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002376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71.1.编制说明71.1.1.编制依据71.1.2.编制范围71.1.3.遵循的规范和标准71.2.工程概况71.2.1.项目简介81.2.2.主要技术标准91.2.3.自然条件91.2.4.主要工程数量101.3.工程的主要特点131.3.1. 地形起伏大,施工条件较差131.3.2.道路保通,交通运输干扰大131.3.3.场地狭窄,临时设施布置困难131.3.4.软基、高填施工,工期紧张131.3.5.重点和难点的控制工程131.3.6.地方关系需妥善处理141.4.主要技术对策141.4.1.科学管理,确保施工安全141.4.2.保通期间,突击备料141.4.3.

2、统筹规划、合理布置141.4.4.调集精干人员、精良设备、多点施工、确保工期151.4.5.搞好地方关系,创造良好施工环境151.4.6.互相谅解,服从建设单位协调指挥151.4.7.保证道路通行措施15第二章 总体安排162.1.施工总体目标162.1.1.安全目标162.1.2.质量目标162.1.3.工期目标162.1.4.文明施工目标162.1.5.环境保护目标162.2.工程进度安排172.2.1.工程进度计划安排的依据和原则172.2.2.总体施工进度计划172.2.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指标172.2.4.施工关键线路182.2.5.主要里程碑工期182.3.施工准备

3、182.3.1.物资材料储备192.3.2.深入调查施工环境192.3.3.规划安排192.3.4.施工现场准备192.3.5.作业条件准备192.3.6.技术准备192.4.临时设施建设192.4.1.项目经理部202.4.2.施工队伍营地202.4.3.施工设施202.4.4.施工便道202.4.5.施工用电202.4.6.施工通讯202.4.7.施工及生活用水202.5.主要临时工程数量21第三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223.1.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223.1.1.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范围223.1.2.劳动力部署、任务划分及主要技术力量253.1.3

4、.组织管理网络263.2.设备配备293.2.1.主要施工机械293.2.2.主要测量仪器配备293.3.材料供应303.3.1.主要材料需求量303.3.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303.4.后勤保障333.4.1.机械设备保障333.4.2.物资材料保障333.4.4.生活和思想保障333.5.设备、人员动员周期333.6.设备、人员和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333.6.1.设备、人员运到现场的方法333.6.2.主要施工材料的采购及运到现场的方法333.7.后方保障支持系统343.7.1.人员保障343.7.2.设备保障343.7.3.技术保障343.7.4.资金保障34第四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

5、案、施工方法354.1.总体施工方案354.1.1.便道施工方案354.1.2.路基施工方案354.1.3.涵洞施工方案354.2.路基工程354.2.1. 碎石桩施工354.2.2.路基填筑394.2.3.路基开挖474.3.涵洞施工574.3.1.工程简述574.3.2.施工方法574.4.排水及防护工程施工604.4.1.施工方法604.4.2.施工工艺流程604.4.3.施工工艺要点604.5.路面工程施工614.5.1.碎石垫层624.5.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634.5.3.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644.6.安全设施施工方案684.7.绿化工程施工724.8.施工中的试验与检测774.

6、8.1.检测程序774.8.2.检测机构784.8.3.路基检验与检测78第五章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805.1.施工顺序安排原则805.2.施工顺序805.2.1.总体施工顺序805.2.2.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80第六章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816.1.创优规划及其落实措施816.1.1.总体规划目标816.1.2.具体规划816.2.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816.2.1.质量自检系统816.2.2.质量保证管理措施826.2.3.质量管理制度856.2.4.质量保证控制措施866.2.5.处理质量和进度关系措施876.2.6.保证路基工程质量的措施886.2.7.保证涵洞工程质量的措施91

7、6.3.工期保证926.3.1.保证工期方案926.3.2.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926.3.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94第七章 雨季的施工安排977.1.雨季施工安排977.2.雨季施工措施97第八章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998.1.质量保证体系998.2.安全保证体系998.3.安全奖罚制度998.3.1.建立健全安全奖罚制度998.4.安全保证措施1008.4.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008.4.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048.4.3.安全生产技术措施1068.4.4.施工现场及临时工程安全保证措施1068.4.5.施工测量安全保证措施108第九章 其它事项1109.1.环境保护1109.

8、1.1.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1109.1.2.环境保护适用的环境法规、标准1109.1.3.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1109.1.4.环境保护工作内容1109.1.5.环境保护组织机构1139.1.6 环境保护措施1149.1.7.水土保持措施1179.1.8.环境保护奖罚制度1179.2 文明施工措施1179.2.1.文明施工组织措施1179.2.2.文明施工具体保证措施1189.2.3.保证文明施工的经济处罚措施1229.3 成品保护措施1229.3.1.一般保护措施1229.3.2.盖板涵施工的成品保护措施1229.3.3.预制构件的成品保护措施1229.3.4.测量放线的成品保护措施123

9、9.4 抗洪防汛措施1239.5.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1239.6.与设计单位、地方配合的措施1249.6.1.与设计单位的配合1249.6.2.与地方政府及群众的配合1249.7 文物保护措施125第一章 综合说明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开发地面工程(一期)净化厂厂外道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国家及行业现行设计、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3)我公司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调查资料。(4)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5)我公司可调用到工程的各类资源。1.1.2.编制范围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

10、开发地面工程(一期)净化厂厂外道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全部工程内容,包括:土石方工程、排水及涵洞、防护、路面、绿化工程等。1.1.3.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本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见表1-1-1。 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表 表1-1-1(1)序号规 范 名 称编 号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

11、技术规程JTJ076-958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9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30-20031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2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5768-2009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1.2.工程概况1.2.1.项目简介本工程位于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先后途经猛虎村、八角村、丁坪村三个村社,起点位于S205省道陈家桥处,沿省道205线距磨溪约1km,30km北达遂宁,16km在西眉可进出遂渝高速公路,北到成都,南到重庆;沿省道205线31km南达潼南

12、,10km在双江可进出遂渝高速公路与国家路网相连接。现陈家桥至丁坪村有等外级村道水泥路相连,拟建道路与之交叉数次,并且沿线有多条农村便民道路,交通较便利。由于拟建道路与等外级村道水泥路数次交叉,在施工中的保障既有道路畅通带来较大不便。拟建项目路线(K0+000)起于遂宁市磨溪镇陈家桥附近,与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8.5米的省道205线481K+800平交相接,起线后利用陈家桥至丁坪村现有水泥道路路线走廊进行布线,在K1+900附近到达老林沟,分别设置主线(K线)和支线(ZK线)与厂区连接。主线(K线)左转进入物流通道,主线(K线)止于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开发地面工程(一期)3号

13、门(K2+379.07),主线(K线)路线长度2.40557km;支线(ZK线)起于ZK0+000,与主线(K线)K1+740顺接,起线后右转进入人流通道,在ZK0+908.3到达综合办公区,支线(ZK线)止于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开发地面工程(一期)2号门(ZK1+085.05),支线(ZK线)路线长度1.08505km;主线(K线)+支线(ZK线)路线总长度3.49062km。本项目主线(K线)路线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2+379.07,路线长为2.40557km, 共设6个交点,平均每公里2.494个。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25m,共2处,其中JD6交点按平交加铺转进行布

14、设,超高、加宽过渡段最小长度50m,平曲线占路线总长48.945%。本项目支线(ZK线)路线起点桩号为ZK0+000=主线(K线)K1+740,终点桩号为ZK1+085.05,路线长为1.08505km, 共设3个交点,平均每公里2.765个。平曲线最小半径为60m,共1处,其中ZJD3交点按平交加铺转进行布设,超高、加宽过渡段最小长度35m,平曲线占路线总长29.645%。路线起点纵面设计高度与现有省道205线一致,终点纵面设计高度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净化厂厂门高度一致。本项目主线(K线)共设变坡点6个,平均每公里2.494个,最大纵坡为6.696%,共1处,最短坡长213.4m(与3号门相接),凸曲线最小半径2500m,凹曲线最小半径为2500m,竖曲线占路线总长21.297%。本项目支线(ZK线)共设变坡点2个,平均每公里1.843个,最大纵坡为2.163%,共1处,最短坡长200m,凸曲线最小半径6500m,凹曲线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