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八下期中历史复习知识点整理.doc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0KB
约9页
文档ID:542956656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八下期中历史复习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1/9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期中历史复习知识点整理考点13: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和作用(b.)一、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作用1、目的: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2、时间:1405年——1433年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3、手段:和平亲善4、路线:江苏刘家港出发,经东南亚、南亚、西亚,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5、对外贸易:传入的物品、技术传出的物品、技术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香料、药材、染料及大量供皇室享用的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奢侈品6、意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练习:1 “到世界各地去,将福音传播给每一个人”2“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上述材料中的“福音、光明”是什么意思?)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概况和作用1、条件:主观:西、葡等国的支持 客观: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 (1)15世纪末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对远洋事业很支持2)航海技术的进步,为远洋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3)指南针、星盘、象限仪和航海图等航海工具的使用是远洋航行的一个重要保证。

4)地圆说的提出,地图绘制趋向精确 (5)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2、原因:(1)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希望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能够攫取大量黄金 (2)开辟新航路的另一原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当时通往东方的重要商道被仇视欧洲人的土耳其人占据着 (3)《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看成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 (4)传播基督教也是推动欧洲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3、哥伦布日:10月12日(西班牙国庆日)4、影响:(1)正面影响①使人类文明的交往通道从大陆与近海转向大洋使世界从原来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走向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②促进了不同地区人民的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③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④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⑤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负面影响 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对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野蛮屠杀当地居民,掠夺土地和财富殖民、奴役和前所未闻的屠杀、掠夺、迫害带给了拉美、非洲、印度和东南亚人民无尽的灾难。

考点17:知道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a.)分析:考点17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包括:工业革命早期阶段以蒸汽机为代表的重要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以及工业革命新阶段以电力与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代表的重要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内容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后半期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代表性成就和发明人①瓦特发明的蒸汽机;②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③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19世纪80年代巴黎出现了电力铁路,德国人卡尔·本茨和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安装内燃机的早期汽车,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美国人贝尔发明有线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德国主要工业领域纺织、机械制造、冶金、采矿、建筑、交通运输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影响使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迈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长,并几乎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练习: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二,分别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哪些技术进步? (4分) 答:图一反映的是曲辕犁的发明、牛耕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生产的耕作技术有了进步;图二是筒车的发明使农业生产的灌溉技术有了进步2)图三和图四是现代农具,请说出它们的动力来源2分) 答:图三是拖拉机,其动力来源是内燃机;图四是抽水机,其动力来源是电力3)这些现代农具最早出现于美国还是英国?为什么?(3分) 答:美国,因为这些农具都是工业革命新阶段的产物,而美国比英国先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新阶段4)从两个材料中得到了一个共同启示是什么?(1分) 答: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工具的改进2、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D ) A.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 交通运输的革新 C. 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 D. 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3、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其中,活字印刷术发明于( C ) A. 秦汉时朝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朝 D. 明清时期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工业革命新阶段)中独占鳌头 ——电视片《大国崛起·美国》(1) 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这一时期,为英国生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机器是什么?(1分)请写出当时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2分) 答:完成工业革命(2分);蒸汽机(1分);大机器生产(2分)(2) 材料二认为美国“独占鳌头”的原因是什么?(2分)在工业革命新阶段,美国在电力应用和交通工具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请各举一项相关发明2分) 答: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2分)电力应用:电灯(1分);交通工具:飞机(1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3)综上所述,工业革命两个不同阶段有何共同的积极影响?(4分) 答:推动了生产力(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任答两点,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4分)考点21.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b)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与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议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领导人 克伦威尔内战的经过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提出要求限制王权,揭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爆发: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经过:克伦威尔领导新模范军,最终取得胜利,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 ;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推翻复辟王朝;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文件 《权利法案》意义(1)它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的大权,标志着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君主立宪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二、美国独立战争背景在北美的13个英国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英国只想将其作为殖民地进行盘剥,阻碍发展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把北美人民的反抗斗争推向高潮。

经过揭开序幕 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建国时间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转折点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胜利1781年,美国人民在华盛顿的带领下最终打败了英国军队,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领导人 华盛顿结果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定了三权分立共和制政体华盛顿成为第一任总统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1.北美人民对独立的渴求2.战争具有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性3.资产阶级的推动作用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确定了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背景(原因)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原因: 阶级矛盾激化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起义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三次起义起 义 时 间 成 果 启 示第一次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实行君主立宪制充分显示是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第二次1792年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第三次1793年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实施一系列革命政策,大革命达到顶峰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四、历史意义1.英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2.美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3.法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考点23:说明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b)1.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原则:怀柔政策,以德服人 举例:1、修建承德避暑山庄2、乾隆皇帝亲自接见回归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避暑山庄与一般的避暑胜地相比,有什么特点?它是统治者避暑、围猎的场所,更是他们实行“怀柔”的民族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的场所,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避暑山庄成为清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政务中心2.对西藏的管辖: a、册封西藏宗教领袖:清朝初期西藏的宗教领袖由清朝皇帝赐予“达赖喇嘛”(顺治帝)和“班禅额尔德尼” (康熙帝)的封号此后,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b、设立驻藏大臣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雍正帝)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明修长城清修庙”意味着:明代是消极的防御,以防为主;清朝统治者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重在以德服人。

3.对西南地区 改土归流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开始从中央派遣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4.对新疆地区 17世纪末—18世纪中期,清军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还平定了天山南路的回族贵族叛乱5.对沙俄 雅克萨之战 武力反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巩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