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94918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封丘县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和新乡市人民政府加快城镇化进程实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精神,努力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发展水平,决定开展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和城乡统筹的结合点,着力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城镇化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和“新城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城乡建设为中心,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旧城和城中村

2、改造为重点,按照“做强主城、膨胀县城、发展集镇、建设新村”的思路,提升载体功能,构建城区现代化、县域镇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促进人口、产业、生产要素集聚,努力走“人口转移型”与“结构转换型”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开展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活动为抓手,大力推动城乡规划上水平、城乡建设上速度、城乡管理上台阶,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封丘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受益。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到城乡建设各个环节,把群众受益作为推进城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城乡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2、坚持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重点在城市,难点在农村;坚持城

3、市带动战略,加快县城建设建设步伐,带动城镇化、城乡一体化、镇村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3、坚持规划先行,三规合一。发挥城乡规划引领作用,健全城乡规划体系,确保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精准对接。4、坚持产城互动,相互促进。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以产业发展的规模决定城市发展的规模和进度,以产业集聚创造的就业岗位决定人口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引导各乡(镇)科学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城乡建设任务。6、坚持依法办事,改革创新。依法依规推进城乡建设,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和手段,完善政策体系,

4、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二、基本目标(一)城镇化发展目标今后三年,全县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到2012年,达到28%,着力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着力形成合理的人口分布,着力形成合力的产业布局,着力形成合理的就业结构。主城区人口超过10万人,黄陵、黄德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陈桥、应举、赵岗镇区人口达到2万人以上,其他乡(镇)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二) 城乡建设目标 城乡建设投资占全社会投资固定投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2012年,新区核心区和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城镇基础设施、住房建设、城乡生态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投资达到100亿元。新区建设初

5、具规模,产业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住房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现代城市的功能基本具备,重点区域的10个新兴农村住宅社区雏形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三条环线、幸福路、兴华路、黄池路、文化路建设等为基础,加快推进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2012年年底前新区功能区建设出形象、成规模。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二区建设,配套建设产业聚集区创业服务中心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和公共租赁住房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到2012年年底,起步区和发展区全面实现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

6、设施和生活性服务设施“三到位”,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集群初具规模。加快专业园区建设,依托中心镇和有条件的小城镇,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园区。2012年年底前保证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入驻企业、就业人口和税收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大力实施城市老城区改造加快城市老城区改造。对我县建成区内用地功能混杂、人居环境较差、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旧住宅小区和传统商业街区以及污染严重、对居民生活干扰较大的二三类工业、仓储区进行改造,力争2012年年底前完成建成区内的旧商业区和城市景观道路、主干道两侧区域改造以及二三类工业、危险仓库搬迁改造,重点确保电影院片区、外贸公司仓库片区、化肥厂棚户区的改造。对不具有保护和利

7、用价值的旧住宅小区,2012年年底前全部实施改造;对尚有实用价值,但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环境较差的旧住宅小区,按照既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又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实施以整容、拆违、补建、配套、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善工程,力争2012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改善任务。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按照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群众受益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村庄和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内村庄改造,力争2012年年底前实施改造80%以上,重点确保后北场城中村、新李庄城中村、万庄城中村的改造。城市新区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和城乡结合部村庄应基本完成一体化改造,避免形成新的城中村。(三)大力发展住房和房地产业加快保障性住房

8、建设。落实廉租住房建设三年规划和土地供应计划、税费优惠等政策,加快中央投资补助廉租住房项目建设,确保2010年5万平方米,2011年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项目顺利实施。以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产业集聚区职工公寓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加大政府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选择试点,探索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照规划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加快房地产业发展。根据城市发展战略与产业定位,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产业地产发展。大力发展工业地产,加快工业厂房、专业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商业地产,重点开发各类商业营业用房,建设一批商贸区、休闲区工程。充分利用旅游

9、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地产。大力发展住宅地产,进一步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稳步增加普通商品住宅供给,重点确保文化小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鼓励城市集中连片开发和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四)大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城市道路等城市交通设施建设,重点打通断头路,完善次干路及支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重点确保封曹路城区段拓宽改造、西大街道路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原有交通设施,积极推进城市立体交通建设。大力实施静态交通设施建设,新建住宅小区、大型活动场所和办公楼、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应采取立体规划设计办法,足额配建停车设施。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快供水工程和水

10、质保障设施建设。全面实施“气化河南”工程,加快西气东输二线沿线用气城市燃气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城区天然气建设工程,确保2012年年底前建成完备的燃气配套设施,燃气普及率达到40%,实现城市燃气设施向重点镇延伸。推进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和改造,力争2012年年底前城市供热能力增加40%。加快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与改造,开展雨水初期径流污染治理工作,完善雨水调蓄和综合利用功能,逐步提高雨水设计重现期标准。2012年年底前建成基本完善的雨水排水体系,基本改变雨污合流状况,一般地区雨水设计重现期达到1年以上,重要地区达到2年以上,确保城市暴雨期间安全度汛。统筹协调各类地下工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避免城市道

11、路反复开挖。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时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新建、扩容,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网络,提升处理能力。推行垃圾分类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城市生态设施建设。以创建“园林城市”为载体,实施天然渠、十支渠综合整治工程,新建新区公园、北干道路北小游园、城南公园、西、南、东入市口综合整治等项目,加强水系建设,加快城市游园、绿地系统和生态园区建设,合理布局近郊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环城绿化带。以强化城市绿线管理为抓手,促进居住、庭院等建设项目配套绿地同步发展,优化市民生活、工作环境。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

12、全面完成规划的县级医院以及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快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和改造,完成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建设一批功能实用、标准较高的文化设施和重大项目。加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建设体育中心等一批大型体育场馆,到2012年年底,所有社区建有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加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编制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建设城市防灾减灾设施,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风险防范预警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快超期服役城市管网改造,确保供水、燃气、电力、热力等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广场、公园等避难场所布局合理,城市防洪设施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设施规范齐全,无障碍设施配套,城市新建建筑

13、全部达到抗震设防标准。(五)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中心镇建设。优选 个具有较好区位优势、较强经济实力、较好设施基础、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心镇作为加快建设试点,重点支持其率先发展。加强中心镇与专业园区和新型社区建设相衔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与农民就近就业转移,人口集聚率年均增长3%以上。稳步推进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2010年启动建设 个、2011年重点建设 个、2012年重点建设 个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示范村。引导农村危房改造、南水北调工程移民迁建和灾害易发地区移民项目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建设,逐步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农村基础设

14、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与县基础设施的对接联网和向农村辐射延伸。依托小城镇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建设集中供水设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2010年年底前完成建制镇、乡生活垃圾集运设施建设任务,2012年年底前基本建立“村组保洁、乡镇收集、县(市)运输、集中处理”或“村庄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县域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安全稳定运行机制,中心镇和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小城镇和村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六)进一步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实行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治理的重点是加强道路

15、清扫保洁、规范广告牌匾、治理占道经营,对主要道路沿街建筑物外立面定期进行粉刷保洁,加强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以及支路、背街小巷等地区的卫生保洁和环境整治。建筑工地重点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全部实行围挡作业。城市住宅小区重点治理违反规划私搭乱建、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占用公共场地等现象。市政公用行业重点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管理,落实经费、编制和人员待遇,强化执法保障,逐步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到2012年年底,基本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扎实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到2012年年底达到精细化管理标准;到2012年年底,达到市容市貌规范有序、

16、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开展镇容村貌治理。加强小城镇和农村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推动有条件的重点镇率先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立县域环卫保洁体制机制,着力建设一批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和乡村。2010年年底前制定出台建制镇镇区和乡驻地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达标验收标准,大力实施综合整治;2011年年底前1/2以上的建制镇镇区和乡驻地、2012年年底前全部建制镇镇区和乡驻地完成环境综合整治达标验收。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突出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名及历史街区建筑保护,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发展和展示。重要地段和建(构)筑物要形成与地域、历史、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特色风貌,彰显封丘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