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集料题.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01157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检测集料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验检测集料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验检测集料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验检测集料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验检测集料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验检测集料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检测集料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验一:表观密度试验试验方法和步骤(1)将待测试样用4.75mm的筛过筛,对2.36-4.75mm集料,或者混在4.75mm以下的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2.36mm标准筛过筛,用四分法缩或分料器法缩分成所需的质量,分两份备用。针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并要求每份试样保持原有的级配。在测定2.36-4。75mm的粗集料时试验过程中应特别小心,不得丢失集料。(所需最小试样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2)将待测试样浸泡水中一段时间后,小心漂洗干净,漂洗时防止颗粒损失。(3)取一份试样放入盛水器皿中,注入清水,高出试样至少20mm,搅动石料,排除其上的气泡。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4

2、)将吊篮浸入溢流水槽中,控制水温在1525的范围。水槽的水面高度由溢流口调节,试验过程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天平调零。(5)将试样转入吊篮,在水面维持不变的状态下,称取集料在水中的质量(mw)。(6)提起吊篮稍加滴水后,将试样全部倒人瓷盘或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直到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使石料处在饱和面干状态;当集料颗粒较大时,也可逐颗擦干。整个过程不得有试样颗粒丢失。(7)立即在天平上称出集料在饱和面干时的质量(mf)。(8)将称重后的试样转入瓷盘中,放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烘干质量(ma)。(9)每个试样平

3、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的结果。4试验结果计算:a=ma/(mam)at。不同水温条件下测量的粗集料密度需进行水温修正。对于各种密度的试验结果的重复性精度,要求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吸水率不超过0.2。 (3)试验时环境温度应在1525之间,并且试验过程中温度波动应不超过2。各种洛杉矶磨耗试验 试验仪器设备(5)钢球:直径48ram,质量390445g。A12个钢球,B11个钢球。3试验方法和步骤(1)将石料轧制成所需的粒径规格,或直接选取适宜规格的粗集料,洗净烘干备用。(2)按照规定的粒级组成配制试验用材料。(3)将准备好的试样和钢球放人磨耗机筒中,加盖密封。调整仪器记数器至零位,

4、设定转动次数500转。开动磨耗机,以3033rmin转速转动规定的次数。(4)转动结束后,倒出试样,用1.7mm方孔筛筛去石屑,并用水冲洗留在筛上的试样。随后烘干至恒重,称出其质量m2。4试验结果计算石料或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磨耗率计算公式为:Qm1-m2/m1*100。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要求两次试验误差不大于2。压碎值试验的试验步骤:(1)风干试验用13.2mm和9.5mm标准筛过筛,取9.5-13.2mm的试样3组各3000g待用。 (2)每次试验时,按大致相同的数量将试样分三层装入金属量筒中,整平,每层用金属棒在整个层面觉均匀捣实25次。最后金属棒将多余部分刮平,

5、称取量筒中试样质量(m0)。(3)试筒安放在地板上,将确定好的试样分三层倒入压碎值试模中,并按同样的方法捣实,最后将顶层试样整平。(4)将承压压柱压在试样上,注意摆平,勿挤压筒壁。随后放在压力机上。(5)控制压力机操作,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时加载到400KN。达到要求的荷载后,稳压5s,然后卸载。(6)将筒内的试样到出,全部过2.36mm的筛,需筛到1min内无明显筛出物为止。(7)称取通过2.36mm筛孔的颗粒质量(m1)。粗度是评价细集料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通常用细度模数表示。细度模数是根据规定的数个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之和除以100的商所得。该细度模数越大,砂的颗粒越粗。根据细度

6、模数大小,将砂分成如下四级。粗砂:细度模数在3.73.1之间;中砂:细度模数在3.02.3之间;细砂:细度模数在2.21.6之间;特细砂:细度模数在1.50.7之间。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1试验方法和步骤(1)自然堆积密度试验取一份待测试样,在平整的水泥混凝土地上(或铁板上)用铁锹拌和均匀后,利用铁锹起试样,以自由落入的方式装入适宜的容量筒中,要求铁锹下沿离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在50mm左右。容量筒装满后,除去超出筒口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人凹隙,保证顶面凸出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同,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m2)。振实密度试验人工振实操作:将试样分三层装入容量筒,每装完一层,在筒底垫

7、一根直径为25mm的圆钢筋,按住简左右,颠击地面各25下。注意各层颠击时,要将钢筋放置的方向掉转900。最后一层装填完成后,将多余超出筒口的颗粒用钢筋在筒口边沿以滚动的方式除去,并用合适的颗粒填人凹隙,保证顶面凸出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同,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规准仪法)1试验方法和步骤 (1)将待测风干试样采用四分法缩分规定的检测用数量,称重,记作m0。(2)采用标准套筛将试样分成不同的粒级,具体粒级划分界限及对应的规准仪孔宽和间距。(3)不同粒级的颗粒首先通过目测,将不可能是针状或片状的颗粒挑出,对怀疑为针、片状的颗粒逐一对应于规准仪相应的位

8、置进行鉴定,凡长度大于针状水准仪上相应间距者,判定为针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判定为片状颗粒。全部鉴定结束后,称出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质量,记作m1。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游标卡尺法)1试验方法和步骤(1)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采集待测试样。对每一种规格的粗集料,应按照要求备样。(2)待测集料用475mm标准筛过筛,称取至少800g的试样,准确至lg,记作m0。(3)对选定的试样颗粒,先用目测的方式挑出接近立方体的颗粒,将剩余部分初步看作针、片状颗粒,随后用卡尺做进一步的甄别。(4)观察待测定的颗粒,找出一相对平整且面积较大的面作为基准面(即底面

9、),然后用游标卡尺逐一测量该集料颗粒的厚度(即底面到颗粒的最高点,记为)、长度(颗粒几何尺寸最大的方向,记作f)。将lt3的颗粒(即长度方向与厚度方向之比大于等于3的颗粒)挑出,判定为针状或片状颗粒,最后称出这类形状颗粒的总质量m, 4试验结果计算。集料抗冲击试验1试验内容和步骤 (1)将风干或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烘干的集料过132mm和95mm筛,取小于13.2mm、大于9.5m的粒径作为待测试样。(2)分三次(数量各占量筒高度13)将集料装入量筒,每层用金属捣棒从量简上方不超50mm处均匀地在集料表面捣实25次。操作完成后,用捣棒沿筒口滚动,除去多余集料,并用手去掉阻碍滚动的颗粒,另加颗

10、粒填充孔隙。(3)将量简装填的集料倒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作为试验用量,记作(精确至O.1g)。(4)随后将试样倒人已安装稳妥的冲击仪的金属冲击杯中,用捣棒在集料上插捣25次,以达到压实状态。(5)调整冲击锤的高度,使冲击落程离试样表面以上380mm5mm。(6)采用自由落锤的方式冲击试样15次,每次锤击要有不少于1s的时间间隔。整个锤击过程中无需调整落锤高度。(7)锤击结束后,将整个试样从杯中倒人浅盘中,并用橡胶锤敲击金属杯,用毛刷清扫杯的内壁,以确保收集到所有试样。(8)将收集到的试样过2.36mm筛,分别称取筛上和筛下的试样质量m1、m2(准确至0.1g)。如果m1+m2与mo之差超过lg,

11、则试验作废。(9)采用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第二次平行试验。4试验结果计算粗集料的磨光试验1试验内容 (1)待测集料过筛,取1015mm粒径的颗粒料,用水洗净后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 (2)将试模拼装并涂上肥皂水(防止试样与试模粘连)后烘干。另外,将洁净的干砂(0.10.3mm)也置于烘箱中烘干。然后将备好的待测集料颗粒(1015ram)尽可能紧密地排列在试模中(大面且平整的面向下)。 (3)用小勺将烘干的砂(0.10.3mm)填人已排好的粒料间隙中,并用洗耳球先轻轻吹动干砂,使之填充密实。然后再吹去多余的砂,使砂与试模中的台阶齐平。注意,吹动干砂时不得碰动集料;集料表面应无干砂覆盖。

12、将吹过砂的试模和干砂一起置于温度为40的烘箱中预热。 (4)将固化剂(793)与环氧树脂(6101)按质量比例1:41:5拌和均匀,然后将此粘结剂与干砂(0103mm)按质量比1:41:45的比例拌和均匀,即成为填充试模中集料空隙的并起到粘结作用的填料。通常一个试模中填料用量约为:环氧树脂9.0g,固化剂2.4mL,干砂48g。(5)取出烘箱中吹妥砂的试模,用小油灰刀将拌好的环氧树脂砂浆填料填入试模中,并尽量使其填充密实。填充砂浆时不应碰动粒料。然后,用热油灰刀在试模上刮去多余的填料,并在试模表面上反复抹平,使其与试模口齐平。对同一种集料试样,一次制备试件以610个为宜。当试件表面有松动或脱落

13、的集料时,该试件作废。制好的试件用钢号码打下相应的号码作记号,以便区别及查找。 (6)将已填好填料的试模置于温度为30的烘箱中烘4h,然后升温至80再保持恒温3h进行养护。夏季时,可采用室温下放置24h的方式进行养护。 (7)养护后拆模取出试件,试模拆除后应清理干净,以便下次再用;油灰刀、配制砂浆容器等用完后也应及时用丙酮清洗。(8)将同一种集料取4个试件分为一组,进行编号。例如,有三种类型的试样,则编号可定为14、58、912,并顺序将试件安装于道路轮上。标准试件编号为1314,分别位于道路轮的1号和8号位置。每两块试件间应置一块橡胶石棉垫片,最后一块试件应紧紧挤入轮槽中,以达到各个试件挤紧

14、的目的。然后拧紧螺丝,必要时可让在道路轮端板上加垫木板,用锤轻轻敲打,以保证装紧试块,不会造成试件在磨光过程中松动或断裂。 (9)磨光试件。将道路轮安装在试验机的轮轴上,使橡胶轮的轮辐完全压着露出的集料表面。然后盖上机盖,接通水源并打开金冈0砂(30号)储料斗中的调节闸板。开启电源,磨光机开始运转,溜砂量控制在30gmin5min,流水量以恰好带走金刚砂为宜,出料口有砂滞留可不处理。操作3h后关掉电源,取下储砂斗,清除斗中、溜砂槽及底座上的积砂后换上280号金刚砂。然后重新开机,溜砂量调整控制在3g/min0.5g/min,流水量也应做相应调整,再使试件磨光3h后停止试验。注意:轮胎在磨光试验

15、120h(即20轮次)后应作废。换用新轮后应按正常试验预磨6h,以便使金刚砂能嵌入轮胎表面。(10)卸下道路轮后取出试件,用水将试件上的金刚砂洗净,再用摆式仪测定试件摩擦系数值(该值无量纲),得到的刻度盘读数除以06即为集料磨光值。试件的测定方向应与“行车方向”一致。注意,试验前应对摆式仪进行检查标定。(11)每个试样测得的4个试件磨光值之差不得大于5个摆值,若有超出者,需重新测量。若仍大于5个摆值,则该组试件应作废。同一试样至少进行平行试验4次,若标准试件的平均值PsV均标在4652,则试样的测试有效,可取同一组试样4个值的平均值,并换算磨光值作为试验结果。水泥混凝土用砂的筛分 1试验操作和

16、步骤 (1)首先将砂过9.5mm筛,并记录9.5mm筛的筛余百分率。拌和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然后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待用。(2)标准套筛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套在底盘上,将称重为500g(记作m)的砂样倒在最上层475ram的标准筛上,扣上筛盖,紧固在摇筛机上。接通电源,电动过筛持续约lOmin。若无摇筛机,也可采用手摇方式过筛lOmin。(3)按孔径大小顺序,将过筛后的砂样在筛上逐个手摇,进一步过筛。首先在最大筛号上进行,新通过的砂颗粒用一洁净的盘子收集,当每个筛子手摇筛出量每分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0.1时,过筛结束,并将筛下的砂粒归人下一筛号。下一级筛号按同样方式进行,直至所有孔径的筛号全部完成为止。(4)称量各筛上存留质量mi,精确至0.5g。所有各筛上存留量加上底盘上保留质量之和与筛分试验用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1。 (5)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