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3.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94703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内容,本章主要研究图形的轴对称及轴对称的性质;本节要求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利用轴对称分析图形的形成过程、进行图案设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2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分析归纳,经历折叠、剪纸和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的过程探究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情感态度价值

2、观目标1了解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感受对称美;2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合作、分享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重点:利用轴对称分析图形的形成过程、进行图案设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从数学角度理解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进行图案设计教 具: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对称是一种思想,通过它,人们毕生追求,并创造次序、美丽和完善”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许多美丽的事物都是利用轴对称设计的,它们不仅装点了我们的生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与和谐.下面就让我们动脑动手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二、新课剪纸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你知道它是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进行设计的吗?通过现场展示

3、剪纸,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呈现剪纸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里面的轴对称现象和中国古老剪纸艺术的魅力.做一做1如图5-23所示,取一张薄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底边上的高线对折 将得到的角形纸沿图中的黑色线剪开,去掉含 90角的部分打开折叠的纸,并将其铺平 (1)你会得到怎样的图案?先猜一猜,再做一做(2) 你能说明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图案吗?应用学过的轴对称知识试一试(3)如果将正方形纸按上面方式对折 3 次(如图 5-24 所示) ,然后沿圆弧剪开,去掉较小部分,展开后结果又会怎样?为什么?(4)当纸对折 2 次后,剪出的图案至少有几条对称轴?3 次呢? 在这个环节中

4、,整个活动内容由浅入深,难度逐渐加大,而我继续采用让学生先把猜想画下来,再与操作验证进行对比,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直观认识”过渡到“数学角度的思考”,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一开始大多是借助直观经验形成的、粗略的的猜想,而到这里绝大多数学生都学会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来进行较为准确的猜想.引导的到位使学生逐渐学会了用数学思考代替直观来解决问题,这就为学生运用轴对称进行设计作了较充分的铺垫温故知新: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三、习题四、拓展 1利用两个圆、两条线段、两个三角形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的设计意图和要表达的含义。 2如图,ABC中

5、, A=500,C=700,BD、BE三等分ABC,将BCE沿BE 对折,点C落在C处,则1= ;答案:90解析:解答: A=500,C=700ABC =60 BD、BE三等分ABCABE =EBD =DBC =20 EBC =EBD +DBC =40由翻折得CBE=EBC =40 C =C =70CBA =CBE-ABE =40-20=2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C +CBA =70+20=90分析:本题关键是根据翻折求出各个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1的度数.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1如何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2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