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991042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docx(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篇一:尔雅王国维时代及人间词话内容(十六) (6) 王国维时代及人间词话内容(十二)已完成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所作。 ? ? ? ? A、秦观 B、晏殊 C、晏几道 D、王国维 我的答案:B 2 “欲寄彩笺兼尺素”中,“彩笺”和“尺素”都指书信。 我的答案: 3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描写了春秋季节的变化。 我的答案: 4 “欲寄彩笺兼尺素”中“兼”使得这句词有矛盾。 我的答案: 5 “槛菊愁烟兰泣露”中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 ? ? ? A、对偶 B、比喻 C、拟人 D、通感 我的答案:C 6 王国维认为自己在“菡萏香销翠叶残”

2、中悟出了美人迟暮的感觉才是真正了解和读懂了词的真意。我的答案: 7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中“彩笺”和“尺素”表现了两重相思。 我的答案: 8 “菡萏香销翠叶残”的下一句是: ? ? ? ? A、众芳芜秽 B、美人迟暮 C、小楼吹彻玉笙寒 D、西风愁起绿波间 我的答案:D 9 王国维认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作者是? ? ? ? ? A、姜夔 B、李清照 C、柳永 D、晏殊 我的答案:C 10 下列哪一项对王国维人间词话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 A、王国维认为李后主所作的词的眼界气象远胜于温韦 B、王国维认为词有境界,则自成名句 C

3、、王国维由晏殊蝶恋花词联想到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境界。 D、王国维对“境界”有明确的定义和论述 我的答案:D 11 对于南唐李璟的山花子,王国维最推崇的是其中“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我的答案:12 晏殊的词蝶恋花第一句“槛菊愁烟兰泣露”运用了移情的方法。 我的答案: 13 王国维从哪首词联想到“众芳芜秽,美人迟暮”? ? ? ? ? A、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 B、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C、青玉案元夕 D、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我的答案:A 14 王国维提到的三种境界是()的体会。 ? ? ? ? A、王国维 B、从其他词人身上获得 C、从不同词作上获得 D、从历史词评中获得 我

4、的答案:A篇二: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并答案 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靖远二中2021-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 身体上面。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

5、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进而超越孤立的状态。一个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 手机的沉默,在某

6、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状态。.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 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肉体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人们偶然丢失

7、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正是因为人们如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打扰。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处理手机?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或者惧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 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手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手机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间,它 是,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 一个都不存在。 (摘编自汪民安论家用电器

8、)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说话能力增强了,而且我们的听觉能力也增强了,千里之外的声音 居然能够听到。 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可以将语言 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 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像长在人们的 身体上面。 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 的说话机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机的意义和 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9、。 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 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 手机已经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离开了手,手机也就不具备了存在的的意义。.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动了手机的 普及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手机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书写能力、 记忆能力,人们有时甚至失去了自我。 古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而最终没有拨出 的情形是一致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欲寄彩笺

10、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人们这样对书信特有 的情怀在手机充斥的.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过分依赖手机的人们也备受手机的折磨和打扰,如何处理手机?每天面对的两难选择问题经常 令人们心绪难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

11、疏 曰:臣以险衅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陈情表原文,省略) ,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 (二)

12、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摘自晋书李密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B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D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

13、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疏,奏章。亦指上奏章。 B. 醮,古代称女子再嫁为醮。 C. 服阕,指宫廷中缺少为皇帝及太子服务的官员。 D. 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有时也专指读书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 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

14、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5分) 译文: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5分) 译文: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8.颔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9.体会颈联中“日悠悠”“几度秋”所蕴涵的诗人的感情?(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