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系统思维.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986182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的系统思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经济学的系统思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经济学的系统思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经济学的系统思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经济学的系统思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的系统思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的系统思维.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斯九十四岁了。最近动笔写一篇抨击经济学发展的文章。他对这发展感到失望二十年了。大师中可能布坎南骂得最厉害。艾智仁、佛利民等比较客气,只说他们不懂新潮经济学在搞什么。是不易理解的发展。两个强烈对比的例子或可澄清一下。一位朋友的儿子在美国某大学读经济研究院,学的微观经济全是博弈理论,什么需求定律、成本理念等一概不懂。另一位朋友进入美国另一家经济研究院,微观经济的规定读物全部是我作学生时读过的。那是四十年前。换言之,这家研究院的老师显然认为四十年来没有什么文章值得读,就连区区在下的几篇得意之作也放过了!一国之内,两家研究院各走极端,是否代表经济学迷失了路向呢?批评经济学的发展容易,但要指出问题所在

2、是另一回事了。最近在这里发表经济学需要学吗?一文,获得很大的回响。该文提到经济学是一套系统看世界,指出这套思维不易在大学课程学得。同学们希望我能详加解释。想了几天,得到答案,也认为这答案可以解释为什么高斯等人对经济学的发展那样失望。经济是一门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以理论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假说的学问。这样看,经济的科学方法与物理、化学、生物等没有两样。后三者被称为自然科学,而经济则是社会科学了。要注意的,是在社会科学中,只有经济的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的完全一样。方法一样,但实践的做法不同。可不是吗?无论是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学子从中学起就要在实验室作实证工作,不断地作实验

3、,到大学到研究院到专业到退休为止。天赋冠于人类的爱因斯坦,搞纯理论,早期也出自实验室,后来关注外人的实验成果。爱因斯坦有资格搞纯理论,后来还是纯理论误导了他。世间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有爱因斯坦的天赋呢?经济学的困难,起于这门学问的实验室是真实的世界。没有听过学校里有经济实验室这回事。学经济的读历史,可以有读他人的实验报告之效,但史实往往不尽不实,可以误导,而没有理论基础的历史缺少了系统约束,很有点天方夜谭。在经济研究院写论文,算是实证研究的,其实是拿一些政府或机构搜集的数字,用计算机作回归统计分析。统计技术可以超凡,困难是结论不一定可靠。另一方面,他人发表的数据,不一定代表真实世界的现象。数之不尽

4、搞数字统计的人,不知数字从何而来,或代表什么。要在经济学搞纯理论吗?天赋高如森穆逊或阿罗,提出的理论往往与真实世界扯不上关系。高斯的观点不一定对,但我是同意的。他认为要解释世事,我们要首先知道世事是怎样的。这是说,要解释现象,我们要先有现象在手。换言之,不管现象的真实性而搞纯理论,是闭门造车。可以命中而解释现象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有名的不用实验室而想出来的伟大例子。我们没有听过经济学出现过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奇才。 不要误会,虽然他们对解释现象的命中率不高,我欣赏森穆逊与阿罗的纯理论:他们的论著与思维给了我不少启发。但我认为要在经济学搞纯理论,有他们的天赋差不多是起码的要求了。三十多年前几位师友

5、认为我应走纯理论的路,但自己衡量,认为这条路走不过。这就带来本文要说的重点。今天的经济学不重视真实世界。从事经济学的人没有在真实世界这个唯一的经济实验室操作过。虽然生活在真实世界,他们没有视之为实验室地作观察研究。他们没有翻来覆去地把现象与理论印证。统计数字容易错,既不够广,也太轻浮。博弈理论大搞了二十多年,严格地说,到今天还没有解释过一个真实世界的现象。传统的经济理论多得很,有深有浅,有精彩的也有怪诞的。这一切大学可以教。然而,熟读这些理论,懂得透彻,不等于掌握了一套有系统的经济思维。掌握这套系统的法门,是要天天拿理论与真实世界的现象印证,正如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或生物学家天天在实验室操作那样。

6、经济学的理论那么多,世事那样复杂,一个学者不可能全部掌握。有了一般的理论基础,从事的人就要跑到世界实验室试作验证。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兴趣有别,理论的取舍与轻重之分就因人而异了。淘汰或选用理论是在世界实验室的操作过程中无可避免地发生的。到了某一个里程从事者会察觉到自己掌握了一套有系统的经济思维。每个从事者遇到的现象有同也有别,而达到了掌握之境的,每个的系统不一样。因此,经济学的系统思维不可以在大学课程传授。 回顾历史,我们知道史密斯对世界的观察是大场面,洞察力强;李嘉图与马克思集中于土地与劳力,忽略了其它资产,也错于成本的理念,理论于是失误频频;米尔掌握了成本,但对经济现象的划分不够一般性;马歇

7、尔对竞争有深入的体会,明白经济整体的运作,可惜对成本的理念搞不清楚;鲁宾逊夫人以理论发扬马歇尔,但对世事知得不多;凯恩斯走货币理论的路,搞起宏观经济,但脱离了马歇尔的微观传统,有所不逮。新古典经济兴起之后的古人,没有瑕疵的只有一个费沙。还健在的大师怎样看呢?篇幅所限,这里只略说三位自己很相熟的师友。高斯对垄断与广播行业的真实世界知得详尽,对成本理念的掌握有独到之处;艾智仁体会真实世界的生产程序,对竞争与价格理念的掌握前无古人;佛利民对不同货币制度与政府管制知得多而深入,是我认识的唯一能把价格理论与货币理论融会贯通的人。这可见要掌握一套有解释力的系统思维,从事的人一定要在真实世界的实验室的某方面

8、操作多年。我自己呢?靠街头巷尾的现象起家,只掌握需求定律的运用与局限条件的变化。雕虫小技,不合大人,但也是一套完整的有系统的经济思维了。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商学院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17&page=1&fromuid=1855909因为与第一篇文章有关,故补贴一篇。大家看过高小勇最近拙的书没有?感觉怎么样?从他在他主编的报纸发表的文章看,我认为他也属经济学票友,文笔挺好。经济学需要学吗?为小勇序 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张五常 好些年前发表过一篇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文章,黄永玉欣赏。该文大意

9、说,今天的艺术家不容易或不可以教数百年前的。科学呢?今天的一个物理博士,大有资格教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等人,虽然天赋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新的科学知识,前人不知道,可教也。但今天的艺术大师,怎可以教三百多年前的仑布兰特或百多年前的塞尚怎样绘画呢?死者复生,昔日的艺术大师可与今天的交流、磋商,也可以互相影响,但说到教仑布兰特就会见笑天下。 理由简单不过。艺术论风格,讲感情,重视个人的纯真表达。这些可以互相影响,但不可以教。可教的是技术,但昔日的艺术大师,既为大师,当然掌握了当时所知的技术。就算今天的技术工具不同,又怎样了?不要相信艺术工具今不如昔这种废话。除了一些制法失传的乐器如提琴一般的艺术工

10、具皆今胜昔。学书法,今天的文房四宝远胜北宋,但有谁可以教米芾书法呢?说笑罢了。几年前在莫扎特的故居见到他昔日常用的钢琴,样子可怜,购唱碟而听其音,与今天的琴音相去甚远,很奇怪莫老兄作得出那样绝妙的音乐。今天有谁够胆教莫扎特音乐,请都站出来! 转谈经济吧。经济是一门科学,要遵守科学的方法,掌握个中理论可以解释世事。哲理上,经济与自然科学没有两样,不是表达感情的学问,与艺术很不相同。需要学吗?学校在敎,学子甚众。同样,学校也教艺术,学子也众。有趣的问题是,一个今天平庸的物理学家可以教昔日的伽利略而有余,而区区在下那样了不起,可否教二百多年前的史密斯呢?一些雕虫小技例如边际分析是可以的,但这些是技术

11、上的小节,与经济学的内容扯不上多大关系。你闭上眼睛,胡乱选一个现代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然后委任五个德高望重的专家投票,排列这诺奖得主与史密斯,以经济学水平论高下,这位诺奖得主不容易获得一票。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幻想一下,幻想史密斯死而复生,今天要拜我为师。新潮经济学我不懂,但二十世纪的经济学主流,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传统,横考直考我还可以拿一百分。这是大教授的资格了。好了,明天早上史密斯要上课,二百多年的经济学发展他一无所知,我可以教他什么呢?我要怎样备课才对? 教自己认为掌握得最称意的需求定律吗?恐怕他回应:需求定律我没有听过,但我写的国富论有哪一处违反了该定律呢?教今天的学子认为

12、我解释得最高明的成本概念吗?恐怕他回应:是我发明的,为什么要教我?真麻烦。好,就教他不可能知道的边际分析与等优曲线吧。殊不知教不到十多分钟,他睡着了! 无可奈何,我转为与史密斯这位学生研讨,告诉他我证明了他的佃农理论是错了的。他点点头,说:当时手头上的资料误导了我,否则我可以想出正确的分析来。最后还是交易费用引起他的兴趣,但半个小时后是他教我,不是我教他。 史密斯是二百多年前最伟大的经济学者,如果复生,今天可能还是。他不会看得懂今天方程式多于文字的经济学论著,也可能懒得学数,但对世事的洞察力与经济解释的感受,我要拜他为师。然而,史氏当年没有受过经济学教育,有的是受到休姆等同辈的影响,算不上是学

13、过经济理论。他读书多,观察入微,天赋超凡,日思夜想,就写下了我今天还要跪下来的国富论。 跟着而来的李嘉图,是个富有商人,没有学过经济学,是他之幸,读过史密斯的巨著。李氏自己的经济巨著,理论纵横,错的多,对的少,但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分析经济整体的大模型,经过后人多番修改我们今天还在用。经济作为一门有系统的科学,起自李嘉图。再跟着而来的米尔,智商冠于人类,也没有正规地学过经济,据说他只花六个星期就完工的巨著,思想来去纵横,作学生时我读之再三,叹为观止。 不要误会,我不是劝今天的学子不要读经济。我自己的经济学是学回来的。当年是个好学生,考试可以参加世界大赛。然而,当年学得的种种技术与理论,百分之九十

14、以上今天不管用。得到多位高人亲传,我学得而又用得着的,是怎样看世界,怎样掌握理念,怎样判断轻重,与兴趣要向哪方面发展。复杂的理论学过很多,都用不着,用得着的都是简单的。如果天分比我高,你可以像高斯那样,完全不学复杂的理论。换言之,我从多位高人学得的,主要是一套有系统的经济思维。这套系统起自史密斯,要体会,不容易白纸黑字地教,大学的正规课程没有提及。 成都高小勇要出版一本自己的文集,其中不少与经济有关,要求我写这个序。我见他读文学出身,没有学过经济,就想到经济学需要学吗?这个怪问题。小勇可能不知道方程式有左右之分,没有考虑过曲线是曲还是直,但奇怪地他显然掌握了那套有系统的经济思维。因此,他懂得怎

15、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 无师自通,小勇编辑经济学消息报多年,发掘了不少经济散文写得好的青年。三年来熟读了我书分三卷的经济解释,难道等于李嘉图读了史密斯的国富论?不会那样厉害吧。 经济学需要学吗?很难说。说过了,我自己的经济学是学回来的。虽然用得着的只是其中一小点,而大有用场的那套有系统的经济思维,是师友在课堂之外有意或无意间提点,或磋商,正规的大学课程找不到。今天不能肯定的,是如果当年没有学过那么多复杂但今天不管用的理论,我可能达不到以简单理念来掌握那套系统的境界。 简单说一句,经济学是一套系统看世界。以正规的大学课程作为学习的准则,经济学可以不学而达,也可以学而不达。学而达之的奇怪地不多见。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商学院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17&page=1&fromuid=18559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