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1.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99867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8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1.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教学设计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 张展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拓展型课程,之前已经对常见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有深入的了解,对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有初步的零散的了解,亟待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总结。学生对于利用pad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有一定的经验,能够较熟练的操作pad以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堂活动的推送任务。【学习目标】1、选择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反应原理,学习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的选取原则,能正确选择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2、设计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案,建立实验室气体制备装置的基本模型,能根据反应原理正确选取的实验室气体制备装置。3、改进实验室气体的收集装置,建立实验室气体收集装置的基

2、本模型,能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正确的实验室气体收集装置【学习重点】实验室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的选取【学习难点】改进实验室气体的收集装置【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希沃易课堂,交互式一体机等智能化教学教学技术,打造了一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趣味十足,互动充分,适度生成,全员参与,教学精准的高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式智慧课堂,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尝试。1 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采用动态的、融合的素养目标描述形式,通过活动达成过程性目标,形成可测评的认知,落实相应的核心素养,避免三维目标的脱节和教学目标描述的空洞。本节课的核心课堂内容是“实验室气体制备原理的选择”、“实验室气体制备装置的

3、设计”、“实验室气体收集装置的改进”,三个部分对应三条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做中学”,然后从个别抽象到一般,形成原则、原理、模型方面的认识,紧接着每个环节均配有相关的课堂游戏,在趣味中巩固知识,检测所学,落实教学目标。三个部分,内容符合气体制备问题的研究逻辑,学习层次也由“选择”到“设计”、“改进”,思维逐渐进阶,符合具体问题解决的逻辑和认知规律。在课堂总结中,教师利用了思维导图,有效的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统领全局。最后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巧妙创设情景,用学生爱戴的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的形象作为游戏角色,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氛围达到高潮。课后作业的设计,是基于教材对本节课堂教

4、学内容上的延伸和思维上的拓展。有别于传统的习题,仅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而这种开放式的课后任务是能促进学生课后的深度思考。值得商榷的是,本节课自始至终以氨气的制备和收集为情景线索,而每个部分的课堂巩固练习又是基于原则原理模型的上位概念进行的,使线索的连贯性受到一定影响。2 技术融合反思课前预习,学生利用pad拍照上传预习结果,教师课前审阅,根据学生作答准备和调整课堂教学,保证教学的针对性。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pad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全程全员全情投入课堂教学,改良了之前利用一体机教学,某些学习互动环节只能部分参与的弊端。教师全程监控和调整学习进程,正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例如,在情景创设阶

5、段,教师利用希沃易课堂发表观点的功能收集并展示全体学生的观点,然后基于学生的主流观点推进教学。再如,希沃白板5的“课堂活动”,教师利用希沃易课堂推送到学生pad,一改之前只能一位同学与一体机互动的情形,全员参与。在“甲烷和二氧化碳收集装置选择”的教学中,正是由于教师利用希沃易课堂将其推送到学生pad,促使全员深度思考,才引发了后续的课堂争论,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即时产生了多个在教学设计中没有预设的方案,提升了学习过程的生成性。课后作业,学生利用pad通过观看教师推送的微课视频,结合教材的图文表述,进行深度思考研究,提升解决问题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学生pad与希沃一体机在个别课堂活动中的显示效果有所不同,导致学生上课小组活动的质量受到一定影响。虽然课前已经对某些课件进行了针对性修改,但是也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