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030128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word版)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院级精品课程课程名称:血液学检验技术 学时:108授课对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学分:6前导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医学检验应用化学、化学检测技术、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部分)等后续课程:顶岗实习开设学期:第四学期二、课程定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医学检验综合职业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中心血站、疾病控制中心等单位

2、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血液疾病检验技能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直接对应医院细胞室这一特定的临床岗位。血液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检验技师根据细胞形态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液病必备的专业技能,对职业素养起支撑作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技艺性,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其分值约占1/5左右,体现了检验技士(师)的职业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常见血液病的检验流程、检测项目的操作过程和方法,准确辨认血细胞形态;熟悉血液病检验技术常用仪器性能、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掌握常见血液病的形态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职业

3、技能。因此,本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中尤为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以形态学技能为主的专业技能课程.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能正确辨认骨髓六大系统各阶段细胞正常形态,会描述所见细胞形态特点,会判断骨髓象检查结果是否正常。知道骨髓穿刺部位和骨穿成功的指标,骨髓象检查的步骤和内容及注意事项,正常骨髓象的特点。(2)能进行常见血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判断,并能联系患者病情,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咨询。(3)知道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和骨髓象变化特点,能通过骨髓象检查,结合患者病情和其他检查结果,做出细胞形态学初步诊断,并能提

4、出进一步检查的项目,给临床医学做参考。(4)知道溶血性贫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及血象、骨髓象变化特点。知道不同原因引起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变化特点,会对不同种类的溶血性贫血采用相应项目的检查。(5)通过骨髓象检查和细胞化学染色,结合免疫学标志检查结果,能对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做出细胞形态学诊断.知道其它少见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的骨髓变化特点.(6)能熟练地进行APTT、PT等项目的检测,会使用自动血凝测定仪。2。知识目标(1)具有血液学检验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血细胞形态演变规律,理解骨髓各系血细胞正常形态和正常骨髓象特点;理解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5、的临床应用。(2)知道常见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血象、骨髓象特征、特殊化学染色结果及其鉴别诊断。(3)知道4个学习单元(造血细胞检验、红细胞疾病检验、白细胞疾病检验、出血和血栓性疾病检验)、18个学习项目(正常血细胞形态检验、骨髓象检验、血细胞化学染色、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浆细胞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血管壁和血小板检查、凝血因子检查、抗凝与纤溶系统检查等),40个具体工作任务的操作方法、操作规范及相关知识。3.态度目标(1)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尽忠职守,恪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

6、备积极认真、一丝不苟、严谨有序、勤学苦练的工作作风,。(2)增强临床沟通和协调意识,培养较强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高度的质量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习惯。(4)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兼修,具备从事医学职业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状态.(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单元学习项目学时(理论:实践)学习单元一:造血细胞检验项目1:正常骨髓细胞形态14(6:8)项目2:骨髓象检验6(2:4)项目3:细胞化学染色6(4:2)学习单元二:红细胞疾病检验项目4: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检验6(2:4)项目5:DNA合成障碍性贫血的检验4(2:2)项目6: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的检验4(2:2)项目

7、7:溶血性贫血的检验10(6:4)综合项目: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4:0)学习单元三:白细胞疾病检验项目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检验5(3:2)项目9: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检验7(1:6)项目10:慢性白血病的检验6(2:4)项目11:类白血病反应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检验2(1:1)综合项目: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1:1)项目1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检验4(2:2)项目13:浆细胞病的检验4(2:2)项目14:恶性淋巴瘤的检验2(2:0)项目15: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检验6(2:4)学习单元四: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检验项目16:血管壁和血小板检验6(4:2)项目17:凝血因子检验4(2:2)

8、项目18:抗凝与纤溶系统检验6(4:2)总学时108(54:54)(三)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1.教学模式的设计 血液学检验技术是一门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直接相对应的课程,其操作过程与临床的检测项目一致,为实现工学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经过几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与实践,通过模拟的项目教学,真实的技术操作及顶岗学习,实现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初步形成了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按照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即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检验技术确定流程即以血液病的筛查诊断程序作为教学过程;根据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结果评价教学结果.在课堂教学中以贫血、白血病的血象和骨髓象检查

9、等典型的工作任务为核心;按照实际工作环境模拟教学场景,将学习方式由教科书的理论讲授转变为教、学、做一体化,以做为主;把教学场所由单一的纯理论或纯实践教学场地转移到多媒体教学与血液检验实训室相结合的教学.(1)将工作任务转移到课堂 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人为地给学生设计一个病例,各项检查指标和临床表现都是按照教科书的理论数据机械地添加,虽然典型,但缺乏真实性。学生可以“按图索骥”式地完成任务,弱化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现实中多数患者缺乏这种典型性,总会有影响医生思考判断的干扰因素存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根据真实病例,教师提供一张骨髓细胞学检查申请单,35张未染色的骨髓涂片和2张血涂片,学生根据

10、工作流程,先进行涂片质量的观察,选择合格的血片、骨髓片染色,风干,再进行显微镜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和显微镜检查结果得出初步结论。这是临床上真实的工作任务,将它转移到课堂上,保证了教学与工作的一致性。(2)任务驱动法主导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老师的讲授将学生带入未知的领域,在血液学检验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要完成每一个工作项目中的若干工作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对每一个具体项目,老师只作一般的介绍,给定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任务,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思路和有关参数,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确定操作流程,在

11、实训室独立完成,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训室的教、学、做一体化。(3)在模拟项目与真实项目之间的工学交替 在本课程的教、学、做过程中,每个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学生知识、态度和能力与完成工作任务的不断交替,尤其是体现在三年的学习周期中,多门课程和实习项目的交替。通过模拟血液病检验技术的工作任务,真实的的操作流程,顶岗实习,校、院共同考核,实现了课程教学与真实工作项目的交替。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的模拟场景中完成的是“假项目假做”,而在医院的见习和实习中完成的是“真项目真做”,实现教学任务向工作岗位的迁移. 2。教学方法的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

12、源,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PBL教学法、案例分析和多媒体、竞赛鼓励法、校内实训、见习实习和网络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学课堂和实训地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积极主动完成工作任务(即学习目标)的热情,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学会能力、强化素质的目的.(1)项目教学法以临床常见检测项目为依据,将血液病检验技术的教学内容设计为“造血细胞检验“红细胞疾病检验”,“白细胞疾病检验“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检验”4个学习单元、18个学习项目,每一个项目的完成,都可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需要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较直观的工作体验,积累实践经验,培养相应的职业行动

13、能力。例如,为完成“缺铁性贫血”的项目教学,老师首先指出完成该项目的基本过程、思路和有关参数,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要求,确定操作流程,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提出初步诊断意见。不仅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训室的一体化,保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职业性.(2)任务驱动法以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将知识融汇贯通于设计好的工作过程中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围绕“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诊断这一中心任

14、务,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积极主动的应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合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3)PBL(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学生按68人划分为学习小组,根据老师在“白细胞疾病检验”中提出的不同类型白血病的细胞形态特点和临床资料及有关问题,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知识载体和细胞图库资源以及显微镜下的形态观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经过分组讨论,各小组推选代表,根据查阅的相关知识和讨论结果,阐述问题的答案。同学们各抒己见,营造宽松的、主动的学习氛围,讨论热烈,踊跃发言

15、,增强师生学习的互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归纳,重点点拨。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补充和论证讨论结果,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概括知识要点。画龙点睛式的点评,使同学们对问题得到肯定的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案例包括临床常用案例,误诊率较高的案例和临床难点案例分析等,案例的展示形式有:文字,图片,影像,Flash演示,动漫等。通过案例演示,能较好的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能较好的促进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辩证思维,加深对血液病检验项目的理解;通过误诊案例的警示作用,能较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意识。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尽早地接触临床,将血液病细胞形态改变特点与临床资料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利用细胞形态检验进行血液病诊断.(5)现代媒体技术教学在血液学检验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细胞形态繁多,难以辨认,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训室十人共览显微镜,向学生展示各种镜下真实细胞图像,讨论其形态特点,再通过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辨认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6)竞赛鼓励法每届学生第四学期为二年级学生举行显微镜下有形成分形态识别技能竞赛,囊括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