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管理制度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99497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部管理制度实用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技术部管理制度实用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技术部管理制度实用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技术部管理制度实用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技术部管理制度实用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部管理制度实用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部管理制度实用资料.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部管理制度实用资料(实用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技术部管理制度技术部是公司战略发展的核心部门,是公司技术开发、积累、完成突破和管理的部门,技术部应在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的框架下,按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执行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完成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技术部门的职责是根据工厂年度生产技术准备计划,负责完成技术准备工作,按期提供产品图纸和技术工艺文件,材料消耗定额,组织产品设计、编制新产品加工工艺规程,负责试制鉴定工作,组织老产品的工艺改进和改型设计等工作。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为企业产品设计制造过程的现代化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保证,是管理的基础

2、,且对工厂的将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一、 基本行为规范1、技术部人员应具有团队精神、忠于职守、严格按照管理层的要求行事,服从公司统一安排调遣。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提高工作效率,业务技能上应力求精益求精。3、工作时间内谢绝会客;如确有必要,须经部门经理批准。4、在办公场所内不得吸烟、乱扔纸屑;保持环境美观整洁。5、同事之间应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不得有吵闹、聊天、搬弄事非等破坏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6、办公时间不得利用公司电话、电脑等办公设施办私事。二、电脑使用和管理:1、电脑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未经负责人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2、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更换电脑软硬件,拒绝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和光盘

3、。3、禁止使用、传播、编制、复制电脑游戏,严禁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4、公司鼓励员工探索、开发网络资源,为领导正确决策和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5、技术部电脑专人专用,非技术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技术部。三、各项规章制度(一)、技术组织措施制度1、为了规范工艺技术管理,推进技术进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特制定本规定。2、技术组织措施管理包括现场工艺管理、规程与指标、技术进步、技术报告等内容。(1)、现场工艺管理包括:操作平稳率、工艺纪律检查、工艺技术资料、工艺记录、工艺联锁、交接班记录、工艺管理系统。(2)、规程与指标包括:操作规程、操作卡、工艺卡片、达标管理、定期工作制度

4、。(3)、技术进步包括:工艺优化、新工艺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工艺技术攻关、工业化试验。(4)、技术报告包括:工艺技术台帐、技术年季月报、技术报表、技术总结、装置技术标定。(二)、工艺试验研究制度新工艺、新产品的试验是指对新的技术研究和开发,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及规模生产的合理性,实现产业化的目标。工艺试验的管理。 1、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做好未来一年公司的研发规划,包括要研发哪些产品、研发投入是多少;2、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做好公司未来35年产品战略规划,包括未来3-5年要研发哪些产品、研发投入是多少;3、组织实施研发规划;4、制定研发规范、推行并优化研发管理体系;5、组建公司的技术平台、

5、评估研发平台投资;6、部门的团队建设、岗位定义、岗位职责要求、员工考核、资源调度;7、评估产品研发的技术可行性;8、制定并实施研发人员的培训计划9、监控每个研发项目的执行过程;10、组织研发成果的鉴定和评审;11、分析总结研发过程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研发质量;(三)、产品开发工艺制度1、制定新产品开发预算和开发计划,并组织实施;2、做好公司标准和专利(知识产权)规划,实施相关标准及申请专利,代表公司参与标准协会或者标准组织;3、进行产品开发方面的绩效管理(进度、财务、人力等),对项目进行阶段性决策和评审;4、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的预研,如产品预研和技术预研;5、规划组织现有产品的改进;6、组织新产

6、品的展示和目录制作;(四)、技术服务制度为及时解决公司技术问题,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1、强化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2、严格执行部门分管责任制,做到不相互扯皮、推诿3、对待车间出现的技术问题要迅速组织落实找原因、找方法去解决问题4、对待不能立即解决的技术问题,要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列出计划和解决方案,限时按期完成。5、对车间变更的工艺技术、内容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主管部门,形成文件,通知变更。四、技术主管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贯彻实施公司的知识方针,完成知识产权管理分解目标(2)、负责制定研发开发、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计划,提出

7、有关知识产权范围配合知识产权部门分析知识产权信息、状况分析,适时调整研发测量和项目内容,降低或规避风险。(3)、配合知识产权部门评估与确认开发成果,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4)、制定工艺技术管理规定,指导、检查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工作。(5)、组织对现役装置存在的重大工艺技术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组织重大非计划停车和安全事故的技术分析。(6)、总体组织和协调工艺优化工作。(7)、组织重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8)、组织开展达标工作,分解下达考核指标,汇总相关技术报表,开展主要装置对标分析。 (9)、跟踪和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管理经验,整理国内外技术发展信息,开展相关技术调研。技术文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

8、范本公司的技术文件管理,确保文件编制的准确性、完整性,特制定本制度二、定义 技术文件是指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 技术文件是公司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必须加强管理,切实做好各种技术文件的登记、保管、复制、收发、注销、归档和保密工作。保证技术文件的完整,准确清晰、统一等。 三、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 技术文件由技术部负责编制,技术部应对技术文件的正确性、合理性负责。技术副总负责技术文件的审核。总经理负责技术文件的批准。 1、技术文件包括:(1) 、产品设计图纸(2)、工艺操作规程;(3)、设备操作规程;(4)、产品内控标准;(5)、产品检验规范;

9、(6)、采购技术要求等。四、 技术文件的更改:1.技术文件更改的前提:(1)、顾客要求更改:(2)、由于开发试制的疏忽而必须更改;(3)、技术要求过高,生产设备无法达到而必须进行更改等。2.各部门如确需对技术文件进行更改,须由各部门负责人填写技术文件更改申请单,报技术部审核,总工程师批准;3.技术文件更改申请单应包括以下内容:(1)更改原因;(2)更改前参数;(3)更改后参数。4.技术文件更改申请单的审批:(1)、总工程师负责对技术文件更改进行审批;(2)、必要时总工程师可组织有关人员对技术文件的更改进行评审或会签;(3)、总工程师下达技术文件更改指令(书面文件);5.生产部根据指令实施更改。

10、(1)、更改不得降低规定的产品质量水平和顾客适用性要求;更改不得违反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2)、技术部负责更改,其他人员未经受权无权更改,技术部做好技术文件更改记录;(3)、更改时所有部门及所有文件应同步更改。五、技术文件的管理:1.技术文件发放:技术文件由技术部发放到相关责任部门,并在文件发放记录表上登记,由领用人签名。2.文件使用和保管:(1)、技术部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发放给使用者;(2)、使用者要妥善保管好文件,使用者未经技术部许可,不得擅自复印、外借技术文件。有遗失及损坏情况应及时报技术部办理补发手续;(3)、技术部应建立技术文件一览表及外来文件一览表;(4)、技术文件由技术部归口保管

11、,技术部对上述文件应进行分类并妥善保管;(5)、借阅技术文件须由技术部或厂务经理批准,并在文件及资料借阅登记表上做好记录,由借阅人签名;(6)、对无使用及保存价值的文件,由技术部负责审批后及时收回销毁,并填写文件及资料回收登记表;(7)、对有保存参考价值的作废文件,应在该文件上进行标识,并用专柜保存,以防误用。技术文件管理办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办法规定了技术文件的编写、审批、发放和更改的控制要求,工作程序及质量职责本文件适用于本厂生产工艺、样板和面辅料样卡的管理。2引用文件文件控制程序3控制要求31技术文件的编制311技术文件由技术科负责编制。312对于每一个产品(包括来样翻制),技术科应

12、编制相应的技术文件,确定编制、复合审批人员,编制日期等。313与每一款产品相应配套的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产品工艺技术要求、样板(裁剪样、净样)、面辅料样卡等。314技术文件的编号沿用客户款号进行标识。315对技术文件的编制应做到认真、清楚、合理、规范,同时还必须保证符合下列要求:A必须满足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B体现产品特征和本厂特色;C具有良好的工艺操作性,工艺合理性;D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应注意经济性。32 审批技术文件必须履行编制、审批手续,未经科长审批的文件无效,不得投入生产使用。33 管理和发放331编制、审批后的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应盖“受控”印章,样板应盖“样板封口专用章”进行

13、复制后登记发放,确保质检科、车间、生产班组及检验员都有有效的工艺文件。原件由技术科填写文件归档登记表实施归档保管。332 文件的发放和回收应实行登记签收手续,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样板发放记录。333 当一款产品完工后在生产另款产品前,技术科负责将旧文件回收后每年定期销毁,发放新款产品的文件,防止生产现场误用技术文件。334文件更改或改版时,技术科按文件发放记录发放更改新版文件,并负责将过期的旧版本收回销毁。34 更改341 技术科负责技术文件的更改,并填写文件更改审批单,更改后要进行归档,并与原技术文件装订在一起,保持其可追溯性。342 技术文件的更改,采用钢笔划线更改,在更改的上方注明改后

14、的内容,不能刮改,并作更改标识(更改人签名)。也可以采用换发新版本文件的方式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中的工艺管理。2 组织职责2.1 全厂工艺管理公司工艺管理室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安全副总主管。2.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2.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研发中心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等活动。2

15、.4 工艺管理室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3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1 本公司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3.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工艺管理室审核,主管副总批准实施。3.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工艺管理室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3.4 工艺管理室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4 工艺变更4.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4.2 工艺变更程序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工艺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