资本论

9、,他的观点是我们看任何事物,其实都是一个遮蔽的过程,即在看到问题一面时,会不自觉地遮蔽了另一面,资本论被误解,因为哲学家说它是经济学的著作,经济学家说它是哲学著作,其实马克思是用哲学和经济学两个视角看问题,从而把各自遮蔽的世界释放了出来,这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阿尔杜塞强调我们要真正去读资本论原作,而不是去读对马克思著作的介绍和评论,因为正是那些评论遮蔽了马克思,其中特别是恩格斯的评论。因为我们了解的马克思主义往往是恩格斯总结的,而这种总结很大程度上遮蔽了马克思。二是鲁道夫希法亭,他曾任德国财长,拯救了“一战”后几乎崩溃的德国经济,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他的金融资本一书认为资本

10、主义的实质不是生产,而是金融,研究资本主义必须从金融入手。因此,无论从古典经济学的商品生产的角度,还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消费价格的角度,都不能抓住资本主义,能够抓住资本主义的是国债信用税收关税这个创制,其核心是金融和信用,希法亭是真正读懂了资本论的人,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真正继承人,他的成功实践更表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拯救世界经济危机,其余的都不行。十分可惜,他被希特勒杀害了,从此之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统被中断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被错误地理解为计划经济。三是西美尔的货币资本,重点研究货币对现代社会产生的结构性影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中介人社会,它由大量的中间人构成,

11、经济领域:金融家、经纪人、商人,法律领域:律师;政治领域:议员、代表;宗教领域:牧师;意识形态领域:媒体;这个中间人领域的日益庞大,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构成了对社会的威胁。西美尔开拓了马克思的民主理论,包括卢卡契、哈贝马斯等都延续了马克思分析现代社会的视野。东西方眼中的两个马克思北京晨报:这样说来,东西方视野中的马克思,似乎是两个人。韩毓海:是的。起码从学术界来看是如此。市场经济、货币经济都不是资本主义,中国市场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生和成熟都很早,但是从货币制度向信用制度的飞跃却一直难产,首先,中国没有发生出西方那种战争国债制度,随之而来就是严格的国家税收制度,马克思说,西方的所谓国民财

12、富,就是国民承担的国债,中国的国民财富,长期以来就是不能转化为信用的土地和商品,这是很大的不同。总之,资本主义不是单纯的生产制度、市场制度,它是以货币为完成形式的价值形态信用为中心的特殊的社会组织方式,如果只看资本论第一卷,就会以为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主要手段,其实,这只是产业资本家的手段,真正看完第三卷才明白,马克思认为从产业资本主义到金融资本主义才是“惊人的一跳”。资本论犹如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从重商主义,到产业资本主义,再到金融资本主义的进化过程,它需要很耐心的听众。 金融资本改变了世界北京晨报:金融资本为什么重要?韩毓海:邓小平说过,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邓小平的这句话,

13、阐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这其实也是马克思的原话:货币不是资本,但货币经济可以转变为资本主义,而这需要特定的制度条件。商品流通很早就开始了,以商品交换为社会交往方式的社会,一般老百姓之间交往的方式或者说“语言”就是货币,但这却不是大商人之间的语言,大的商人和企业家之间交换,几乎不用货币,而是用票据来对话,只要生意在持续,这个对话就会继续下去,这就将买卖关系转化为债务关系,这就是“惊人的一跳”。北京晨报:票据和货币不是一样的吗?韩毓海:不是的,票据是信用,相比于货币,它是延期支付的。资本的游戏规则是,因为大宗的商品不是一下子就可能出清的,卖不出去的只能挂账,挂账,就是把买卖关系转变为债务关系,

14、或者信用关系,只要债务链条不中断,则生产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信用扩大,则生产提高,而信用崩溃,就是经济危机。所以,在金融资本时代,谁掌握了信用,他就能负债,在社会关系中就居于主导权,今天,美国正是以债务驱动了世界经济发展。所以研究资本主义,必须从金融资本入手。对此,马克思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而恩格斯家几代人都在经营工厂,他对企业管理、劳资关系更熟悉,一般的读者喜欢恩格斯,后者的语言很清晰,论述很简单,所以他们只谈恩格斯,很少谈马克思,这就给人以误会,以为恩格斯就是马克思,其实,马克思很少分析工厂经营,他更关注金融资本。顺便说一句,邓小平对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是非常熟悉的,几乎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包括他

15、说阶级斗争理论不是马克思的发明,无产阶级专政才是马克思的发明,这也是马克思的原话,改革开放的理论,是从马克思的的经济学理论出发的,特别是商品经济、货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这些都是马克思的话。江泽民谈金融的几篇文章,都体现了马克思的视野、经济史的视野,他也是资本论非常优秀的读者。金融资本是看不见的掠夺北京晨报:金融资本不也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吗?韩毓海:应该这样说:金融资本的发展表现为虚拟资本对生产领域支配力量的增强,而不是生产力的扩大。金融资本家不关心生产,他不需要占有生产资料,甚至根本不需要钱,只要信用增值就可以,比如房地产,同样一块地,价格飙升了,他就盈利了。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家已经不再需要生产资料,只需一个idea(创意),就能赚钱。如果房价、地价飙升的那么快,干什么都不如囤地、囤房,那就没有人愿意搞工厂、搞企业了,真正使得经济危机,使得贫富分化变得不可逆的,不是产业资本,而是房地产泡沫,是土地与金融的结合,这也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如果马克思来写资本论第四卷,我想应该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我们知道,这个工作是列宁完成的,希法亭是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列宁则从希法亭那里得到很多东西。但恩格斯信任考茨基,结果第四卷就成了考茨基的剩余价值学说。对于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