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肚子怎么办?.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990381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宝拉肚子怎么办?.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去医院化验一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再对症治疗。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夏秋季节发病数量高,得病年龄多在1岁半以下。目前婴幼儿腹泻从病因上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前者可由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感染引起,后者主要是由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导致。在感染因素引起的腹泻中,以细菌的病毒感染最为多见。下面谈谈由不同原因导致腹泻的特点和防治方法。 一、 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以夏季发病数量高。在人工喂养时,喂养时所用的器皿和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如果消毒不好,就有感染的可能。幼儿进食不洁食物及饮料可以导致发病。此外,长期应用大量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也可以引起细菌性腹泻。由于引起腹泻

2、的细菌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1、 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在夏季发病,起病比较缓慢,开始轻,逐渐加重。出现呕吐、低热及脱水症状,大便有腥臭味,可有较多粘粹,亦可有便血情况。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泻多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所致。主要特点为不同程度的发烧、腹泻和呕吐,大便开始呈黄绿色,3-4天后变成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次数极多,每天可达10-20次,小儿脱水情况严重。 3、 霉菌引起的腹泻多并发于其他感染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病儿。大便每天3-4次,为黄色稀水便,有的像豆腐渣状,有的呈绿色,泡沫多,带有粘液。 预防细菌性腹泻主要是注意严格消毒喂养婴儿用的奶瓶、奶锅等物

3、。一般奶瓶和奶嘴用水煮30分钟即可杀死所有的细菌。牛奶要煮沸饮用。禁止给幼儿吃在冰箱内放置时间较长的食品及饮料和不干净的食物。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关于细菌性腹泻的治疗,首先要避免滥用抗生素,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不要将两种或三种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频繁地更换用药。大肠杆菌感染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痢特灵、氨基苄青霉素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霉菌感染应选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 二、 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多发生于秋季,又称为“秋季腹泻”,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开始多在咳嗽、流涕、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小儿发烧,体温可达39-40。发病的当日

4、可排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常有粘液,无腥臭味。小儿脱水比较严重。这种腹泻为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应给以对症治疗或服用中药。 三、 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很容易发生腹泻。如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食物易在肠道内发酵而造成腹泻。进食过多、过少、不定时的喂养,过早进食大量淀粉类和脂肪类的食品,以及突然更换食物种类,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饮食因素导致的腹泻不要使用抗生素,只要适当地调整食物的比例和量,停止吃那些不适宜的食品,多饮水,防止发生脱水,大部分病儿即可自愈。 四、 气候因素导致的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

5、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又易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这种腹泻有明显的气候因素,所以在冬季要注意小儿的保暖和衣服增减,尤其到户外活动要更加注意。夏季小儿的水分蒸发较多,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不要以奶水,同时要有必要的降温措施。如果出现这种腹泻,只要在饮食和饮水上稍加调理即可痊愈。 (三) 婴幼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为特点的小儿常见病。尤其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夏、秋季节多见。幼儿腹泻可由感染和非感染两大因素引起,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为细菌与病毒。引起腹泻的细菌最多见的是大肠杆菌;病毒最多见的是轮状

6、病毒。平时讲的婴幼儿腹泻是指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一般把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称为婴幼儿秋季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发病原因可由饮食不当引起,如食物过量或不足(可导致饥饿性腹泻),食物成分不适宜或变化过快,如突然增加辅食或改乳类为谷类食物,或喂淀粉、蔬菜、脂肪比例不当等。对某些食物过敏、气候变化、受凉等也可引起腹泻。孩子发生了腹泻应如何护理呢? 1、护理腹泻病儿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液体,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可以随时喂水、米汤、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内含有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腹泻、呕吐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现各医院和

7、药店均可提供此药。服用方法是将一小袋口服补液盐溶于500毫升温开水中,在一天内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的多少以“丢失多少,补充多少”为原则。 2、对于腹泻病儿的饮食原则是:调整饮食、继续进食。母乳喂养的继续母乳喂养,若病儿不是母乳喂养的可用病儿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6个月以上病儿可继续吃已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粥、面条、鸡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细、碎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腹泻时变化食物品种或给不易消化食物。 3、护理感染性腹泻病儿,应做好消毒隔离,食具、水杯、水瓶要经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晒。护理病儿后的双手应反复清洗后,再做其它事情。 4、做好臀部护理:病儿每次大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并用温开水冲洗

8、肛门及周围,预防发生臀红及泌尿系感染。如已形成臀红,可涂鞣酸软膏或金霉素鱼肝油等。 5、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还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病儿在家治疗护理期间病情不见好转,出现多样便次数频繁,口渴明显、双眼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及高热等症状,应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6、缓解肠痉挛,减轻腹痛:腹泻的病儿往往因肠痉挛引起腹痛,进行腹部保暖可以缓解肠痉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要盖好腹部,防止受凉;还可用热水袋热敷;喝些热饮料或用温手揉摸病儿腹部。小儿腹泻偏方 宝宝拉肚子,您可用这些偏方,效果不错,无副作用。 (1)小米50克,炒黄

9、至透出香味,研细末。2-3克/次,2-3次/日。 (2)鸡蛋壳10克,陈皮10克,鸡内金10克(炒黄)研细末。1-2克/次,3/日。 (3)茶叶2克,小茴香3克,水煎服2-3次/日。 (4)茄子根10克,生姜3片,水煎服1-2次/日。 (5)大麦牙10克,生姜2片,水煎服1-2次/日。 (6)米糠50克,柿干50克,炒黄研末。2-3克/次,2-3次/日。 用大蒜治肠炎腹泻一法 蒜剥皮洗净,用刀削去蒜瓣的头尾和蒜的膜皮。拉肚子时,大便后先温水坐浴,再将削好的蒜送入直肠里,越深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放入蒜后泻肚即止,五六个小时后排便即成条形。每次放一两瓣,连放两三天,大便可正常。采用此法应注意手的

10、消毒, 肚脐敷药治腹泻 将白胡椒粉或云南白药敷于肚脐上,上面用消毒棉纱盖住,最外面用虎骨麝香膏或伤湿止痛膏封住. 烧熟蒜瓣可治幼儿腹泻 取蒜瓣若干,放火上烧熟,然后蘸上白糖,让孩子吃,每次吃2一3瓣,每日早、中、晚二次,吃后三天即见效,五六天腹泻痊愈。 熟吃苹果可治腹泻 方法如下:把洗净的苹果放入碗中隔蒸软即可,吃时去掉外皮,一日3一5次。小儿腹泻初起效果最佳, 6.鲜姜贴肚脐可治婴幼儿拉稀 婴幼儿拉稀久治人愈,孩子黄瘦大人急。可把鲜姜剁成碎末,放在一块药布上,敷可,此法立竿见影,屡试不爽。 鸡蛋黄烤油治婴儿腹泻 拿沙锅把10个熟鸡蛋黄慢火烤,油烤出来随时用勺盛出,剩下的黑渣就不要了。烤出的油

11、分3天服完,每天早、中、晚3次或多几次,饭前饭后均可。轻者一剂即愈;如不愈再服一剂,用7个鸡蛋黄就可以了。 马齿苋汤治婴儿腹泻 :每天用鲜马齿苋100克,洗净煎汤,加2小勺红糖,倒进奶瓶内喝。3天后见效,一周内痊愈。 大蒜治痢疾肠炎效果好 当有人患了痢疾、肠炎,用紫皮蒜3至4瓣捣成蒜泥,敷在肚脐眼上,外面贴上纱布再用胶布固定好,一到两大就见效。每人体质不同,须掌握用量,皮肤过敏者,要垫一块布。 (五) 婴儿腹泻有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食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荠菜汤:取鲜荠菜

12、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湿热型腹泻有大便如水样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黄少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乌梅汤:乌梅10只,加水500毫升

13、煎汤,酌加红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数次。 橘枣茶:取红枣10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 脾虚型腹泻有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胡萝卜汤: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钦每日分23次。 栗子汤: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 每日分23次。 婴儿泄泻的家庭按摩法 泄泻期间,应控制饮食,食宜消化和清淡的食品,如母奶脂肪较多可暂时停吃,可吃妙奶羔、粥糜等。 婴儿泄泻轻者主要表现为:

14、大便次数每天数次至十几次,呈稀糊状、蛋花汤样或水样,伴泡沫或带奶块,有时候伴有轻度的呕吐,其他一般情况较好。重者表现主要有:大便次数显著增多,每天十多次以上,常呈喷射状,或伴有呕吐频繁、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症状。 婴儿泄泻主要分为五种类型。 寒湿型的特点是:大便像水一样清稀,呈喷射状,伴泡沫,颜色淡,气味不臭,小便色清且量多;湿热型的特点是:大便稀糊状,颜色黄,气味臭,小便量少颜色黄;伤食型的特点是:腹部胀满,泻前哭吵,泻后则缓,大便量多而酸臭,口臭,或伴呕吐;脾虚型的特点是:泄泻长期不好,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大便稀如蛋化汤样,伴大量奶块或食物残渣,多数吃过东西后即泻

15、;脾肾阳虚型的特点是:面色苍白,大便像水一样,次数很多,四肢发凉,精神萎靡。 基本操作法: 1、将患儿拇指屈曲,用大拇指肚沿患儿拇指外侧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200次。 2、同样方法直推患儿食指的同一位置100次。 3、同样方法反方向直推患儿小指的内侧(不靠近无名指的一侧)100次。 4、用中指指肚揉脐100次,揉脐旁一指处100次,揉尾骨尖处100次。 随症加减 寒湿型加揉掌背正中50次;推小臂外侧(大拇指一侧)300次;搓尾骶部直到有热感。 湿热型加反方向操作基本操作法第2步100次;用拇指沿同样方向直推患儿拇指手掌面100次;用拇指指面直推患儿小臂正面(从手腕至肘关节)300次;同样方法反方向推患儿小臂内侧面300次。 伤食型加反方向操作基本操作法第2步100次;揉脐上两指5分钟,揉手掌的大拇指一侧50次。 脾虚型加揉手掌的大拇指一侧50次;沿顺时针方向揉掌心50次;推小臂外侧(大拇指一侧)300次。 脾肾阳虚型加基本操作法第1步200次;基本操作法第2步100次;揉手掌的大拇指一侧100次;推小臂外侧(大拇指一侧)300次;揉小指螺纹面100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