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技术改造论坛.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03145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技术改造论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煤矿技术改造论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煤矿技术改造论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煤矿技术改造论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煤矿技术改造论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矿技术改造论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技术改造论坛.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技术改造论坛第一节 煤矿技术改造目的近几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在“放开搞活”和坚持“两条腿”走路,即重点发展国家统配煤矿的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地方小煤矿的方针指引下,地方小煤矿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前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的产量已占我国煤炭总产量一半以上,这对于改善煤炭工业布局,缓和煤炭拱需矛盾,促进地方工农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发展地方小煤矿具有初期投资少,建井容易,成本底,出煤快的优点。但由于发展速度快,即在短时间内举办起几万个煤矿,致使有的小煤矿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质情况不清,开采方法不合理,安全条件差,产量不稳定,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为了巩固和发展地方小煤矿,加强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合理利用

2、资源,提高小煤矿的企业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加速技术改造,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我国应加快对小煤矿生产技术改造的力度,以提高我国的工农业经济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也是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二节 矿井技术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回顾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历史,即是一部生产矿井进行挖潜、革新、改造的历史。建国初期,“一五”期间,改造老矿一直没有间断过。至“五五”期间,对生产矿井进行挖潜、革新、改造的路子逐渐成熟,做法逐步完善。要扩大井田范围,增加储量,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寿命,靠老矿井边缘的煤田,原则上应划给老矿井开发;

3、加强老矿井深部和边界外围的勘探,积极扩大煤炭资源,老区要复采;坚持煤层的开采程序和厚薄比例,不准采厚丢薄,吃肥丢瘦;改进采煤方法,坚持清扫浮层,增加储量等。并明确提出矿井挖潜的主攻方向是“三提高”,即提高单产、单进和资源回收率。“六五”期末,全国煤炭产量达8.2亿吨,五年内净增2亿吨,这样的发展速度在煤炭工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么谈产量所以迅速增长,主要是靠老井挖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发展采掘机械化的方针。全国统配煤矿机采产量已占总产量的44.71%,机械化推动了采煤工艺的改革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进一步改变了煤炭工业的面貌。其次是发展地方煤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放开搞活”和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4、积极扶持地方煤炭发展,使地方煤炭产量由1980年占全国总产量的44.5%上升到50%。再次是基本建设完成新增生产能力8000万吨。纵观煤炭工业改造的方针,是发展煤炭工业必须遵循的知道方针。近几年在“合理布局、择优选点、严格标准、提高效益”的原则指导下,我国制定了适合小煤矿特点的技术政策,分期分批地对小煤矿进行了技术改造,计改革采煤方法,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完善各种生产系统,提高矿井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使经过改造的矿井变成“长寿”、优质、稳产的正规矿井,从而保证煤炭产量长期稳定地增长。历史经验证明,加速煤炭工业的发展,一是靠新建矿井,二是靠现有生产矿井的技术

5、改造,建设新矿井,从战略观点、长远规划来讲,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在国家乃至全世界近两年的金融风波,致使投资不足、煤炭短缺的情况下,后者尤为重要。矿井技术改造,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矿井井巷工程、土建工程和技术装备,利用现有的场地、公路、供水和供电线路等,国家只给予少量投资,改造矿井的薄弱环节,完善各种生产系统,即可在二、三年内较大幅度地提高煤炭产量和经济效益。事实证明,从过去全国少部分小煤矿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技术改造对煤炭资源的加速开发和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作用,这是一条多快好省发展煤炭生产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煤炭工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场挑战。国外新技术的发

6、展必然对煤炭工业有深刻的影响,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煤炭工业。煤炭工业为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必须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这个新的转变,必须研究新材料在煤矿的应用;推广用微电子技术和建立煤矿数据通讯网络;必须研究煤基液体燃料的应用。我们要充分注意和运用世界新的技术革新成果,把煤炭工业建设得更好,为“四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对小煤矿来说,技术改造更为迫切。技术改造就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煤炭工业的落实后面貌,实现五个转变:从以手工作业为主转变为机械化生产为主;从不能控制重恶性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转变为基本能控制;从单一生产原煤转变为多品种生产;从单一经营转变为多种经营;从煤矿的落后储装运系统和单一的铁

7、路运输方式转变为先进的储装运系统和多种运输方式,达到小煤矿的发展比较持续稳定,生产建设比较安全,经济效益比较好的目的,实现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因此,矿井进行技术改造是历史的使命,是现代化的要求。矿井技术改造既不能盲目贪大求洋,生搬硬套现代化大型矿井的技术改造经验,也不能沿用过去的守旧落后的土打土闹经验,而必须是在适合矿情和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选用较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通过配套、补套,进行系统改造,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使之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大的经济效益。小煤矿矿井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调整好采掘关系,实现采掘平衡,使“三个煤量”达到煤炭部部颁标准;改革采煤方法

8、,推行正规循环作业;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有计划地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逐步提高机械化程度;要按煤炭部颁布的文明生产标准,加强挂历,发动群众大搞综合治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设文明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的矿井应具备下述条件:1.地质资源清楚,储量可靠,有经过审批的地质报告。地质储量是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储量不可靠就不能盲目改造,不能搞“无米之炊”。2.对煤层极不稳定、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很复杂的矿井,要经过边采掘边逐步摸清情况后,方可进行改造。3.矿井改造后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稳定产期和服务年限。4.有销售市场。第三节 矿井技术改造的基本途径和注意的问题

9、小煤矿矿井技术改造的基本途经有以下五个方面:1.矿井生产合理集中。即是要改变矿井开拓和生产分散的状况,实行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和地面生产系统的合理集中。2.合理开发煤炭。煤炭的合理开发是我国的重量技术政策,也是技术改造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它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煤质和降低掘进率有着重要意义。合理开发煤炭包括:采用合理的开采程序;厚薄煤层开采比例搭配得当,不吃肥丢瘦;优次质煤分采运,分装分储;煤炭与其他矿物综合开发利用。3.改革采煤方法,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改革采煤方法是矿井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改革落后的采煤方法,采用正规采煤法,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煤炭损失少,安全条件好

10、,利于机械化生产的目的。4.改善生产环节,更新技术装备,推广先进经验。5.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增强抗灾能力。小煤矿在技术改造中,首先要做到“五消灭”,即消灭明火明电照明、明火明电放炮、独眼井、自然通风和不防爆的机电设备;其次要抓“五防两改”,即防瓦斯、防粉尘、防灭火、防治水和设备防爆,改善通风系统和救护手段。矿井技术改造应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与矿井延深或改扩建相结合。此外海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1.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关系。矿井技术改造要着眼于宏观经济,不仅要考虑本企业、本部门、本地区的经济效益,更应从社会经济效益的大局出发,确保重点。也就是说,要根据矿井资源条件,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

11、前景,按照产出收入形成综合经济效益的大小权衡和确定技术改造的重点。为保证重点煤矿、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应坚持“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全面改造、综合治理”的原则,在人、财、物的安排上,要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从规划、设计、审查项目到工程施工等各个程序都要搞好同步、配套改造,不但要做到开采工艺上合理,矿井集中生产,提高矿井综合能力和机械化程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设备维修质量,更新设备,搞好自身的节能,而且因为必须搞好煤矿配套工程,包括供电、供排水、铁路运、地面储装、通讯、公路交通以及生活设施等各个环节的改造,为发挥技术改造矿井的综合能力创造条件。在资金上的安排,应按技术改造内容的需要,以形

12、成综合能力的要求给予保证,保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做到一次投资,一次见效。在工程施工上,即承包合同制,包建设、包资金、包建设工期、包投资效益。2.正确处理安全和生产的关系。我国煤矿长期以来安全情况不好,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煤矿技术装备水平低,缺乏科学的安全手段。因此,提高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实行科学治理,是技术改造忠一项非常重要任务,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在矿井技术改造中,应把一切能够采用的技术装备都用上,如瓦斯监测仪、配备自救器、观测顶板动态仪等,从根本上改变煤矿安全技术面貌。在矿井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中,必须包括安全系统的工程,并在资金上给予优先保证。3.正确处理质量和产量

13、的关系。在贯彻开发与节能并重,以节能为主的能源政策时,煤炭的洗选加工是煤炭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才能改善煤炭质量,增加产品品种,节约社会能源减少无效运输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所以,在矿井技术改造中,要积极发展煤炭的加工利用,变低质量为高质量,变单一产品为多种产品 ,变单一经营为多种经营,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第四节 矿井技术改造方案的选择矿井技术改造是立足于本矿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针对影响矿井生产能力提高的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因此在确定矿井技术改造方案前,应首先调查矿井现状,即了解和分析矿井储量及其分布,矿井开拓和开采方法,运输、提升、通风、排水、供电、压气、充填和安全等生

14、产系统的能力,产销经营,工人技术操作和管理人员水平等各方面现状,从而查明制约矿井生产能力、影响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主要环节,提出技术改造方案。检查上述的主要环节,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要求对每个系统每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生产能力,核定出矿井综合生产能力。目前查定矿井生产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环节生产能力综合查定法,一种是区域生产能力综合查定法。环节生产能力综合查定法是易于排渣,方法简便,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缺点是由于各环节生产能力不均衡,造成查定的综合能力出入较大。区域生产能力综合查定法,考虑各区域环节生产能力分布不均衡的因素,便于找出薄弱环节,但要求细致不能漏项,因而使用不变。

15、如果采用统筹法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这种方法是适宜的。具体的做法是将各生产系统和系统内的各生产环节进行排队,分析和确定其生产能力,分析系统之间互相制约、影响生产能力提高的症结所在。根据各系统和各环节的生产能力,找出可以相互允许通过的较大生产能力的某个系统的最大生产能力。这个生产能力是指制约矿井生产能力的某个系统的最大生产能力,或是经过改造后系统的最大生产能力,是现有系统和环节能够通过的较大生产能力,以此查定矿井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排查核定可以发现影响矿井生产能力提高的薄弱环节,如果这个环节通过改造,可以大幅度提高矿井生产能力,或者可以将被其束缚下的其它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解放出来,则这个环节就

16、是需要改造的项目,就是挖潜改造。如果矿井生产系统的能力经过多次挖潜改造已达饱和状态,继续改造挖潜的经济效益已经很小,或改造的项目已不是单项,而是频及多项配套的,此时应将项目列入矿井改建或扩建技术改造。从矿井整体布局的改造去考虑,根据多数矿井,技术改造的经验,由于受水平储量的限制,矿井改扩建应与矿井水平延深结合起来,使技术改造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单项工程的改造、矿井改扩建、矿井延深改造等这些技术改造项目的确定,不仅决定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取决于改造资金的数额,所以应权衡投资的可能性和获得的经济效益再做最后的决策。进行矿井技术改造应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即根据矿井现状说明矿井技术改造的必要性,提出可行的改造方案和施工方法,预计投资额和经济收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论证矿井技术改造的必要文件,它能使有关人员全面地了解矿井技术面貌,提出技术改造方案的优劣及其经济效益,供领导进行决策。在此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在着手进行技术改造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