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大纲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93020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大纲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病理大纲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病理大纲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病理大纲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病理大纲知识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大纲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大纲知识点整理.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掌握: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熟悉:萎缩的类型、化生的意义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掌握: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病理性钙化、坏死的概念和形态学特点。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干酪样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的形态学特点和常见原因。坏死的结局。熟悉:含铁血黄素、脂褐素的概念和形成机理。坏死的后果。了解: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第三节 细胞凋亡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熟悉:凋亡和坏死的区别。了解:凋亡的过程。第四节 细胞老化了解: 基本内容。1.名词:适应:细胞及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

2、答反应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增生:组织或器官内的细胞数目增多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外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细胞凋亡:活体内个别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脂褐素:细胞自噬溶酶体内为被消化的细胞碎片残体,镜下为黄褐色颗粒状,为脂质和蛋白质混合物,源于自由基催化的细胞膜相结构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拖长和降解红细胞血红蛋白所产生的铁蛋白微粒聚集体,为铁和蛋白质结合体,镜下为金黄色或褐色颗粒*营养不良性钙化: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2.萎缩的类型: 营养不良性萎

3、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3.化生的意义 一方面增强对刺激或有害因子的抵抗能力,另一面降低组织的正常功能,甚至可引起细胞恶变4. 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病理性钙化、坏死的概念和形态学特点概念形态学特点*器官变化细胞水肿因线粒体损伤,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细胞内钠水过多积聚细胞肿大,细胞质高度疏松呈空泡状,可出现气球样变器官体积增大,薄膜紧张,切面外翻,颜色变淡脂肪变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质中细胞肿大,空泡,核受挤压体积增大,淡黄色,油腻感。虎斑心,心肌脂肪浸润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出现半透明蛋白质蓄积HE染色呈嗜伊红均质

4、状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镜下呈蓝色颗粒状至片状,肉眼呈小颗粒或团状5.坏死:以溶酶体行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部组织细胞的死亡。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形态学特点常见原因*备注凝固性坏死细胞微细结构消失,组织轮廓可存在,坏死区周围形成出血,充血,炎症反应带。灰黄色,干燥,质实状态多见于心脑脾肾等实质器官,因缺血,细菌毒素,化学腐蚀剂作用引起液化性坏死死亡细胞被完全消化,局部组织被溶解细菌和某些真菌引起的脓肿,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细胞水肿引起的溶解性坏死多见于化脓菌感染 纤维素样坏死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类似纤维素染色性质的无结构物质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纤维肿胀

5、崩解,结缔组织免疫球蛋白沉积,血浆纤维蛋白渗出变性多发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多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坏疽干性,干燥褶皱呈黑色,腐败较轻,界限清楚湿性,肿胀呈蓝色,界限不清楚气性,发生坏死,产生大量气体,有捻发感干性: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正常的四肢湿性: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及动脉阻塞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腐败菌感染气性:深层肌肉开放性损伤合并厌氧菌感染干性坏疽多为凝固性坏死,湿性为凝固性和液化性坏死的混合物湿性和气性坏疽班全身中毒症状*6.坏死的结局 溶解吸收,坏死细胞及周围中性粒细胞释放水解酶,使坏死组织溶解液化,并被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分离排除,坏死灶较大不易被吸收溶解,表皮粘膜坏死物可被分离,形成组织损伤,

6、浅层称为糜烂,深层为溃疡机化与包裹(机化:新生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包裹:坏死组织过大,新生肉芽组织将其包围);钙化;坏死细胞核细胞碎片若为及时清除,可引起钙盐和其他矿物质沉积,引起营养不良性钙化*7.凋亡与坏死的区别(课本18页) 机制,诱因,死亡范围,形态特征,生化特征,周围反应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第一节 再生熟悉: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熟悉:瘢痕组织的形态和作用。了解: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第三节 创伤愈合掌握: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概念。熟悉: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了

7、解:骨折愈合1.名词 一期愈合:见于组织损伤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已缝合的伤口。仅有少量血凝块,炎症反应轻,短期内愈合,形成少量瘢痕组织,功能影响小 二期愈合:见于组织损伤大,创缘不整,伴有感染,无法缝合的伤口。炎症反应明显,瘢痕组织多,愈合时间长 *细胞周期:由间期和分裂期构成。间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不同细胞细胞周期不同(具体见课本21)*2.不同细胞的再生潜能 不稳定细胞:持续分裂细胞,不断增殖分化,以替代衰亡或破坏的细胞。表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粘膜等稳定细胞:静止细胞。正常情况下处于处于静止期,收到损伤刺激后可进入增殖。胰,汗腺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各种腺体的实质细胞 永久细胞;非分

8、裂细胞。出生后不能分裂增生。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3.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可见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肉芽。镜下,可见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核体积较大,椭圆状,向腔内突出。伴有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作用:a,抗感染保护创面;b,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c,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症渗出物及其他异物*4. 瘢痕组织的形态和作用。 由肉芽组织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的胶原纤维构成 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硬并缺乏弹性;纤维细胞少,核

9、细长而深染,组织内血管减少。 作用:1.将损伤的创口及其他缺损长期修补并连接,保持组织器官稳定性 2.胶原纤维具有一定抗拉力,可有限的保持器官坚固性 3.瘢痕收缩,影响器官正常功能。4.瘢痕性粘连。器官间及器官与体腔壁之间粘连5.瘢痕组织增生过度*5.创伤愈合基本过程 1.血管生成;A,原有血管基膜降解并引起毛细血管芽的形成和细胞迁移B内皮细胞向刺激部位迁移C.位于迁移细胞后面的内皮细胞增殖和分化 2.损伤部位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迁移: 3.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积聚和纤维组织重建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掌握:淤血的原因、病变和后果。熟悉:肺淤血和肝淤血的形态特点。了解:充血第二节

10、出血了解:病因和机制、病变和后果第三节 血栓形成掌握: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的结局。血栓对机体的影响。熟悉: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栓的形态。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第四节 栓塞掌握:栓塞、栓子的概念。栓子运行的途径。熟悉:肺动脉栓塞和体循环栓塞。了解:脂肪栓塞、气体栓塞和羊水栓塞。第五节 梗死掌握:梗死的概念。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熟悉:梗死的病变及类型。了解:梗死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结局第六节 水肿熟悉:水肿的发病机制。了解:病理变化、对机体的影响。1. 名词:*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流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

11、中某些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血栓: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形成的固体质块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栓子:阻塞血管腔的异常物质,可为气体,液体或固体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死亡*心衰细胞: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2.淤血的原因,病变和后果 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 病变:器官肿胀,呈暗紫色,薄膜紧张,重量增加,淤血局部体温降低。全身淤血可出现发散。镜下可见组织小血管扩张,充满血液,可伴有水肿。 结果:取决于器官或组织的性质,淤血的程度和时间长短。短时间后果轻微,长时间淤血

12、可引起实质细胞萎缩,变性,死亡,间质纤维组织增生。*3.肺淤血和肝淤血的形态特点肺水肿:由左心衰竭引起。肺体积增大,暗红色,切面流出泡沫状红色血性液体。镜下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变厚及纤维化,伴有水肿和出血。肝淤血:常由右心衰竭引起。肝体积增大,暗红色。镜下,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血窦扩张充血,肝细胞萎缩坏死,肝小叶周围细胞可见脂肪变性。4.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的结局,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结局:A,软化,溶解,吸收;B,机化,再通;C,钙化影响:取决于血栓的大小,部位,类型及血管腔阻塞程度,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 A,阻塞血管,若未完全阻塞则引

13、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缺氧,实质细胞萎缩,若完全阻塞则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性坏死(梗死)B,引起栓塞C,心瓣膜变形(机化)D,广泛性出血(DIC)*5.血栓形成过程与形态 过程:1.血小板聚集于内膜损伤后暴露的胶原表面并被激活,吸引更多的血小板聚集粘附,形成血小板小堆,此时血小板的粘附是可逆的2. 随着内外源凝血途径启动,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并与内膜损伤部位的纤维连接蛋白结合,固定血小板堆,形成不可逆的血小板血栓3. 凝血酶等凝血物质不断释放使血栓不断增大,阻塞血管,血流在下游形成漩涡,形成新的血小板堆。不断反复循环。 形态:白色血栓: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

14、腔内,动脉内。肉眼观察呈灰白色小结节或赘生物状,表面粗糙,质实,与血管壁结合不易脱落。镜下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 混合血栓:肉眼观察为灰白色和褐色层状交替结构,血管内呈粗糙干燥圆柱状,心房内呈球状。镜下由淡红色无结构的呈分支状或不规则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灰白色)和充满小梁纤维蛋白网间的红细胞构成,血小板小梁边缘可见中性粒细胞 红色血栓:肉眼观察呈暗红色,新鲜时湿润,具有一定弹性,与血管壁不粘连,与死后血凝块相似。镜下可见纤维蛋白网间充满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 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内,肉眼不可见,镜下由嗜酸性同性质的纤维蛋白构成,常见于DIC6.栓子运行的途径 栓子运行途径一般随血流方向进行 A:体静脉及右心的栓子随血流阻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B:主动脉系统及左心栓子随血流阻塞各器官相应口径的动脉分支C:来自肠系膜静脉等门静脉的栓子可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D:交叉栓塞,心腔内的栓子偶尔可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进入另一侧心腔,随血流阻塞相应分支E:逆行性栓塞,罕见情况下,下腔静脉内血栓在胸腹压升高时,血栓一时逆行至肝,肾,髂腰静脉分支引起栓塞*7.肺动脉栓塞和体循环栓塞肺动脉栓塞:主要来自下肢深静脉中。小栓子,不引起严重后果,在严重肺淤血时可引起肺梗死;大的栓子栓塞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可引起猝死;多数小栓子广泛栓塞可引起猝死体循环栓塞:栓子主要来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