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营养性腹泻.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998848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仔猪营养性腹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仔猪营养性腹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仔猪营养性腹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仔猪营养性腹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仔猪营养性腹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仔猪营养性腹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养性腹泻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舍潮湿,通风不良,冬未保温,夏无降温,突然更换,中缺少铜、铁、锌、硒等引起消化吸收紊乱,引发腹泻。 1断奶仔营养性腹泻的病因断奶仔营养性腹泻的病因非常复杂,大量的研究表明,营养性腹泻的主要因素有:维生素的缺乏、矿物元素的缺乏、中粗蛋白含量过高、电解质的不平衡等。1.1维生素的缺乏维生素是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它不仅可作为体内许多酶的辅酶,参与养分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参与了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维生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长、器官和组织的发育。维生素缺乏可引起一系列缺乏症,其中能引起仔腹泻的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和泛酸的缺乏。维生素B1缺乏时仔临床表现为

2、呕吐、腹泻、生长停滞。维生素B2缺乏时,仔表现为呕吐、肛门黏膜炎症并伴有腹泻等。可促进铁吸收和红细胞生成的维生素PP的缺乏,可引起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障碍,导致慢性消化不良,甚至造成弥漫性肠炎而发生腹泻。泛酸则是仔体内辅酶A的组成成分,在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和提高抗病力方面起重要作用,缺乏时同样表现腹泻。1.2矿物元素缺乏与仔腹泻有直接关系的矿物元素主要有铁、锌和硒。铁作为仔体内必须的矿物质元素,缺乏可引起仔缺铁性贫血,导致仔抗病力降低,易感染致病菌,发生腹泻甚至死亡。缺锌可使胃肠黏膜发炎,胃肠运动、分泌机能失调,使含锌消化酶的活性下降,引起养分消化吸收率下降,使食糜在胃肠道内蓄积,引起仔腹

3、泻。硒作为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阻止过氧化物的积累,保护细胞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缺硒时,GSHPX活性下降,胃肠平滑肌细胞脂质膜会因过氧化发生质病变,从而引起仔消化紊乱,并伴有顽固性腹泻。1.3中粗蛋白的含量过高断奶仔消化道及其酶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导致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下和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不平衡。特别是在饲粮粗蛋白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较多的饲粮蛋白质进入大肠发生腐败分解,产生多量的尸胺、腐胺等有毒性胺类物质,继而对肠壁组织造成损害,使肠道的蠕动加快和分泌增加,结肠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弱,同时还使小肠绒毛水肿,最终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多项研究还表明,日粮蛋白质本身并非唯

4、一起作用的因素,还存在着某些蛋白质的致变态的反应。一些学者指出,仔肠道对日粮抗原过敏从而导致肠道损伤是断奶后腹泻的主要原因。仔断奶后的过敏性腹泻与饲粮蛋白质种类有关,其中植物性蛋白是引起仔肠道发生过敏反应的重要抗原物质。1.4电解质不平衡动物体内电解质平衡在仔渗透压、酸碱平衡、水盐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与仔消化不良、腹泻等有密切关系。饲粮中的电解质平衡可直接影响仔体内和消化道内的电解质平衡,采食中的矿物质离子是体内电解质的主要来源,电解质不平衡极易造成仔体内和消化道内电解质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仔腹泻。1.5日粮的PH值过高断奶仔本身就因胃底腺不发达,胃与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尚未完全建立,胃腺功能差

5、,导致胃内PH值较高,如果日粮中PH值过高更会导致胃内酸度下降,为病原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进而大量繁殖,引起肠壁发炎、水肿,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积聚肠腔,从而引发仔腹泻、脱水、甚至死亡。1.6含有毒物质和抗营养物质的氧化酸败、发霉变质,过期失效,微量元素超标,含有毒物质(如棉酚、芥酸、单宁等)等都有可能引发仔腹泻。饲粮配方中轻泻性过多,也会引发仔腹泻。2仔营养性腹泻的综合预防措施众多的研究表明,对仔营养性腹泻,重点在于预防,国内外学者从断奶仔的消化生理特点出发,根据仔断奶后营养性腹泻的病因,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预防措施,下面就着重介绍除使用抗生素以外的一些预防措施。2.1日粮配制

6、按照断奶仔的消化生理特点,选择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的,设计科学合理的配方,配制营养成分平衡、仔易于消化吸收的饲粮,是防止营养性腹泻的关键。不少国内专家指出,降低饲粮的蛋白水平,可以减少腹泻发生率,并有助于改善消化。一些国外专家认为,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对于降低断奶后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着直接作用。也有报道指出,饲粮中有适量的粗纤维可降低饲粮养分浓度和提高饱感,使养分摄入量与仔消化能力平衡,并促进胃肠蠕动和食糜流动,增加病原菌的排除,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2.2减少日粮抗原的过敏反应的日粮一般以玉米-豆粕型为主,豆粕中的球蛋白和聚球蛋白等抗原物质可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导致肠道结构改变,易受微生

7、物侵袭,因此各种能够减少仔日粮抗原物质的方法都可用来降低仔因日粮过敏引起的腹泻。如适当降低中粗蛋白含量和通过膨化法加工大豆除去抗原物质,减少仔日粮抗原过敏反应,减少仔腹泻的发生。2.3合理使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为预防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引起的仔腹泻,在日粮中合理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很有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锌、铜、硒、维生素E和生物素等对断奶仔抗腹泻很关键,它们中有的是通过改善的转化效率、增强体的体质和免疫力而发挥作用,有的则是直接有抗菌和抑菌作用。这些物质的适量补给,对预防腹泻有明显的效果。具体添加量按饲养标准使用。铜可降低小肠脲酶活性,锌可以杀死细菌,从而起到预防腹泻的作用。据报

8、道,适量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腹泻的发生。2.4酶制剂仔由于断奶和日粮成分的改变,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加之断奶应激对消化酶活性增长有下降影响。因此,有必要添加外源性酶来协助消化,提高消化率,减少消化不良。目前使用的酶制剂包括胃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类、糖类分解酶、淀粉酶等。通过添加蛋白酶、淀粉酶可弥补内源性消化酶不足,提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添加纤维素分解酶、木聚糖酶等外源酶,可提高日粮中不能被动物分解的寡聚多糖的消化率,且能降解抗营养因子,降低肠道的黏稠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消除消化不良,减少腹泻的发生。2.5酸化剂在仔补料和断奶时,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

9、酸化剂,可使仔胃内PH值下降,促进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提高对食糜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消化障碍的发生率。此外,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消炎、杀菌能力,它可通过降低PH值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益生菌的增殖,保持仔肠道的微生态平衡,防止和减少仔腹泻发生的作用。张心如1995年报道,仔饲粮添加1.0%柠檬酸,腹泻率降低了41.88%,水肿病发生率降低了48.7%。近几年来,一些养户用酸菜及酸菜水治疗和预防断奶仔腹泻收到满意效果。一些养户用酸酸乳(内含乳酸和柠檬酸)治疗仔腹泻收到的效果也比较好。2.6调味剂充足的采食量对仔的正常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因此,如何改善仔的适口性,已成为养业所关注的问题。大

10、量的研究表明,仔的嗅觉比较敏锐,对的味道与气味比较敏感。在断奶仔日粮中应用不影响胃肠消化吸收的调味剂,不仅能引诱仔进食、尽早开食、提前断乳,而且能增加采食量、促进其生长发育、减少腹泻的发生。2.7特殊除上述添加物外,研究人员正探索应用一些特殊,诸如:(1)添加中草药,在断奶仔腹泻中的研究报道较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中草药的研究难度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2)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活菌,其中含有的有益菌可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并能产生抗菌物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整肠道菌群格局,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对防止细菌性腹泻有良好的效果。(3)中添加乳制品(乳清粉、奶粉等)和一定量的油脂,对仔的生长和健康

11、以及减少腹泻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效果。2.8饲喂方式的改变实行湿喂方式仔肠道绒毛长度比断奶时正常,采食量和增重也比干喂好。湿喂比干喂有利于增重、转化率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另外,仔饲喂的次数越多,腹泻发生的机会越少。研究表明,少量多次,增加饲喂次数,可使食物与胃酸充分接触,从而提高转化率,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2.9调整体的电解质平衡研究表明,如果机体钠、钾、氯等离子不平衡,给予调整,是防治仔腹泻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措施。生产中治疗仔腹泻中常采用补液和应用口服补液盐饮水。3创建适宜的饲养环境营养性腹泻预防,关键是创建适宜的环境,这是养好的第一要素,舍必须具有夏季阴凉,冬季保暖功能。虽然的腹泻病全年都会发生,

12、但受温度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冬季保温不善时,发病更为严重。此外应尽可能地避免群的各种应激,改善舍的空气质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定时清扫卫生,保持舍干燥,提高的抗病能力。3.1营养的调控保证引水安全,不良的饮水条件是引发腹泻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舍内低凹积有粪水,饮水槽水质受污染,被饮用而造成腹泻。因此,按的大小安装流量不同、高度不同的饮水器,保证供应充足、清洁、适温的饮水。提供充足的营养,为群提供能满足各个阶段营养需要的日粮,保证群有合理、平衡的营养水平。注意品质的鉴别,避免为了刻意降低成本而使用劣质,特别是发霉变质的。科学、平衡、充足的营养是群健康的保证,也是维持免疫力的根本;同时要注意在不同阶段变换时要逐渐过渡,减少换料应激发生腹泻。3.2强化免疫在生物性因素引起腹泻的场,对群进行不同的接种是保障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接种,可以有针对性地净化场的腹泻性疾病或预防疾病的发生,是防疫措施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要依据当地腹泻性疾病发展规律和群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其次是要依据疾病流行、抗体水平、制定接种计划。再次是要严格依据计划进行接种和监测。不但要注意的运输、保存、质量保证,同时要注意注射方法的正确性、类别、使用范围和剂量。做到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的统一、随机和计划的统一,才能有效防止生物性腹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