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考数学综合练习题.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98470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中考数学综合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中考数学综合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中考数学综合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中考数学综合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中考数学综合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中考数学综合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中考数学综合练习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2007年中考数学综合练习题几何部分第一章 线段、角一、填空题1、如图,已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B=_,AC=_2、a余角的补角等于a的5倍,则a=_3、9803018=_037.1450=_0 _18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果点B在线段AC上,那下列各表达式中,AB=AC,AB=BC,AC=2AB,AB+BC=AC,能表示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能判定A,B,C共线的是( )A、AB=3,BC=4,AC=6 B、AB=13,BC=6,AC=7C、AB=4,BC=4,AC=4 D、AB=

2、13,BC=4,AC=5第二章 相交线、平行线一、填空题1、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1)AOC的对顶角是_(2)AOD的对顶角是_(3)BOC的邻补角是_和_(4)BOE的邻补角是_和_2、如图,ABCD,1=1000,2=1200,则a=_3、如图,已知ABCD,HIFG,EFCD,1=400,那么EHI=_4、命题“两个锐角的和大于钝角”的题设部分是_,结论部分是_,此命题是_命题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同一点O,若AOE=2AOC,COF比AOE大300,则AOC的度数是( ) A、300 B、600 C、200 D

3、、4502、如果两个角的平分线相交成900的角,那么这两个角是( )A、对顶角 B、互补的两个角C、互为邻补角 D、以上答案都不对3、如图,ABCD,MPAB,MN平分AMD,A=400,D=300,则NMP等于( ) A、100 B、150 C、50 D、7.504、如图,已知:1=2,3=4,求证:ACDF,BCEF。证明:1=2(已知)A、ACDF(同位角相等两直行平行)3=5B、3=4(已知)C、5=4(等量代换)D、BC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则理由填错的是( )5、如图,ABEF,设C=900,那么x、y和z的关系是( )A、y=x+z B、x+y+z=1800C、z+y-z

4、=900 D、y+z-x=900第三章 三角形一、填空题1、在ABC中,A:B:C=1:2:3,则最大内角等于_2、ABC中,三边长分别是3,1-2R,8,则实数R的取值范围是_3、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是_4、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周长为4+7,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5、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7cm和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架,第三根木棒的长a应在_范围6、如图,在ABC中,AB比AC长2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若ACD的周长为14cm,则AB=_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和垂心间的距离等于10cm,那么

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于_cm。8、a、b、c是ABC的三边,且a2+2ab=c2+2bc,则ABC是_三角形。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若三角形的三边长是3、2a-1、a+3(a2,且a为整数),则其中是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2、如图,在ABC中,A=900,AB=AC,BD是ABC的平分线,DEBC于E,若AB=m,AD=n,则DEC的周长是( )A、m+n B、m-n C、2(m+n) D、2(m-n)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A、相交于三角形内部的一点 B、相交于大边上的一点C、相交于三角形外部的一点 D、不能相交于一点

6、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5,另一边为11,则周长为( )A、21 B、27 C、21或者27 D、165、如图,若AE是ABC的BC边上的高,AD平分EAC,ACB=400,则DAE等于( )A、500 B、250 C、400 D、3506、如图ABC的B与C的平分线交于P点,BPC=1340,则BAC等于( )A、680 B、800 C、880 D、4607、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线段,一定是三角形的线段,一定是三角形( )A、中线 B、高线 C、边的中垂线 D、角平分线8、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AB、BC、CD、DA长分别为2、5、4,又B=400 ,则四边形的面积是

7、( )A、 B、5 C、2(+6) D、+6三、解答题1、在ABC中,A+B=1000,C=2B,试判断ABC的形状。2、如图(a),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AF=AB(1)求证: ABEADF(2)阅读下面材料:如图(1),把ABC沿直线BC平行移动线段BC的长度,可以变到CED的位置。如图(2),以BC为轴,把ABC翻折1800,可以变到DBC的位置。如图(3),以A为中心,把ABC翻折1800,可以变到AED的位置。像这样,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按平行移动、翻折、旋转等方法变成的,这种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开头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三角形的全等变换。

8、(3)回答下列问题在图(a)中,可以通过平行移动、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使ABE变到ADF的位置?指出图(a)中线段BE与DF之间的关系。3、已知底边为BC的等腰ABC,过ABC的一个顶点的一条直线,把ABC分成两个小三角线,如果这两个小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问ABC的各内角的度数可能是多少?第四章 四边形一、填空题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那么这个多边形是_边形。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4400,则过此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_条对角线。3、平行四边形两邻边长是6、8,夹角为300,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4、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且AB=AC=2c

9、m,B=600,则OAB的周长=_cm5、菱形两对角线之和和为5cm,面积为3cm2,则这两对角长分别为_和_。二、选择题1、已知ABCD为平行四边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A=900,则ABCD为正方形B、若AB=BC,则ABCD为菱形C、对角线互相平分垂直D、以上都不对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1)具有对称中心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3)对称中心是连接两对称点线段的中点(4)是轴对称图形,一定不是中心对称图形A、1个B、2个C、3个D、4个3、设RtABC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和b,那么斜边上的中线的长为( )A、B、C、D、4、若A

10、BCD为平行四边形,且O为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A、A=C,AB=CD B、AC与BD互相平分C、若AC=BD,则ABCD为菱形D、ABC的面积=ABCD的面积5、在矩形ABCD中,AB=3,BC=4,将矩形折迭,使C点与A点重合,那么折痕EF长为( )A、3 B、3 C、3 D、36、如图,正方形ABCD中,CE=MN,MCE=350,那么ANM是A、450 B、550 C、650 D、7507、梯形ABCD的面积为6cm2,P是腰BC的中点,则APD的面积为( )A、3 cm2 B、1.5 cm2 C、2 cm2 D、1 cm2三、解答题1、已知: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

11、,ADBC, AOD是等边三有形。求证:OBC=OCB2、如图,AB、CD是两条线段,M是AB的中点,SDMC、SDAC和SDBC分别表示DMC、DAC和DBC的面积。当ADBC,有SDMC=(1)如图2,若图1中AB不平行CD时,式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2)如图3,若图1中AB与CD相交于点O时,问SDMC与SDAC和SDBC有何种相等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第五章 相似形一、填空题1、已知线段AB,C点在AB上且把AB分为的m:n的两部分,若AB=a,那么AC=_,BC=_2、在ABC中,DEBC交AB于D,交AC于E,AC:DB=2:3,则EC:AE=_, DE:BC= _3、已知ABC

12、中,BD、CE是高,且BD、CE交于F点,则与AEC相似的三角形有_4、ABC中, A=900,ADBC于D,AD=6,BD=12,CD=_,AC=_,AB2:AC2=_。5、如图,梯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且SAOB=6,SBOC=18,则AO:OC=_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比例尺1:1000的地图上,1cm2所表示的实际面积是( )A、1000厘米2B、100厘米2C、100分米2D、100米22、如图,要使ACDBCA,必须( )A、CD2=ADDB B、AC2=CDCBC、= D、=3、如图,ABC被DE、FG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即S1=S2=S3),且DEFGBC,则等于DE:FG:BC等于( )A、1:2:3 B、1: C、1: : D、1:2: 4、RtABC中,CD为斜边AB上的高,CD=6,且AD:BD=3:2,则斜边AB上的中线等于( )A、 B、4 C、5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