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99467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 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生石灰C硝酸铵D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所以石蜡仍为固态,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不会脱落;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故选C2下图是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饱和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B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析出60g甲的溶质C分离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的方法是:t2配制申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D甲、乙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答案】C【解析】A、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除了要指明溶液的状态以外还有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有晶体析出,但由于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不能确定析出的晶体的质量,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问题的变化变化较大,故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即t2配制甲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正确;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该温

3、度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16.7%,错误。故选C。3如图是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 t2,A的溶解度始终大于B的溶解度B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小于BCt1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答案】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 t2,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的溶解度,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B小于A,错误;C、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

4、误;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能溶解50gA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即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正确。故选D。4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则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A80% B60% C40% D20%【答案】B【解析】14%1x35,x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5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取、量取、溶解和转移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

5、自由移动的离子C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得到49%的硫酸溶液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答案】C【解析】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正确;C、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由于微粒之间有间隔,总体积会小于20mL,故错误;D、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凝固点降低,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故正确。点睛: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

6、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6下列对水的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A尚湖中清澈的湖水是溶液 B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C可用肥皂水检测沙家浜的水是否属于硬水 D过滤可以除去湖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答案】D【解析】A、湖水中有可溶性的化合物,故是溶液,正确;B、净化水的步骤分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正确;C、通常用肥皂水检验软硬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是软水,反之是硬水,正确;D、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错误。故选D。7如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

7、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较大D将60 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A、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它们的溶解度相同,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40,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较大,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错误。故选D。

8、8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由于盐酸溶液呈酸性,反应开始溶液的PH应该小于7,故A错误;B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另外添加的NaOH溶液中也有水,则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不断增多,故B正确;C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水,刚开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由0逐渐增大,完全反应后,随着添加的NaOH溶液增多,NaCl的质量分数由逐渐变小,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D正确;答案为A。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

9、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5g饱和溶液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答案】D【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t2时,100g的水中最多溶解50g的甲,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只能够溶解25g,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5g,正确;C、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降低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错误

10、。故选D。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烧杯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Ct1时烧杯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若烧杯和烧杯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析】A、烧杯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剩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错误;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的底部有固体剩余,说

11、明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所以烧杯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烧杯的溶液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错误;C、根据B选项的分析可知,烧杯的溶液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烧杯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0%,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烧杯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烧杯物质的溶解度,烧杯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所以在t2时,两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选D。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t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选

12、项是乙甲丙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答案】B【解析】A、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丙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正确;B、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所以t2时,将30

13、g的甲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甲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3%,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较大,要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正确。故选B。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将t2时A

14、、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溶解曲线上点的纵坐标数值就是相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正确;B,由于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且随温度的减低而减小,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正确;C升高温度,C的溶解度减小,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降温至t1时,A、B析出晶体,得t1时的饱和溶液,t1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B、

15、A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A,降温过程中C的溶解度变大,不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不变,每100g水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为 t2时溶解度,大于A的t1时的溶解度,小于B的t1时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错误考点:溶解度13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t1三种物质中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Ct2时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t1时,bgC物质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质量为(100+a)g【答案】C【解析】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t1三种物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