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025694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注:本文于2014年3月发表于科教文汇总第273期)姓 名:阳 芳工作单位: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荣和校区)通讯地址:南宁市青秀区银杉路1号邮 编:530022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单位: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作者:阳芳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语文阅读教学陷入以“接受”为本构建的语文课程,片面关注提高学生单向度认知、理解、记忆和鉴赏的阅读分析能力,偏废了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了多年语文后却不能流畅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倡关注学生的表达,以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为价值旨归。本文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法选择、

2、教学交流和评价等方面出发,试图构建以理解为基础、以表达为目的的阅读教学实施策略。关键词:语文教育;阅读教学;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固然可以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掌握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条件。但是,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并不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学会表达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正如潘涌教授在积极语用:撬转中国母语教育范式的哲学

3、支点一文中指出的,培养个性表达力是中国母语教育的终极目标。 潘涌.积极语用:撬转中国母语教育范式的哲学支点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2-130.一、以“表达本位”构建阅读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在这个根本目标中,“理解”和“运用”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层面。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理解是基础,运用才是目的,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主要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具体就是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由此观之,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指向不应是理解,而是表达!不能外化为表达的阅读都是浪费生命,只有能够

4、和言语表达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高效的阅读。“表达本位”的阅读教学不是对阅读的削弱,而是更为重视,要求学生不仅能对文本有所感悟和理解,而且能够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表达出来,即不仅要培育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鉴赏能力,还要养成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培养表达能力,养成强劲的言语表达力一种具有规范性、清晰性和逻辑性并富于个性特色和美感特征、既诉诸理性又感染人心的积极表达效应。 潘涌.积极语用教育观与阅读教学本质新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3,(7):51-54+84.二、旨在培养表达力的阅读教学策略建构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阅读教学跟传统阅读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追求从理解转化为表达。

5、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建构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还要更进一步将学生个体的感悟、理解外化为表达行为。(一)教学目标制定策略1寻求三维目标的融合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阅读教学以学生表达力的提升为价值旨归,关注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倡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表达,学会表达的方法,形成乐于表达的态度。在设定教学目标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是三个不同维度的目标,但毕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这三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置应注意三维目标的交融、整合,尽量使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2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输入,“表达”是输出。语言输出并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运用和表现

6、,而且也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环。将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以此为指导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输入也有输出,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真正提升。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可以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也可以抓住文本中利于学生表达的点,设计相应的表达活动。(二)教学方法选择策略1先学后教,激发学生表达欲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他们创造机会进行自主阅读,尊重他们与文本相遇时的独特体验和见解。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应先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受和体

7、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后续的教学活动。通过自主阅读,学生一方面能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对文中无法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先学后教,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有话可说,有问可提。2合作探究,增加学生表达机会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同样需要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阅读、有了独立的思考之后,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可便于学生通过交流思想、合作讨论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既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够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人际关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倾听、表达和交流实践,充分释放每个学生的表达欲。(三)教学交流策略1

8、小组讨论,促进生生表达交流表达力的培养是通过每个学生个体的表达实践来实现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给每一个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然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都能够体验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表达交流的机会。为了落实小组讨论的目的,真正促进学生的表达交流,应该在每个小组中设置小组长,负责监控和调节小组内的讨论活动。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评价别人的意见。2师生对话,创设良好表达氛围王尚文先生曾说:“语文教师,作为心灵,他未必比学生高尚;作为人,他未必比学生高贵;作为读、写、听、说的言语主体,他未必比学生高明。” 王

9、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22.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应在学生面前产生优越感,而应以平等的地位来对待学生,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基础上,精于预设,巧于生成,及时捕捉学生的反应,巧妙地进行引导,给学生以浓浓的人文关怀。(四)教学评价策略1激励为主,促使学生“乐”于表达马斯洛需要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同样,每一个置身教学环境下的学生也有被老师、被同学认可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担心得不到认可而不愿主动表达自己。为了改变这样的尴尬局面,教师的

10、评价应以激励为主,让学生的表达能够得到认可,帮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并享受表达的乐趣。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2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善”于表达旨在培养学生表达力的语文阅读教学,其价值指向是学生的表达力,因此仅让学生体验表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帮助他们提升表达能力,让每一个学生不仅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而且善于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的表达行为进行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明确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形成卓然的表达力。对学生正确独到的观点和清晰流畅的表达,要能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和褒奖;对那些有失偏颇的看法和表达中欠妥当的地方,要能适时巧妙地进行指点,提出改进建议。参考文献1潘涌.积极语用:撬转中国母语教育范式的哲学支点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2-130.2潘涌.积极语用教育观与阅读教学本质新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3,(7):51-54+84.3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