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惠明治维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995101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艳惠明治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张艳惠明治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张艳惠明治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张艳惠明治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艳惠明治维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艳惠明治维新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课题: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科目: 历史教学对象: 九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 提供者:张艳惠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日本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说明了这一问题,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向学生进行有关努力学习的思想教育将对学生触动很大,使学生意识到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学习都是其进步、强大的必要手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1.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2.了解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史识。 3.了解倒幕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4.能够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 5.掌握明治维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 6.掌握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基本技能 1.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2. 引导学生对明治维新进行评价,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件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自主学习课内外相关材料的方式,逐步获得学习历史的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逐条讨论明治维新的内容,分析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从中获得学习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强大的史实,认识到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 2.能够通过日本向西方学习改革成功的事例,意识到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学习都是其强大和

3、进步的必要手段。3.通过认识到日本改革的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以致日后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体会到改革道路的艰难性。4、关于抵制日货和理性爱国的问题,探讨真正的爱国行为是什么?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两年的历史,初已经步掌握了一些历史基础知识。2两年的锻炼已经形成了简单的知识结构,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具备了一定能力。3在此基础上学习九年级课程,会能够更好地通过已学知识简单地分析新学知识的起因、性质和影响等,但还需要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必要地点拨。4. 对历史感兴趣,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每位学生预习课文,利用教材中的相关资料、图片

4、获取有关的知识信息;2组织学生预习教材,查找资料。搜集与明治天皇有关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重大历史影响。2.对比探讨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师生互动,情境导入1. 教师播放马关条约签定时的场景图。2. 设置疑问,引发思考: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但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却打败了清政府并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那么曾经弱小的日本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对周边近邻产生了什么影响?3. 引入课题:让我们通过学习本课日本明治维新寻找答案吧!1. 学生观

5、看场景图,回忆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2. 学生思考问题。1. 利用课件让学生回忆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入新课。(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 德川幕府的统治1) 幕府的统治下的日本: 教师出示图片: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社会等级图和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纺织工厂图。提问:19世纪中期,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在政治上有什么特点?在经济上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加以指点)2) 幕府统治的危机 教师出示图片:美国入侵日本(培理率舰抵日)图和日本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图;提问:美国入侵日本及条约的签订对日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总结:

6、日本遇到幕府统治危机和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俱在。教师提问:内忧外患俱在的幕府统治岌岌可危,为解决危机日本涌现出哪些新兴力量?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倒幕运动)教师带引学习回顾同时期中国的情况。3) 倒幕运动2. 明治初年的改革(重点)1) 明治维新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并思考:为什么叫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从哪些方面着手?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 明治维新的性质与意义教师提问:1、这些改革措施会起到什么作用?2、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加以指点,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与发生于1

7、9世纪末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教师指导学生从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并适当地进行点拨。)3)在教师的引导下评价“明治维新”。1. 德川幕府的统治1) 学生观看第一组图片,结合课本知识思考、讨论问题(4人一组),以小组代表回答问题。2) 学生观看第二组图片,结合课本知识自主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结合课文回答教师提问。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倒幕运动的过程。学生回忆到马关条约的签订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2. 明治初年的改革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回答,在教师的强调并指导下记忆改革措施。2) 学生依据改革的内容分小组讨论并回答,小组总结。学生以小组形

8、式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小组总结。1. 通过出示材料、图片、课件并结合课本内容,一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图片,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史图结合的能力。2. 让学生自主阅读回答问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获得学习历史的方法。3. 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交流,学生从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益处,在此过程中获得学习历史的方法。4.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再加以指导点拨,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中日改革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比较,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归纳小结,板书展示教师展示板书,总结本课知识: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倒幕运动明治初年的改革内容影

9、响学生形成笔记,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形成整体认识。通过板书归纳总结展示,学生对本课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强化了学习效果,也充分体现出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效结合。(四)课堂练习,反馈巩固1. 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实权的是:( )A 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2. 1853年,最先打开日本大门,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3.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 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 4. 明治维新的性质是:( ) A地主阶级性质 B资产阶级性质 C进步性质 D封建性质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通过练习反馈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强化记忆,促进所学内容的迁移。(五)课后反思,改进提高教师反思本课内容的教学情况、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提交课后作业。教师通过反思,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七、板书设计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倒幕运动明治初年的改革内容措施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