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旅游资源录.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03015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旅游资源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泉州旅游资源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泉州旅游资源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泉州旅游资源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泉州旅游资源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旅游资源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旅游资源录.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泉州地处福建东南部,又称鲤城、刺桐城和温陵。泉州市下辖鲤城区和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等8个县(市),面积11015平方公里,人口625.92万人(不含金门县)。泉州东临台湾海峡,海岸线长428公里,港湾曲折,自北而南有肖厝、崇武、秀涂、后渚、石湖、祥芝、永宁、深沪、围头、东石、安海和石井等港口,其中肖厝港水深10至13米的岸线有10.7公里,不冻不淤,可停泊5至30万吨的巨轮。岛屿有大担、二担、惠屿、岱屿和大小金门等。泉州的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4/5,环泉州城区就有清源山、葵山、紫帽山、罗山等。晋江和洛阳江流经泉州城区,蜿蜒入海。晋江中下游平原面积345平方公里,为福

2、建第四大平原。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侯,温和湿润,夏长而无酷热,冬短而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至21摄氏度。作为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周时这里属七闽地,秦属闽中郡,汉属闽越国,三国属建安郡,晋属晋安郡。晋末中原战乱,人口南迁泉州一带,沿江而居,遂有晋江之名。南朝属南安郡,隋朝属南安县。唐初为丰州,后改为武荣州,唐景云二年(711年)始改名泉州。唐代,泉州就成为全国四大商港之一。宋代,全州人口过百万,城区人口超过10万,为全国八大州之一,与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宋元祐二年(1087年),设市舶司,管理接待外商,成为全国两大商港之一。元代,设行省

3、,通商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00多个,成为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大港。泉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清源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水岩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文物保护单位24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唐宋以来,佛教、道教及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古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这里融洽相处,留下许多宗教遗迹,也留下“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泉州人杰地灵,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由唐至清1100年间,中进士者2473人,宋、明、清三代入阁拜相者20人,欧阳詹、曾公亮、俞大猷、李贽、郑成功等都是彪炳史册的风流人物。泉州是福建著名侨乡。祖籍泉州的海外华侨有600多万人,港澳同胞有60多

4、万人。在2000多万台湾同胞中,原籍泉州的有800多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接待海外游客的人数在全省各地、市中居首位。 表1219901995年泉州市旅游接待人数和外汇收入一览表单位:人次、万美元年份接待人数其中外汇收入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1990239001958676061617446006514721991236610728684221655725533016141992266902942010281195559516421923.7199329171685406851209248670772056.11994308694892717001229705530611995348153

5、144221997628237431381本片主要旅游景区(点):清源山开元寺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天后宫洛阳桥泉州府文庙李贽故居石笋承天寺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九日山郑成功墓安平桥摩尼草庵龙山寺崇武古城姑嫂塔黄金海岸度假村清水岩魁星岩东关桥九仙山屈斗宫德化遗址太武山太湖榕园金门民俗文化村,(一)清源山在泉州北郊,山中有清泉不竭,峰峦常见云雾缭绕,故又名北山、齐云山、泉山。山方圆25公里,最高海拔498米,主要景区离市区3公里。全山有左、中、右三峰及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赐恩岩、五台岩、南台岩、龟岩、狮岩、蜕岩和清源洞等36岩洞。从唐代起就是闽南游览胜地,元人赞其为“闽海蓬莱第一山”。

6、1987年,被定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含九日山、灵山,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三峰亦称三台。中台四望无际,峰顶有清源洞,又名纯阳洞,洞口刻“第一洞天”四个大字,洞旁的千峰紫翠亭、应真阁和观空楼皆始建于元代。洞北有蜕岩,传说宋时有裴姓道人因追逐蛇妖至此而坐化,故名。半山处石坡上天生一孔,泉水从石窍流出,“水色清冽,源流不息”,有孔泉、虎乳泉之称,清源山、泉山因此得名,泉州之名亦由此得之。附近崖间有“孔泉”、“源头活水”石刻多方。左台距清源洞有半里许,上有海潮室、嘉泰岩、半岭岩、寒山、栖霞岩、风飘不动亭、芭蕉古洞等名胜和“山海奇会”、“鸢飞鱼跃”等明清摩

7、崖题刻80多方。半山腰的瑞像岩上有宋元祐二年(1087年)用天然岩石雕凿成的释迦立像,高4米,宽1.5米,其造型取法于木刻的旃檀瑞像而别具一格,外护以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的仿木构石室。对面为罗汉峰,断岩侧立,形如罗汉,构成十八罗汉朝瑞像的奇观。西侧有碧霄岩,上碧霄巨石高耸,中空成径,仅容一人过,有铁梯可上。石罅刻“碧霄”二字,左侧摩崖上还刻着一个7米高的“寿”字,是宋人林奭书;下碧霄原有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所建的殿宇平台,现仅存三尊并排而坐的大型花岗岩佛像,造型端庄,技法娴熟,是元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与瑞像岩的释迦造像、弥陀岩的弥陀造像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右台与左台对峙,上有元代

8、王翰镌刻的“海天一色”四字。峰最高处有南台岩,峭壁上镌有“空中台阁”四字。岩壁前为南台寺,周围有历代摩崖石刻数十处。半山腰的一啸台上有弥陀岩,因元代石刻阿弥陀佛立像而得名,像高5米,宽2米,头结球髻,面庞丰润,慈祥端庄,赤足踏在莲花上,造型生动,风格古朴。依崖建有约10平方米的石室保护石像,室前的平台上有元碑、元塔,周围有连心石、招饮径、一线天、泉窟观瀑等景点。弥陀岩附近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佛教律宗高僧弘一法师(18801942年)舍利塔。在仿木结构的花岗岩墓塔里,安放着弘一法师的40颗骨灰珠,墓塔正面墙上镌刻着其挚友夏丐尊的遗偈:“问余何往,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遗偈下是其学生丰

9、子恺用青草石雕成的弘一造像,栩栩如生。墓塔附近的岩壁上刻着“悲欣交集”四字,是法师最后的遗墨。紧挨着弥陀岩的千手岩,又名观音亭,庙宇为古庭院建筑,简朴别致,内有宋代石雕释迦牟尼坐像及千手千眼观音塑像,两旁有十八罗汉壁画。附近的“石中居”古朴典雅,是近年新建的旅游服务设施。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君岩,又名羽仙岩,在清源山西侧的罗山、武山之下,是由天然岩石雕成的道教始祖老君坐像。宋代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真君殿,中有元元洞,庙殿早废,唯石像独存。坐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髯飘胸前,左手依膝,右手靠几,慈祥端庄。整座石像线条分明,刻工精致,刀法柔而有劲,表现宋代石刻的手法和风

10、格,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道教石雕像。石像两旁砌有石栏围护,石像前辟有宽敞的高低平台,可上前观赏。清源山东侧的赐恩岩,是清源山离市区最近的景区,有佛殿、功德堂、书斋、僧舍和许氏宗祠等景点。佛殿内有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以天然岩石雕成的白衣观音像,石柱上刻有李贽撰写的“不必文章称大士,虽无钟鼓亦观音”的对联。寺前有千年古樟一株,绿荫如盖。寺后的天然石室上刻着“高山仰止”四字,传为唐代诗人欧阳詹的读书处。附近还有大观轩、流辉亭、宜斋、步云亭、挹爽亭、邀月亭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的建筑。树木苍翠,清泉甘冽,怪石嶙峋,碑刻林立,是清源山的主要特色,必到旅游点有老君岩、瑞象岩、弥陀岩

11、、孔泉和弘一法师墓塔等。(二)开元寺在市区西街,始建于唐垂拱元年(685年),是闽南佛教著名寺院。建筑宏伟,国内罕见,在台湾及海外侨胞中有较大影响。寺址原为黄守恭桑园,相传桑树曾开莲花,故名莲花寺,后又改称兴教寺、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诸州(道)各立一佛教寺院以纪年,遂改今名。宋代,开元寺已有支院百余所。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元末圮。明代起又逐渐恢复,现存寺院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7.8万平方米。1982年,定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主从有致,中轴线上自南至北的建筑依次为紫云屏(照墙

12、)、天王殿(三门殿)、拜亭、拜庭、月台、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和五观堂,左右通以长廊,廊外草坪上东西双塔对峙。寺东侧还有檀樾祠、准提寺(俗称小开元)、东璧寺,西侧有功德堂、尊胜院(现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水陆寺、桑莲古迹、麒麟堂等。大雄宝殿初建时相传有紫云盖地,故又称“紫云大殿”。现存殿宇是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郑芝龙所建,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通高20米,面宽9间,进深6间,面积1387平方米,间架立有石柱94根,故又名百柱殿。殿供丈八金身五方佛,据说其中的释迦牟尼佛为唐玄宗“御赐”,加上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佛和北方成就佛统称“五方佛”。斗拱雕饰飞天乐伎24尊,或执民间

13、乐器,或捧文房四宝,凌空展翅,姿态飘逸,别具一格。殿前宽大的月台台座上嵌着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有两根雕着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故事的16角形青石柱,据说都是明代修缮时从废圮的婆罗门教寺庙遗址上移来的,这在我国佛教建筑中仅此一见。甘露戒坛始建于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清初按宋制重修,因唐代这里有甘露井,故名。戒坛为四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面积654平方米。入门正中有一千手千眼观音木雕座像,中间的坛台为平面四方五层形式,最高一层供奉的木雕装金的卢舍那佛座像是明代的作品,以下有22尊尊者、菩萨和金刚力士等层层围护。这样的戒台全国只有泉州开元寺、北京戒台寺和杭州昭庆寺三处。坛顶藻井采用无梁结

14、构,如意斗拱间雕饰的飞天乐伎,彩带当风,与敦煌飞天极为相似。此外,东西塔及天王殿、藏经阁、拜庭等处也各有特色。天王殿悬挂着朱熹撰稿、李叔同书写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楹联。拜庭全用石块铺成,面积2800平方米,古榕垂荫,上列11座唐宋元明各代的小舍利塔和石经幢。在大雄宝殿月台前的一对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的宝箧印经式石塔,平面方形,高5米,塔身四面雕刻着印度风格的佛本生故事。藏经阁元初为法堂,后废,民国14年(1925年)重修,为两层水泥仿木结构,藏经丰富,以北宋雕板积沙大藏经7000卷、毗卢大藏经残本40余卷最为珍贵。楼下还陈列着宋代以后的铜铁古钟12口,其中清道光十七年(

15、1837年)“鹿港郊公置”大钟,铭文载有台湾与泉州经济往来的重要资料。东西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两塔相距约200米,庄严古朴,巍然屹立,已成为古城泉州的标记。东塔名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历时六年建成,原为九级木塔,后重建为七级砖塔,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改建为五级石塔;西塔名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初为七级木塔,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易为砖塔,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改建为石塔。两塔共用石材6293立方米,重约19510吨。塔基厚实稳固,经历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和万历十六年(1588年)两次大地震依然无恙。东西塔除高低及须弥座的浮雕和石斗拱等略有不同外,其他完全一样。东塔高48.24米,西塔高44.06米,都是平面八角、五层五檐的仿木楼阁攒顶式建筑,内外全用白色花岗石构筑。塔檐成弧状外舒,檐角高翘,势如飞腾。塔心为八角形实心体,塔身每层皆为八面四门四龛,外有回廊,内辟一方洞,凭铁梯上下。门与龛隔层错开,门龛两旁刻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造像,东西塔各80尊。东西塔须弥座转角上还各有8尊负塔侏儒,每尊高30厘米,皆以身当柱,奋力顶着巨塔。塔刹铁铸,刹尖高托鎏金铜葫芦,八条铁链从塔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