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292778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

2、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二、二、学情分析我执教的两个班级共有78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相对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

3、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学会画线段。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

4、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6.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

5、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五、教学措施: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

6、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图案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更好地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

7、进行开放性操作活动的基础上,从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活动,心情愉快的记忆乘法口诀。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学习乘法计算的目的是用它解决问题。渗透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乘法计算教学与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结合编排,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乘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结合实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

8、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思想。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

9、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周次日 期内 容19月2日9月6日学生缴费、始业教育29月9日9月13日长度单位39月16日9月20日两位数加两位数49月23日9月27日两位数减两位数59月30日10月4日整理和复习610月7日10月11日国庆放假710月14日10月18日角的初步认识 练习 评估810月21日10月25日乘法的初步认识 5的乘法口诀910月28日11月1日2、3、4的乘法口诀1011月4日11月8日6的乘法口诀1111月11日11月15日整理和复习 练习 评估1211月18日11月22日观察物体1311月25日11月29日7的乘法口诀1412月2日12月6日8的乘法口诀1512月9日12月13日9的乘法口诀1612月16日12月20日整理和复习 看一看摆一摆1712月23日12月27日时间 评估1812月30日2013年1月3日数学广角 练习评估191月6日1月10日单元复习201月131月17日单元复习211月20日1月24日总复习221月21日1月27日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