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02194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 书信体: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致妈妈的一封信 荡气回肠: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分数不是唯一原则 语言功底: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唯分数论之殇 语言出彩: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勿以沉浮论英雄 立意高远: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寓意角度: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进步与退步 写法新颖: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一点进步 一种人生 点题精妙: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勿以沉浮论英雄致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妈妈: 您好! 先请容许我引用一句名言:“人可以登上荣誉的高峰,却不能长期地居住在那里。”我明白您对我的殷切盼望,但愿我永远都是最优秀的孩子,您的望子成龙我能

2、理解,世界上有哪个妈妈不想自己的孩子好?但今天我想跟您说,请原谅我不能始终优秀,请原谅我不能始终都做得最佳。我记得小时候,您始终拿我跟别人比,我记得我的表弟,有时候她来我家吃饭,您就会说:“看谁吃的最快。”每次看 我迅速的吃完,您都会满意地点点。我记得我去学钢琴,你会坐着听我弹,听我练,直到每一种音符都弹得流畅,您才会微笑地放我离开,我去考级,虽说也并不真 的痛恨钢琴,但我对考级的厌恶有一半都来自您过高的盼望。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其她孩子,当班上一种成绩一般的同窗拿到成绩单后就能开心地回家,由于她有了一点进步。而我心理却是忐忑的,我由于您规定每次考试都要9分以上,因此我才惧怕,虽然我的成绩在班上较

3、好。 妈妈,我但愿您也能理解体谅我,压力有时是动力,但更多时候,压力就像一种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 破的就只有灭亡。我但愿您能尊重我内心的最真实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强加压力给我,我的成长并不是您个人的意志就能决定的,就仿佛思想家卢梭曾说:“大自然 但愿小朋友在成人此前,就应像小朋友的样子。” 有时候我也会想到新闻里报道的“虎妈”、“狼爸”,她们但愿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在这个到处是竞争的年代但愿能“与众不同”,但我觉得她们的孩子并不真的快乐。同为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小小年龄便已出书,但她并不是父母逼的,而是她真的热爱写作,到如 今已是受广大读者爱慕的青年作家之一。妈妈,我懂

4、得您始终很爱我,您外表严肃只是想让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也许您可以选择用此外一种方式引导我,鼓励我, 我更乐意看到一种温柔的妈妈。 今天,坐在高考考场上,人生往后漫漫长路也许就在我的笔尖下书写与变化,只是想借此机会,想跟您说一句:这一次,让我做一回真正的自己,无论成果如何,我都无怨无悔。谢谢您,我的妈妈。 您的儿子* 6月7日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全文紧扣漫画内容,“始终优秀”“不能始终优秀”紧扣10分和分;“成绩一般同窗”“有了一点进步”扣住了55分和6分;妈妈的“满意”“微笑”“严肃”等相称于“唇印”和“掌印”。在书信中巧妙、多次扣题及点题是本文的特色之一。 全文的感情自然、诚挚。妈妈爱

5、儿子,但愿儿子优秀;儿子爱妈妈、理解妈妈,但愿能“看到一种温柔的妈妈”,这里没有点染、没有修饰、没有造作,是自然的流露。读之,让人心动,引人深思。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是本文的另一特色。开篇提出“人不能长期地站在荣誉的高峰”“我不能始终优秀”,观点鲜明。接着用自己成长的例子,阐明妈妈过高盼望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及反感,并提出“压力就像一种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破的就只有灭亡”,分析深刻、透彻。 全文用例恰当,中外并举,详略得当,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如果说理能更严密、辩证一点,引用及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会更精彩。 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原则 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

6、画:第一幅图中一种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分的卷子,颊上是她父母鼓励的唇 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种拿着一张分卷子的孩子,她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分,脸上也因此添 了一道巴掌印,另一种孩子却由于这次考了61分而获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种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 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她的唯一原则,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觉得,她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 “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私觉得,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

7、孩子快乐,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一种极重要的因素。家长们将太多的盼望寄予孩子,她们严苛的规定成了残酷的枷锁,将孩子牢牢捆绑在童年那绚丽的梦境之外。我懂得诸多孩子,她们一考不好就担惊受怕,生怕回到家里会经受父母“狂风暴 雨”的洗礼。她们一想到考试就不寒而栗。她们的快乐童年已支离破碎,历来就只存在于记忆中遥不可及的一隅。的确,她们都是漫画中的孩子,无论5分还是 8分,只要未到原则,便被家长呵斥。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漫画中的家长用她们对“分”的严肃规定折断了孩子的 翅膀,当“分”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自由飞翔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分数的确

8、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原则,善良、勇敢、责任心等等,也许是比智力更聪颖更为珍贵的品 质。同样,分数的高下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后来的成就大小。中学时成绩平平的马云,却成为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亨;科举屡屡不中的柳永,却在“浅斟低唱”中为后 人留下了凄婉动人的词句。 因此,笔者恳请家长们,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漫画中的孩子,别让她们在分数中迷失自己,但愿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也要关注她们的其她方面,让她们均衡、全面、快乐地成长。要懂得,一种孩子无论考了5分、1分、98分、还是10分,都值得她的父母,在她脸上留下爱的一吻。但愿漫画中孩子的不幸更少地在我们身边的孩子身上复制! 点评: 一、观点鲜明,有重点有分寸。

9、 文章的开头,用了占全文局限性六分之一的篇幅,全面、精确地简介漫画内容,为中心论点的论述、展开打下坚实的基 础。接着,扼要点明了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提出“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见解,文章由此展开。从题目到文中多处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并未像 相称多的考生那样,片面否认分数的重要性,而是在立场鲜明的同步,做到讲分寸、有弹性,彰显了作者深刻的思辨能力。二、内容详实,有感情有层次。 本文与众不同之处,是可以用饱含情感的笔触,论述“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的现象并分析因素,议论 文中具有本文这种能感动读者的文段的,实不多见。“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的语句令人动容、引人深思。

10、文章就此从“就事论事”的层次进入“因事说理”的层次,提出“分数”之外“善良、勇敢、责任心”等评价原则;进一步提出“分数的高下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后来成就的大小”,举例虽少,但极为典型 有说服力。 文章结尾体现盼望,点到即止,有荡气回肠之感。 固然,本文也有三点可以提高的地方: .“笔者”“我”“私(觉得)”统一为“我”比较好;.第三段行文不够简洁,条理性不够强;3.仅举马云、柳永两个例子略显单薄。 “唯分数论”之殇 一种印记鲜明的巴掌,一种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考生的心。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步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

11、孩子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的标语虽喊得震天响,但长期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且说10分与98分有何 明显差别?区区两分便能评估孩子素质高下吗?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种天上一种地下,实在不合情理。再看那从5分进步到61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 孩子若拼尽全力考得5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历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定论”的蛊惑。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承当,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近年的戏 言折射出中国小朋友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渐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

12、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小朋友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 定高下的唯一原则,主张顺应小朋友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爱好,在野外追逐玩耍,让她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 也。 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发明能力。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原则答案奉为圭臬。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的,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 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原则答案的桎梏、

13、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少创新型人才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 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 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徐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小朋友?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从目前、从身边做起,拒以分数论成败,还孩子健康成长之蓝天。点评: 本文亮点有五:一是观点鲜明。作者一开始就抓住漫画中的巴掌和吻,引出其共同特性,家庭教育中的唯分数论。然后指出这种“唯分数论”要不得,它

14、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思想深刻。作者觉得产生唯分数论的因素是应试教育,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偏离了求知的本质,影响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发明力的发展。 三是辩证思考。作者不是一味否认分数的作用。指出在当今中国,选拔人才的途径仍然需要考试分数,只是不能只看分数,要多角度评价。四是善于比较。作者抓住漫画中的分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问题。觉得进退是极为正常的现象,虽然低分,也是努力的成果,素质与分数不能完全等同。并用国内的现状与欧美教育进行比较,觉得要顺其自然,尊重天性。 五是语言简洁精确。全文没有多余的话,简洁流畅,恰到好处。用词精确,如“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不应苛责”等,都能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

15、深厚。 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 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得巴掌与吻。是耶?非耶?报以无奈苦笑。仅从表面上看,妈妈对从满分降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责怪,而对虽然一开始不及格、但后来进步的孩子不吝爱 吻,是不是仅阐明这位妈妈鼓励进步之可取与苛责退步之不当呢?并非如此,拨开表面的巴掌与吻之别,在这幅漫画中,我们应看到仅仅是分数上的一点变化,都足 以使家长做出截然不同的反映,其背后折射出的无数个家庭相似的情景,不免令人深思。 紧紧盯着分数,视分数进与退为奖罚原则,与其产生的求全责怪之态,并非是个别家长所为。满分得吻、8分得巴掌 这一荒唐现象,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当家长并不在乎分数背后反映的知识掌握状况,指引学习作用时,也就不再在乎“分已经很接近满分”这一 事实,而是只看见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状况,辨不清“无论5分还是61分都阐明孩子学习状况不佳,”而只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