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3.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986846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3.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3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过程(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1)泼水节

2、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

3、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6)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傣族人民,说明了什么?(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板书:心连心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

4、序号。(三)自学生字、新词。(四)检查自学效果。1字音:泼:念p#,不念b#。令:注意和今字区别。读准字音。福:应读作,不能读作。2字形:蘸:可分部件记忆字形。敬:左宽右略窄。指导书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健:左窄右宽,中间的廴,不要写成辶。寿:半包围结构,寸字底,上面是丰字竖变成丿。3解词: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4熟读本课生字词。(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六)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

5、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2、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3、复习本课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生字词。(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读后回答:(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

6、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今年是指哪一年?(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板书:1961年(3)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

7、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龙船、花炮)(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8、)(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四)学习46自然段。1默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共有几句话?(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板书:接过、敲

9、着、踩着、跳舞(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1)这段有几句话。(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3)全班齐背。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

10、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六)作业。熟读全文。【板书设计】探究活动实践创新通过读书和收集资料,讲讲有关周总理或有关傣族人民的故事。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