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97743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8 年 3 月 17 日2017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 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各项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9500.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9.3%。按产业 分,第一产业增加值 1339.

2、62 亿元,增长 4.0%;第二产业增加值 8596.61 亿元,增 长 9.5%;第三产业增加值 9564.04 亿元,增长 9.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6.9:44.1:49.0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 11924.69 亿元,增长 9.5%,占全市经济的 61.2%。其中,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9832.61 亿元,增长 9.9%,占全市经济的 50.5%。按常住人口 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63689 元( 9433 美元),比上年增长 8.3%。全市常住人口 3075.16 万人,比上年增加 26.7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970.68 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

3、率)为64.08%,比上年提高 1.48 个百分 点。全年外出市外人口 482.31 万人,市外外来人口 167.65 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18 %。,死亡率为7.27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1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1.74,出生婴儿性 别比为 108.58。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74.23 万人,比上年增长 3.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 业30.67 万人,增长 4.7%。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819.6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 业率 3.4%。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 95.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1.0%,其中食品价格

4、下降 3.0%。工业生产者出 厂价格上涨 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4.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5.3%。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 3.2%。截至 2017 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 234.43 万户, 比上年增长 9.2%。其中, 内资企业 72.83 万户,外资企业 0.62 万户,个体工商户 157.75 万户,农民专业合 作社 3.23 万户。 201 7年新发展微型企业 7.41 万户,年末微型企业达 56.07 万户, 增长 8.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比上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5.

5、5%,提高 2.3 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69.6%,提高 17.7 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2051.69 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 256.78 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 宅待售面积 578.08 万平方米,减少 296.62 万平方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 负债率为 58.7%,比上年末下降 3.1 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 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 84.70 元,比上年下降 0.06 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 为 8.03 元,下降 0.45 元。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固 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分别比上年增长 46

6、.4%、14.0%和 18.1%。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 年增长 25.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24.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 17.3%和 17.0%。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2.1 万辆,比上年增长 1.3 倍;城市轨道车辆 产量增长 76.5%;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 1.3 倍;智能手机产量增长 58.1%。全年高技 术产业投资 1422.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7%,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 重为 8.2%;工业技术改造投资 1616.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6%,占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的比重为 9.3

7、%。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 298.5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3%,高出非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速 21.3 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效益改善。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252.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 其中税收收入 1476.3 亿元,增长 7.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 19.4%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 4.3%,集体企业下降 3.8%,股份制企业增长 2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 2.7%,私营企业增长 22.6%。分门类看,采矿 业利润增长 17.9%,制造业增长 1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8.7%。全年

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111439 元/ 人,比上年增长 8.6%。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363.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其中,种植业 894.18 亿元,增长 4.2%;畜牧业 309.56 亿元,增长 1.5%;林业 62.15 亿元,增长 11.8%;渔业 73.73 亿元,增长 7.6%;农林牧渔服务业 24.24 亿元,增长 10.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3358.46 万亩,比上年下降 0.5%。粮食综合单产 347.53 公斤/ 亩,增长 0.6%。油料播种面积 492.83 万亩,增长 2.7%。蔬菜播种面积 1141.25 万亩,增长 1.8%。水果种植面

9、积 560.87 万亩,增长 3.8%。中药材种植面积 186.66 万亩,增长 1.0%。全年粮食总产量达 1167.15 万吨,比上年增长 0.1%。其中,夏粮产量 144.84 万吨,下降 0.8%;秋粮产量 1022.31 万吨, 增长 0.2%。全年谷物产量 803.14 万吨, 增长 0.4%。其中,稻谷产量 509.94 万吨,下降 0.1%;小麦产量 17.03 万吨,下降 13.3%;玉米产量 264.53 万吨,增长 0.1%。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6587.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9.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的 3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9

10、.6%。分产业看,汽车制造业增长 6.2%,电 子制造业增长 27.7%,装备制造业增长 9.3%,化医行业增长 12.6%,材料行业增长 7.6%,消费品行业增长 9.3%,能源工业下降 5.9%。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 17.3%, 制造业增长 1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6%。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 5.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 14.0%,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增长 8.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 5.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 长 14.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11.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 业增长 4.7%,电气

11、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8.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业增长 3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2.8%。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2009.53 亿元,比上年增长 9.6%。建筑业总产值达7608.00 亿元,增长 8.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 利润 369.32 亿元,增长 11.9%。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7440.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9.5%。其中,基础设 施建设投资 5659.12 亿元,增长 15.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 32.4%;民间投资 9522.88 亿元,增长 13.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12、54.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3980.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6.8%。其中,住宅投资 2632.88 亿元, 增长 13.5%;办公楼投资 157.28 亿元, 下降 5.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671.80 亿元,下降 4.6%。全年全市建成公租房 120 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 383.94 万平方米。 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 2.56 万户。五、国内贸易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 1595.88 亿元,比上年增长 7.6%,占全市地区 生产总值的 8.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 424.78 亿元,增长 8.4%,占全市地区 生产总值的 2.2%。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

13、067.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0.1%。按经营地统计,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7651.18 亿元,增长 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416.49 亿元,增长 13.9%。按消费类型统计, 商品零售额 6914.54 亿元,增长 10.8%;餐饮收入额 1153.13 亿元,增长 12.1%。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33.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 27.5%,饮料类增长 22.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19.4%,石油 及制品类增长 19.2%,粮油、食品类增长 16.6%,日用品类增长 15.6%,家具类增长 13.8

14、%,中西药品类增长 12.9%,通讯器材类增长 12.5%,汽车类增长 11.4%,文化 办公用品类增长 11.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9.9%,化妆品类增长 9.0%,服装、 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 8.4%,烟酒类增长 7.5%。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业态看,全年无店铺零售实现零售额 150.17 亿元,比上 年增长 50.6%。其中,网上商店增长 55.7%,电话购物增长 27.4%。在有店铺零售中, 百货店零售额增长 3.9%,超市和大型超市增长 16.6%,购物中心、仓储会员店和厂 家直销中心增长 26.9%。六、对外经济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 4508.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8.9

15、%。其中,出口 2883.71 亿元,增长 7.8%;进口 1624.54 亿元,增长 11.0%。按美元计价,实现货物进出口 总额 666.0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6.1 % 。其中,出口 425.99 亿美元,增长 4.8 %; 进口 240.05 亿美元,增长 8.6%。全市货物出口前三位国家(地区)是美国、德国 和韩国,分别出口 781.72 亿元、363.96 亿元和 137.37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1.4%、 37.6%和 24.7 % 。货物进口前三位国家(地区)是韩国、台湾和马来西亚,分别进 口 226.92 亿元、 166.91 亿元和 159.57 亿元, 分别比上

16、年增长 26.7%、下降 25.7%、下降 0.2%全年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 21.30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8%。其中,知识流程 外包 13.42 亿美元,增长 8.8%。全年我市 16 个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累计执行额 18.60 亿美元。全市新签订外资项目 238 个,比上年增长 6.3%。合同外资额 38.32 亿美元, 下降 4.4%。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101.83 亿美元,下降 10.2%。其中,外商直接投 资 22.20 亿美元,下降 20.4%。全年实际利用内资项目 34644 个,下降 2.8 %。实际 利用内资金额 9682.36 亿元,增长 3.6 %。截至 2017年底,累计有 279 家世界 500 强企业落户重庆。全年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额 21.12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23.3%;完成工程营 业额 17.01 亿美元,增长 27.4%。中国(重庆)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