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993668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主要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传 染病。经消化道或非消化道途径传播。按病原分类,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至 少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个型,另外尚有 HGV、TTV 等,但未 最后定论。病毒性肝炎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是传染病防治 的重点疾病。在传染病防治法中。病毒性肝炎列为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1病原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的嗜肝RNA病毒属。病毒为 无包膜(裸露)的直径27nm的球形颗粒,病毒颗粒呈20面体对称。内含单股RNA, 由约 7500 个核酸组成。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毒株呈同一血清型,即

2、只有一个血清 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HAV无脂蛋白外膜,对有机溶剂及理化的抵抗力较其它小RNA病毒强,特别 是对热的抵抗能力。56C 6小时部分灭活,60C 6小时才完全灭活,100C 5 分钟可全部灭活;在一 20C长期稳定。HAV在贝壳类(牡蛎、蛤)中置于冰箱4C 条件下2428小时,仍然稳定,但在60C42分钟大部分灭活。HAV 对紫外线照射敏感,依照照射条件不同在 1 一 5 分钟内完全灭活。 HAV 可被70%乙醇和5%8%的甲醛灭活。1: 4000的福尔马林(37C)72h,可以使其失 去感染性而保持免疫原性。能抵抗2%5%的来苏尔和2000ppm的有效氯达1h以 上,因此在常规消

3、毒中要考虑氯的有效含量和作用时间。HAV 的易感动物为狨猴和黑猩猩,且可传代。在多种人或猴细胞中可以生长、 复制和传代,我国浙江、昆明、长春等地采用细胞培养制备了甲肝减毒活疫苗。2临床表现甲肝病毒潜伏期为1449天,平均为2830天。大多急性起病,典型患者 有发热畏寒、厌食纳减,乏力,恶心,呕吐,关节酸痛及上腹不适等症状,持续 数日至2周。主要体征有肝区压痛,肝肿大,一般为肋下12指,质软。约10 患者有轻度脾肿大。少数有关节酸痛,皮疹,荨麻疹,出血倾向和心率异常。在 儿童或青少年临床症状较轻。大约发病后l周,多半出现黄疸、巩膜,皮肤黄染、 尿呈浓茶色、ALT升高、血清胆红素超过17. 1gm

4、ol/L。,黄疸期持续时间为2 周以上。如非典型患者,无明显上述症状,也不出现黄疸。如妊娠妇女患甲肝, 临床上皮肤瘙痒症状的发生和黄疸患者相似,一般不影响甲肝的病情和病程,也 不加重产科并发症和婴儿畸形的发生率,也无甲肝的母婴传播。急性甲型肝炎至今未发现转为慢性者,无合并症的甲型肝炎患者恢复快,病 程一般在2-4周,大多于23个月内恢复。3诊断标准甲型肝炎的诊断原则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手段,综 合分析,动态观察,进行诊断。详见卫生部颁发的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GB170lO1997)。4实验室检查4.1 肝功能检查(1) 血清酶的检测(2) 血清蛋白的检测(3) 血清和

5、尿胆红素的检测(4) 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5) 血氨浓度检测。4.2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检测血清抗HAVIgM抗体,如HAVIgM抗体阳 性,提示存在HAV现症感染:检测血清抗HAVlgG抗体,如HAVIgG抗体阳性, 提示既往感染 HAV 或者接种甲肝疫苗而产生的免疫。5治疗原则5.1 休息:急性肝炎的早期应住院或就地隔离治疗休息。5.2 饮食:急性肝炎食欲不振者,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有明显食欲下降 或呕吐者,可静脉滴注 10葡萄糖。5.3 药物治疗:迄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以适当的中西医结合、对症和支持 疗法可获得良好的效果。5.4 重型肝炎:应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阻断肝细胞坏

6、死,促 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等综合措施及支持疗法,以阻断病情恶化。6流行病学特征6.1 传染源:包括急性临床病例和亚临床型感染者。急性患者由于排毒量大, 尤其在黄疸出现之前传染性最强;亚临床型感染虽然排毒量不及临床患者,但活 动自如,反而作为传染源作用更甚,亚临床型感染者的比例远远大临床患者,两 者有时可呈310: 1。6.2 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介水和介食物三 种方式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维持一个地区甲型肝炎地方性流行的方式。介 水和食物传播HAV,常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暴发流行,尤其要注意食用不洁贝类水 生动物而造成的暴发流行:因为牡蛎、贻贝、蛤等贝类具

7、有高度浓缩水中 HAV 的能力,再加上人们习惯生食的特点极易造成甲型肝炎流行。6.3 易感性:人群对甲型肝炎普遍易感,由于甲型肝炎感染后可获得巩固的 免疫力,一般在30岁以上的成年人有90100%可测到抗HAV,幼年儿童的亚临 床型感染比例要比成年人高。7流行特征 甲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根据人群不同的感染率,可以划分为三种流 行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见于发达国家,人群感染率低,患者多以成年人为主。 第二种模式发生于第三世界国家,甲型肝炎的人群感染率高,呈地方性流行,患 者多以儿童为主。第三种模式见于封闭式地区,在前一次甲肝暴发后出生的人群 无甲肝抗体,一旦有传染源传人,整个人群罹患,引起暴

8、发流行:这三种模式反 映了经济和卫生状况。我国属于甲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但是各地区存在差异,经济不发达,生活、 卫生条件较差的北方农村地区为甲肝高流行区,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经济发达的南方及大中城市为甲肝低流行区,季节性和周期性不明显。总体上看, 是北方高于南方,西部高于东部,乡村高于城市。8预防和控制(1)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掌握疫情和暴发苗子,分析流行规律。(2) 加强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内容应围绕阻断粪口传播途径,注意个 人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搞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在流行地区更 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不饮生水,消灭苍蝇,妥善保管食物,不食生蔬菜和贝 类食物,同时

9、及时治疗甲肝可疑病人和患者,控制蔓延:(3) 加强幼托机构、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对饮食从业人员、保育员入单位 前和在职定期健康检查,做好行业卫生。(4) 保护易感人群,对流行区高危人群和将要进入流行区的人群应尽快接种 甲肝疫苗,在有条件的地方对易感人群及饮食从业人员推广甲肝疫苗的接种,提 高人群抗体水平。(5) 对病人、接触者及接触环境的管理:医疗部门一旦发现甲肝病人或者暴 发疫情应做好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及时治疗病人,并对病人使用过的器具、衣物 进行及时消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当地卫生部门应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追 踪传染源及传播因素,查清可能的污染范围和密切接触者,采取相应措施,防止 疾病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