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01801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日坛中学国际部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姓名:基础知识(20分)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氤氲ynyn 鄱阳湖pn 蹊跷qqio 了结lioB 无辜g 神经兮兮x 豁达hu 芭蕾舞bliC 瞩目sh 掩饰sh 咂舌z 惊诧chD 枯萎wi 嫉妒j 抽噎y 情窦初开du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内讧hng 戏谑xu 箴言zhn 返璞归真pB 毗邻p 妊娠chn 炽热ch 乳臭未干xiC 偌大nu 土坯p 桎梏g 价值不菲fiD 果脯f 盘桓hun 告罄qng 浑身解数xi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瑰丽 轮廓 严峻 缠绵菲恻B 裙裾 震

2、撼 报酬 厚此簿彼 C 勘探 迟滞 淘汰 讫今为止 D 窟窿 诱骗 陷阱 截然相反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翔实 渺茫 嘻闹 纷至沓来B 慧星 账簿 竹蒿 言简意赅C 陷阱 辩证 株连 怙恶不悛D 蝉连 惦记 辐射 乔装打扮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诉讼当事人在法庭上做陈述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事实,都必须有根有据,绝不能言而无信。B 最近十多年里,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C 他虚心接受了同志们的批评,从此积极深入实际,避免主观盲动,工作也已经开始改头换面。D 张家辉近年在杜琪峰的作品中频频亮相,展露了自己的表演才华

3、,尤其是在黑社会系列中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竞聘考核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对于那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干部,的确会感到很大的压力。B 凡高在死了很多年之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新星那样仰望他,赞叹他。C 今年两会启用了“两会交通预报”制度,即在每次大会开会前2个小时、散会前1小时,交管部门向公众告知两会车队运行路线,以便提前选择行驶道路。D 某些药品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有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属于病症,从而促使人们相信一些在生活困境中产生的心灵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B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4、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C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D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拟人)B 紫花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儿,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比喻)C “我呢,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反问)D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下列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A 人们把地中海沿岸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把”字句

5、改为被动句)地中海沿岸被人们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B 我读了这封信,一时热泪盈眶,不得不起身去卫生间。(否定句改为肯定句)我读了这封信,一时热泪盈眶,只好起身去卫生间。C 春雨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一般次序改为特殊次序)春雨又下起来了,淅淅沥沥地。D 读了朱先生的背影,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读了朱先生的背影,我怎能被深深地感动?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 ,人口不过二十万, ; , ,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 ;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的一石一木无不浸润着音乐的魅力。面积不过八十公顷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偎依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间这是一个迷人

6、的小城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美得让人不忍离去正确语序: 。阅读部分:改变一生的闪念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

7、想出,那是一个有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过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

8、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是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

9、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震。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分第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文中第段和第段都写到了这位老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老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并作简要分析 5分当“老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会说什么? 10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趋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

10、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常识填空 3分 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其代表作聊斋志异是一部 集指出下列句中“其”所指代的对象 4分A 场主积薪其中其: B 屠乃奔倚其下其: 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 D 屠自后断其股其: 句子解释 8分A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11、刀。 C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下列各句描写狼狡黠的句子是 和 2分A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E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描写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有 3分A B C说说你对“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5分作文:以“我拥有的财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答案:1 DA 鄱阳湖pB 芭蕾舞liC 瞩目zh2 DA 返璞归真pB 妊娠shnC 偌大ru3 DA 缠绵悱恻B 厚此薄彼C 迄今为止4 CA 嬉闹B 彗星D 蝉联5 D 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

12、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A 言而无信:说话不讲信用。B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C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贬义)。6 D A 主客体颠倒,应改为“那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干部,对于竞聘考核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的确会感到很大的压力。”B 应将“凡高”移至“在”之后,使得句子只有一个主语“评论家”;C 成分残缺,应在“以便”之后加“公众”。7 D 否定不当,“无时无刻”表示一重否定,根据句意,应在“无时无刻”后加“不”。8 B 修辞手法为拟人,“察言观色,试探什么”。9 D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应为“我怎能不被深深地感动了”。0 2154361 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2 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或: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或:那是一个有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3 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为了安慰小女孩”)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4 略5 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做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