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测评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017551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测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心理测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心理测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生心理测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生心理测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测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生心理测评方案一、测评目标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状况进展初步的调查,探索大学生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为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的韧性水平二、测评容测评关键词:心理韧性选择原因与来源:1.必要性:心理韧性: 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性应对和适应,又称“心理弹性、“复原力。心理韧性受个体特质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并对个体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与其原因,提高大学生的韧性水平,积极安康的面对生活。2.可行性:参考文献:(1)中国安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2期雷万胜栩锦添(2)席居哲,桑标 心理弹性研究综述

2、.安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8(3)于肖楠,建新.韧性(4)王艳军.岳博士系列访谈一人格完善新概念:你压弹得起吗?校园心理.2005,(10):12-17(5)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三、测评对象与选取标准在校大学生,均为网上填写问卷。四、测评方法问卷来源:采用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简称CD-RISC)维度:量表共25个项目,问卷包括坚韧、力量和乐观3个维度。坚韧分量表由13个项目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构成。描述个人的镇定、灵敏、持久与在面对困境和

3、挑战时的控制力。力量分量表由8个项目1、5、7、8、9、10、24、25构成,集中表达个人在经历创伤后恢复并变得强壮的能力。乐观分量表由4个项目2、3、4、6构成,反映了个人对待事物积极的一面,并相信个人和社会的力量。信效度:总量表的系数为0.91,坚韧分量表为0.88,力量分量表为0.80,乐观分量表为0.60。在本研究中,整个问卷的系数为0.92,坚韧分量表为0.88,力量分量表为0.77,乐观分量表为0.58。采用LISREL 8.53对于CD-RISC的因素结构进展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为2/df=2.28,RMSEA=0.074,GFI=0.86,AGFI=0.84,N

4、FI=0.88,NNFI=0.91,CFI=0.92,说明数据支持模型构念。计分标准: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从04表示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几乎总是这样,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好。完整问卷:心理韧性问卷同学:您好!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性,我们向您发出了这份问卷,希望您能够帮助成。需要说明的是,本问卷仅用于科学研究,您的资料只有我们看到,所有的资料将得到。因此,请根据指导语,尽量表达您的真实想法,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在答复每个题目时,请按第一反响作答,不要做过多思考,也不要漏答任一题目。非常感您的合作!第一局部指导语:阅读以下各题,在符合您自己实际情况的文字上划“。1

5、) 性别:1.男 2.女 2) 是否独生子女:1.是 2.否 3) 籍贯: 1.农村 2.城镇4) 年级:1.大一 2.大二 3.大三 4.大四 5) 专业:1.文科 2.理科 6) 父亲受教育程度:1.小学与以下 2.初中 3.高中与中专 4.大专与以上 7) 母亲受教育程度:1.小学与以下 2.初中 3.高中与中专 4.大专与以上 8) 您平均每月生活费大约是:500 元以下 2. 500800 元 3. 800-1000 元 4. 1000 元以上第二局部指导语:下表是用于评估心理弹性水平的自我评定量表。阅读以下各题,在每道题后有4个数字,从0从来不到 4一直如此分别代表不同的符合程度,

6、在符合您自己实际情况的数字上划“。 序号题目从来不很少有时经常一直如此1我能适应变化012342我有亲密、平安的关系012343有时,命运或上帝能帮助012344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能应付012345过去的成功让我有信心面对挑战012346我能看到事情幽默的一面012347应对压力使我感到有力量012348经历困难或疾病后,我往往会很快恢复012349事情发生总是有原因的0123410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0123411我能实现自己的目标0123412当事情看起来没什么希望时,我不会轻易放弃0123413我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0123414在压力下,我能够集中注意力并清晰思考012341

7、5我喜欢在解决问题时起带头作用0123416我不会因失败而气馁0123417我认为自己是个强有力的人0123418我能做出不寻常的或困难的决定0123419我能处理不快乐的情绪0123420我不得不按照预感行事0123421我有强烈的目的感0123422我感觉能掌控自己的生活0123423我喜欢挑战0123424我努力工作以到达目标0123425我对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01234五、问卷发放流程与遇到的问题问卷发放流程:1.通过向在校大学生发放网络问卷的形式,在问卷开头,将问卷的考前须知注明,使用统一的指导语。2.对收回的问卷进展答复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对漏答的很多问题的问卷予以剔除,作答中答

8、案以某种规律出现的问卷予以剔除。遇到的问题:1.答题时间时间过短,需控制提交问卷的时间。2.测量对象在性别、年级分布上不均匀。六、问卷统计结果注:数据处理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2017年3月份,,在省4年制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发放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16份,其中男72人,女144人;城市81人,农村135人;独生子女59人,非独生子女157人;大一44人,大二44人,大三101人,大四27人。七、结果分析和解释一、大学生心理韧性性别差异比拟 见表1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韧性比拟MSD因变量男n=72女n=144tP坚韧47.318.5443.

9、386.643.7190.000力量30.575.2329.423.631.8770.062乐观13.922.5913.592.130.9860.325由表1可以看出,大学男生和女生在心理韧性的坚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得分高于女大学生。二、大学生心理韧性城乡差异比拟 见表2表2 来自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心理韧性比拟MSD因变量农村n=135城市n=81tP坚韧44.557.9644.916.81-0.3440.731力量29.674.5329.993.77-0.4860.627乐观13.362.4414.261.91-2.8250.005由表2可以看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10、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坚韧和力量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乐观维度上,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并到达显著水平P0.05。三、大学生心理韧性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差异比拟 见表3表3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韧性比拟MSD因变量独生子女n=59非独生子女n=157tP坚韧42.86 7.8045.37 7.35-2.1960.611力量29.08 4.6730.07 4.07-1.5310.593乐观13.78 2.5113.67 2.140.3160.578由表3可以看出,非独生子女在坚韧和力量纬度上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在力量维度上那么没有明显差异。并未到达显著水平

11、p0,05或p0.01。四、大学生心理韧性年级差异比拟 见表4表4 大学生心理韧性年级差异比拟之单因素方差分析MSD因变量大一n=44大二n=44大三n=101大四n=27FP坚韧力量乐观42.25 1.0629.84 0.5713.930.3243.68 1.1228.88 0.5713.310.3944.47 0.7929.94 0.4113.6714.1346.18 1.270.74 0.7714.03 0.350.7221.1570.7520.5400.3270.522由表4可以看出,以年级为自变量,心理韧性的3个维度为因变量进展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说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坚韧性、力量

12、性、乐观性三个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八、测评总结本研究中 ,男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要高于女大学生 ,在坚韧方面有很大不同。这说明男大学生的性格比女大学生更加镇定、灵敏、持久 ,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有更强的控制力。能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 ,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可能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的心理韧性结构不同 ,使得男性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具有持久的耐受力。研究说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坚韧和力量方面没有什么不同,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对学生成长和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乐观方面上明显不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韧性水平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原因可能

13、是农村大学生在未来工作就业方面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压力更大,考虑的因素更多,也有可能是受生长环境和教育质量不同的影响。非独生子女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独生子女,由此可见 ,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家庭条件优越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较少遇到挫折,在面临逆境时经常选择逃避,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压力应对策略;反之,生活在环境艰辛、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不仅具有坚韧的个性,在面临压力时具有挑战精神,能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在经历创伤后也能迅速恢复,并能变得更加坚强。研究说明,大学生心理韧性不存在明显的年级特点,但在坚韧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可能是大学生随着对学校环境的适应和对自己能力的提升,变得越来越坚强,更能忍受挫折和困难,心变得更成熟。综上所述,通过此次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较高,在生活和学习上能够积极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乐观的对待生活和人生。对过去、现实和未来的态度表现出坦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