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经营专业设置论证报告讲述讲解(DOC 8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95142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光农业经营专业设置论证报告讲述讲解(DOC 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观光农业经营专业设置论证报告讲述讲解(DOC 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观光农业经营专业设置论证报告讲述讲解(DOC 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观光农业经营专业设置论证报告讲述讲解(DOC 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观光农业经营专业设置论证报告讲述讲解(DOC 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光农业经营专业设置论证报告讲述讲解(DOC 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光农业经营专业设置论证报告讲述讲解(DOC 8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农业学校观光农业经营专业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一、社会需求与展望(一)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趋势现代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业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经营形态。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产业,观光农业具有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和市场性等特征。相对传统农业,观光农业不仅具有一般农业所具有的提供农产品的生产功能,还具有旅游观光、习作体验、休闲度假、教育等新的功能,这对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合理开发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文

2、化资源,促进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旅游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的兴起,此类人才极其匮乏,供不应求。据考证,我国的观光农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由最初居住的城市的居民对郊野景色的欣赏和果品的采摘活动,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农业和农村对面光农业的全方位建设与开发。近年来,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及其周围出现了许多观光农业与旅游农业园,在园中可以在生活设施齐全的小木屋中休闲、住宿,还可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挖野菜、吃野菜等,真正体会到农家的乐趣和田间的恬美,也可以使家长和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自然之美。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

3、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广东,果园观光旅游最早出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广东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收入10多亿。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

4、了充足的客源。观光农业既然属于旅游业,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以2010年为例,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入境旅游,但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比仅为12.5,国内旅游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鉴于观光农业的特性,对其需求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证。尤其近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又有大幅增长。由于观光农业的客源主要为国内城市居民,因此可以预测,对观光农业的需求也将保持一个旺盛的态势。(二)重庆市观光农业发展趋势重庆市直辖以来,观光农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带来了盘活地方经济、拓宽农民致富门路、

5、激活消费市场、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等良性效应,为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重庆发展观光农业,有着众多有利条件:1、优越的自然条件。重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17-18,冬季温暖、夏季高温的特殊性和地形小气候的多样性等三大气候特征,适宜于多种农作物和果树生长。2、富集的农业资源。重庆的主体性、多样性气候明显,是多种动植物生长的适宜区或最适区,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此外,山、水开发颇具潜力。全市山地5.2万平方公里,山区农林特产种类众多,目前尚处于初开发、待开发阶段,特别是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水域面积达到1068平方公里,极具开发潜力。 3、丰富

6、的旅游资源。重庆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产业也初具规模,为重庆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前提条件。4、广阔的客源市场。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据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专家段瑜介绍,重庆观光农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生态农业示范区,包括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设施农业示范园、节水农业示范园、信息农业示范园、农业机械化示范园、立体种养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等。二是旅游农业园区,包括各种观光农业园(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茶园、观光养殖场等)和各种休闲农业园(休闲渔桑场、休闲生态园等)。重庆大部分的观光农业属于该类型

7、,如璧山古老城生态农业园区、潼南县东升茶山农业观光园、永川秀芽茶叶观光基地、永川市黄瓜山百里果乡农业观光园、北碚金果园农业观光园区、忠县“中国柑橘城”等。三是都市农业园区,包括各种市民农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和“菜篮子”工程。主要是处于交通设施发达、与市场联系便捷、居民密度较高的重庆几大主城区之中,位于交通走廊、城市建筑之间。园区农业一般规模有限,面积多在100公顷以下。四是森林公园辐射区,是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木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综合生态群体,以森林风光与其它自然景观为主体或背景,如重庆黔江农业观光园,它是黔江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辐射接待区,位于其东面

8、,以森林公园作为其背景和依托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五是农家乐,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的一种散点小户型的农业观光园,常依托风景区而建,规模一般较小。重庆的农家乐近年来发展迅猛,并且带来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重庆南山、渝北的统景、北碚金刀峡、缙云山等景区以及远郊的璧山、江津、永川等地均可看到经营得非常红火的农家乐,一些地方的农家乐已发展成上档次、成规模的农家乐片区。对于重庆市观光农业的长远发展及总体布局,有关建设部门已制定出总体规划,将全市分为三大区块,形成以三峡风景线、大足石刻线、武隆风景线主要景区为依托,以重庆西部、东南、东

9、北区域、区县小城镇为依靠,辐盖周边小区域,小景点、核心休闲点为补充的三级旅游架构,走“特色健康”的发展道路,同时带动和促进全市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三)观光农业经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2010年5月12日,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增设了观光农业经营等85个新专业,而在此之前,全国只有仙桃职业学院等极少数高职学校开办,而且开办时间均在2005年之后,可以说,观光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滞后已经成为非常显著的矛盾。观光农业经营专业是农学技术专业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复合性专业,我校在战略规划的延伸向涉农专业时开设此专业,将有效地缓解本市、本地区对观光农业建设与管理人才的缺乏现状。二、设置观光农业经营专

10、业的可行性(一)教学实践条件目前,学校建设了导游讲解实训室、园林综合实训室等校内实践基地,另外天赐温泉、巴驿轩等农业旅游场所,以及周边的农家乐等都可建设为实践教学基地。(二)相关学科和专业群的情况我校目前设有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园林专业等都很成熟。观光农业专业与上述专业在专业基础课开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三)课程与师资情况目前学校拥有能胜任观光农业专业方面教学、科研、推广的专职教师10余人,学历水平高,科研能力强,都有较高的教学及实践能力,可以承担专业理论及技能方面的教学。三、观光农业经营专业的筹建措施(一)专业建设基本思路我校的办学方向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层

11、次、多类别、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精业,转业者创新业,为社会进步提供人才和教育的支持。”观光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规模和生产管理办法也要与之相适合,一要保证教学,二要与社会接轨。实施项目教学法,以生产项目为载体,和生产任务的共同完成。引进企业合作项目,模拟企业化管理,按企业程序运作,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地演习,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消除毕业后熟期。利用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服务,建立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在互惠双盈的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一、产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长效运行机制。(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观光农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

12、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新时期我国观光农业经营企业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休闲度假村、农家乐、观光农业景区景点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三)专业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职业汉语、计算机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3)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4)掌握观光农业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5)掌握植物生长与环境、农业生态学知识;(6)掌握美术基础、建筑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7)掌握植物学、生态学、气象学、植物生理生

13、化等生物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8)掌握观光园区规划设计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2、能力结构:(1)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3)具备商业应用文的写作能力;(4)具有观光园区规划设计与管理能力;(5)具有观光旅游导游能力;(6)具有观赏植物与动物的栽培与养殖等基本技能;(7)具备现代观光农业产品营销能力。(8)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及处理能力;(9)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3、素质结构:(1)全面发展,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

14、论,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2)具有一定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较高的文化素质;(3)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文明的举止;(4)社会的政治鉴别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和身心承受能力;(5)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素质。4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要求:(1)助理观光农业师(2)观光农业师(四)就业岗位主要面向生态农业园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型综合性农业开发区、旅游公司、旅游景区及相关部门组织就业。还可面向现代观光农业行政与技术管理部门,从事观光农业认证、观光农业执法、观光农业组织管理与监督等方面工作。具体包括: 1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人员

15、;2观光农业园生产管理人员;3观光农业园区技术服务人员;4、其他旅游景区导游人员。(五)主要课程:课程覆盖农业技术、旅游管理的领域。主要课程包括:英语、信息技术基础、观光旅游基础知识、花卉园艺技能、观光农业服务礼仪、乡村导游操作实务、观光导游讲解、农业景区(点)服务、观光农业经营基础、插花、茶艺、农家乐餐饮服务等课程。(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导游讲解技能训练、观赏植物栽培技术技能训练、插花技能训练、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技能训练等,安排专门的实践活动时间完成,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在第三学年,学生到各企业顶岗作业,通过岗位实训,使学生基本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群工作能力。(七)师资队伍

16、建设师资是推进各项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品牌内涵的有力保障。因此,本专业将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放在各项日常工作作的首位,将选派部分教师与合作单位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开拓教师的学科视野,保持专业敏感度,提高技术水平;选派部分教师兼职合作单位的技术工作,或引进部分优秀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与相关单位的技术人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充实外聘兼职技术人才库。通过规划与努力将会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办好本专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加强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八)实验、实训体系建设1、完善实验/实训材料根据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各科实训指导书、实验指导书规范实验课的教学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