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95799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 作者:邢海东 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南京工业大学 邢海东 冯羽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和比例明显增加,他们入学后有许多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给学习、生活、工作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因此,使新生尽快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显得迫在眉睫。本文试从新生的生存环境、角色转换、人际关系、心理状态、以及学习方法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不适应的原因,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建议。【关键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适应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大学生入校后所面临的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伙伴、全新的生活、全新的学习方式

2、,能否使他们尽早地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并以此为根据,确立新的起点,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拥有高质量的大学生活。进入大学之前,多数学生没有离开过父母,无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一种依赖性,尤其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自立意识很差。但对他们来讲,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要独立,要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需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思考、判断和处理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坦率的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却是每个大一新生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新生入学之初,及早给予新生相应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一、 明确自己的角色,摆正位置一个演员,要想得到观众的认可,必须具备应有的素质,深刻领会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内涵,还必

3、须遵守相应的规则和要求。对于大学生来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集体与他人的关系中,要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如,就必须遵守大学生角色规范, 摆正自己的位置。1. 明确在社会中的位置大学生常被誉为“天之骄子”,“国家的未来”,这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骄傲心理,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针对这一点,我们必须使之认识到大学生不是一种荣耀称号,而是一种身份、一种角色、一种对社会的责任,进而使之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树立大学生形象,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大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品味大学生活。2. 明确在群体中的位置新生入校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4、就是如何过好集体生活。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进校之初就明确自己只是集体中的一员,不论来自何方,不论家境如何,不存在以哪个为中心,大家都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共同组成集体,共同对集体负责。大学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处理好同学关系,才能在新的环境中生活得健康快乐。3. 明确如何建立规范意识进入大学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对自身的约束不再是老师和家长,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和各种规章制度,因而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建立规范意识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一般来说,三个方面的规范必须使之明确:一、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条例等;二、社会公德;三、学校的校规校纪。有了规范也就有了约束,

5、可为与不可为,学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二、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交际能力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为了升学,无暇顾及其它。进入大学后,开始了集体生活,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不太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心理失衡,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可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适应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重要性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个性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每个学生都生活在集体中,生活在社会中,这个集体中的成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其人际关系的特点是自由度大,主动性强,涉及面广。友好相处成为大学生共同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6、不善于人际交往,很难赢得同学的目光,就很难在以后的社交中做到如鱼得水。2. 平等和宽容地对待他人和自己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处事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忍让方面普遍不足,这样的环境中,谁学会了宽容,谁也就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学会尊重别人是做人之本,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坚持公正、坦诚地对待他人。这是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3. 重视交流和沟通的作用语言,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只有自己畅所欲言,坦诚自己的心声,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别人才能对你敞

7、开胸怀,从而达到相互理解、拉近距离、增进友谊的效果。因此,交流沟通、平等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学生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辅导员,一定要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效地利用这一手段。三、 从心理上适应环境,克服反差进入大学前,新生怀着对高等学府的憧憬,往往容易将大学生活想像得十分美好,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想像有很大差距,加上对大学生活的不了解和不适应,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心理障碍。那么,要使新生尽快的适应心理上的变化,就要求他们从克服几个反差开始。1. 克服想象与现实的反差严明的纪律,有序的学习,温暖的集体,优雅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

8、构成了多数学生头脑中的理想化的大学生活模式。进校之后发现大学不过是宿舍、食堂、课堂、阅览室四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认为大学更多的是不尽人意,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个温馨、浪漫的乐园,灰心、失望随之而来,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反映。为了使学子们圆满的完成学业,我们就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引导,使之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从理想回到现实,降低期望值,理智地对待大学生活,从而使大学生活真正过得充实,过得丰富多彩,过得有意义。同时使其认识到青年学生很快就要离开校园走上社会,必须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才行,必须从现在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2. 克服专业认识上的反差刚踏入大学

9、校门,很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并不了解,听到一些反面的议论,就开始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入错了行,结果在很长时间内难以使自己的情绪安定下来,巨大反差导致心理失衡,最终影响学业。的确专业有热门与冷门的区别,而且每个人的兴趣与所学专业是否一致,也是问题所在。由于高考中,绝大多数学生看中的是热门专业,但毕竟只有少数能够如愿以偿。对未能如愿的学生,我们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调整好心态的必要性,使其知道一味的抱怨、消沉下去,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自己。另外,在新生入学之初,请一些专业上的专家、教授做相关专业介绍,使其了解专业,正确认识专业,提高专业兴趣,改善专业思想。同时,请在专业上取得成就的校友做报告,也是

10、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从而增加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3. 克服地位变化上的反差现今,高考虽不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但对于金榜题名者来说,他们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在社会的一片赞扬声中优越感日增。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学里强手云集,过去的佼佼者不再是佼佼者,优越感很快消失,相反更多的感到压抑、苦闷和失望,进而产生自卑感,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再自信。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引导,使之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既要让他们学会正确估价自己,从五彩缤纷的梦幻中走出来,勇敢的面对现实,克服虚荣和自我表现欲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又要让他们在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11、的同时,看到别人的长处,注意别人的优点,虚心地向别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四、 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合理规划未来大学课程多、课时少,教师除上课外很少与学生接触, 这与中学的保姆式教学方式截然不同。要想搞好学习,学生必须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发挥自主性。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引导,使其完成向自主式学习的转变。1. 树立远大理想中学阶段,每个学生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考大学。进入大学,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很多学生开始重新思考,向着更高的理想奋进。但部分学生认为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如愿,可以松口气了。这种思想成为大一新生学习中的潜在阻力。这时迫切需要学生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

12、、班主任及时地加以引导,引导其树立新的目标,寻找新的驱动力。在入学之初要对新生进行理想再教育,使之明确自身对国家、社会,对人民所肩负的责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只有明确了将来要做什么,才能确定现在该如何努力,才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从而做到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2. 合理安排时间年轻人常被形容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时间很多,不知珍惜。新生在入校时,觉得大学生活刚刚开始,时间尚早,先放松一下没什么。这种思想在新生中比较普遍,而且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同学到了大三方才醒悟,大学生活已过一半,抓紧时间学习。转眼大四,则要忙设计、忙论文、忙就业,真正学习的时间被一再压缩,学

13、习的愿望虽然很强,但时间却已经不允许,最终追悔莫及。所以,在新生入校之初,指导他们科学的利用时间,对大学四年做一个全面的、合理的规划。将大学分成几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要求,科学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另外,在时间的利用上,要强调凡事从现在做起,作时间的主人,循序渐进、有条不紊。3. 优化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同的性格可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基础也要求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引导新生虚心的向别人学习,向高年级同学请教,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磨刀不误砍柴功”,了解借鉴前人的方法为我所用,对大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圆满完成学业可以起到强力催化的作用。大学四年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尽快进入角色,尽快地开始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是每个大学新生的迫切要求。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在生活、学习以及心理上给予新生必要的指导,无论对大学生还是对高校学生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参考文献:1 沈喜发.关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教育及管理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徐 鸿.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的原因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0.3 贺淑曼,等. 成功心理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9.第1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