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2958795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教学大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编号:HLWY/QC-03-620-08 版本/修改状态:A/0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专)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必修学分数: 5学时数: 64要求先修课程: 不要求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夏宝岚主编参考书:一、 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对网络学院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和网络是学习的最重要的载体,而本门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了解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功能并掌握其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的一些最常用的应用软件的使用。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能认识计算机,热爱计算机,把计算机视作须臾

2、不可离开的重要工具和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之一。为今后的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为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随时使用计算机工具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2学时)本章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简要历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的应用等常识性的知识。作为应知内容,本章内容为整门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概念 (0.5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增加对计算机的常识性了解。2.教学重点与难点:3.教学内容:发展历史,分类,应用4.实验操作要求:无实验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组成 (0.5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从不同

3、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的组成2.教学重点与难点:3.教学内容:计算机的构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计算机的软件系统4.实验操作要求:无实验第三节 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 (0.5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教学重点与难点:3.教学内容:机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硬盘驱动器、光驱、鼠标键盘的基本功能和常用外设4.实验操作要求:根据新学到的知识,仔细观察自己所操作的计算机。第四节 信息的存储与运算 (0.5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简单了解计算机内信息的存储、编码、运算2.教学重点与难点:3.教学内容:计算机内信息的存储、编码、运算4.实验操作要求:无实验第二章 Windows

4、操作系统及其应用(4学时)计算机除了硬件系统外,其软件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软件系统中,操作系统是根本。对微型计算机来说,目前占绝对优势的是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统。本课程的全部内容也都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这个环境的。学生必须最终达到熟练掌握对Windows的各项基本操作,并应该了解关于Windows的相关知识。第一节 Windows的基础知识 (1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Windows系统的基本知识2.教学重点与难点:3.教学内容: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窗口的基本组成,桌面和窗口的属性设置,菜单和工具栏的操作。4.实验操作要求:对所学的内容逐一通过操作验证,并通

5、过多次操作达到熟练程度。第二节 Windows的资源管理(1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资源管理器的功能,掌握资源管理器的操作2.教学重点与难点:对资源这一术语的理解,资源管理器中的“资源”和实物的一一对应关系3.教学内容:资源和资源管理器,文件和文件夹,快捷键4.实验操作要求:对所学的内容逐一通过操作验证,并通过多次操作达到熟练程度。注意防止误操作,防止对软件系统造成损坏第三节 Windows的系统环境设置(1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通过控制面板对Windows系统的一些属性作个性化设置2.教学重点与难点:在作重要操作的时候,必须格外小心谨慎,必须事先做好规划3.教学内容:控制面板的启

6、动,对Windows系统的一些属性的设置,应用程序的添加与删除4.实验操作要求:对所学的内容逐一通过操作验证,并通过多次操作达到熟练程度。注意防止误操作,防止对软件系统造成损坏第四节 Windows附件的常用工具(1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对常用工具的使用2.教学重点与难点:3.教学内容:附件中的磁盘管理工具、写字板、记事本、计算器、画图板等的使用4.实验操作要求:对教学内容中的这些小工具作试用第三章 文字处理与Word(20学时)文字处理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应用,也是白领阶层每天必然要用到的基本工具。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操作要准确、迅速。第一节 文字处理概述 (2学时)1教学基

7、本要求:认识Word,了解Word这个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环境。2.教学重点与难点:菜单内容十分丰富,一下子难以掌握,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步掌握3.教学内容:Word中的菜单和各个菜单的功能,对Word的个性化设置4.实验操作要求:对自己计算机中的Word作个性化设置,创建一个Word文档,并作简单的处理第二节 创建与编辑文档 (4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文档的创建,文档编辑的基本技能,快捷键,操作的撤销与恢复2.教学重点与难点:如果学生不熟悉中文输入方法,必须自行补课3.教学内容:文档的创建,文档编辑的基本技能,快捷键,操作的撤销与恢复4.实验操作要求:反复练习文档的创建,文档编辑的基本

8、技能,快捷键,操作的撤销与恢复等基本操作第三节 文档格式化 (4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对文档中的各个元素作各种格式的格式化处理2.教学重点与难点:必须分清不同对象的不同的格式化要求,使用不同的工具3.教学内容:字符的格式化、段落的格式化、页面的格式化、4.实验操作要求:反复操作,理解和掌握格式化的要求和实现的方法第四节 插入与编辑表格 (4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对表格这个文档中的特殊元素的创建、内容输入和格式化2.教学重点与难点:对表格各组成元素的理解,对格式化要求的定义的理解3.教学内容:表格的创建、编辑、格式化,对表格中数据的操作4.实验操作要求:熟练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

9、格式化和对表格中数据的操作,包括排序和运算第五节 插入与编辑图形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形和对图形进行再加工的操作2.教学重点与难点:对图形加工的各种效果的正确理解3.教学内容:插入图形、图形与文本的混排、对图形的编辑和属性的设置4.实验操作要求:实验操作插入图形、图形与文本的混排、对图形的编辑和属性的设置第六节 插入其他对象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艺术字的插入、编辑,公式的插入、编辑2.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式的编辑也属于对象的插入,但需要有公式编辑器3.教学内容:插入艺术字,对艺术字作美化,插入公式作格式编辑4.实验操作要求:实验操作插入艺术字,对艺术字作美化,插

10、入公式作格式编辑第七节 文档的打印和预览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文档的不同视图模式、文档预览、文档打印操作2.教学重点与难点:如果没有打印机,对操作的结果只能在屏幕上查看3.教学内容:文档的不同视图模式、文档预览、文档打印4.实验操作要求:按照要求,操作和比较文档的不同视图模式、文档预览,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文档打印操作第四章 表处理与Excel(20学时)表格处理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功能十分强大,但是掌握它也确实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应该注意循序渐进,不能一味追求难度。第一节 认识Excel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熟悉Excel的环境,掌握一些重要名词的含义。2

11、.教学重点与难点:对缺少工作经验的学生,需要注意阐明操作的目的,数据的类型3.教学内容:Excel的功能介绍,Excel视窗的组成,一些基本概念-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4.实验操作要求:启动Excel,点击工作簿中的各种基本对象,在不同单元格中试输入一些不同类型的数据第二节 创建工作表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创建工作簿、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的约定和数据的自动充填、数据的编辑、工作簿的存盘2.教学重点与难点:对工作表输入数据的约定和自动充填的约定需要,可以反复实验3.教学内容:创建工作簿、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的约定和数据的自动充填、数据的编辑、工作簿的存盘4.实验操作要求:操作练习创建工

12、作簿、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的约定和数据的自动充填、数据的编辑、工作簿的存盘,直到能较熟练掌握第三节 使用函数与公式 (4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使用公式、使用函数的操作,了解常用函数的功能,了解运算符的含义,掌握公式的复制操作,掌握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的概念并能实际使用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内容是Excel的精髓所在,但理解和掌握有相当难度,需要耐心学习和反复练习3.教学内容:使用公式、使用函数、常用函数、运算符、公式的复制、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4.实验操作要求:对工作表中的数据分别用公式、函数等作各种加工第四节 编辑工作表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单元格的选择、插入和删除操作,单

13、元格的合并操作,创建区域和为单元格添加批注操作2.教学重点与难点:插入、删除单元格对邻近单元格的影响3.教学内容:单元格的选择、插入和删除,单元格的合并,创建区域,为单元格添加批注4.实验操作要求: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单元格的选择、插入和删除操作,单元格的合并操作,创建区域和为单元格添加批注操作第五节 工作表格式化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单元格的格式,掌握条件格式的设置,设置行高和列宽2.教学重点与难点:条件格式设置中的逻辑表达式,数据类型的理解3.教学内容:单元格的格式,条件格式的设置,设置行高和列宽4.实验操作要求: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练习单元格格式的设置,练习条件格式的设置,

14、练习设置行高和列宽第六节 数据图表化 (3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的方法以及对创建的图表作编辑和格式化2.教学重点与难点:图表的各个构件的含义和对构件的编辑3.教学内容: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4.实验操作要求:练习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练习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第七节 数据管理与分析(3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数据列表的概念,对列表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的操作2.教学重点与难点:数据列表的概念,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的概念与操作方法3.教学内容:数据列表的概念,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的概念与操作方法4.实验操作要求: 练习

15、数据列表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的操作方法第八节 工作簿管理与打印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工作簿的管理、工作表的管理以及工作表的打印2.教学重点与难点:工作表和工作簿的管理3.教学内容:工作簿的管理、工作表的管理以及工作表的打印4.实验操作要求:操作工作簿的管理、工作表的管理以及工作表的打印第五章 电子演示文稿PowerPoint(12学时)电子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是实用性很强的一款软件。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演示文稿,还可以插入声音和图像,使演示生动而富有说服力。因此,无论是演讲、汇报、产品展示还是讲课,往往都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第一节 PowerPoint的基本知识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PowerPoint的功能、文件格式,了解演示文件的创建、保存和打包技术,2.教学重点与难点:3.教学内容:PowerPoint的功能、文件格式,演示文件的创建、保存和打包技术4.实验操作要求:创建文件,保存文件,打包,观察文件的格式第二节 演示文稿的编辑 (5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