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 全力打造农牧业产业化大乡(大库联).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91033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 全力打造农牧业产业化大乡(大库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 全力打造农牧业产业化大乡(大库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 全力打造农牧业产业化大乡(大库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 全力打造农牧业产业化大乡(大库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 全力打造农牧业产业化大乡(大库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 全力打造农牧业产业化大乡(大库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 全力打造农牧业产业化大乡(大库联).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全力打造农牧业产业化大乡近年来,我乡在发展设施农业上,立足早动手、早安排、早落实,加强对农牧业产业化的领导,具体量化党政领导包产业、包项目、分战线推进的工作责任机制。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制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计划。县委、政府一系列发展现代农业的优惠政策出台之后,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按照县委、政府出台的兴和县关于发展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全乡的设施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发展设施农业,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乡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切入点和抗旱保增收的根本措施,不断加大建设推广力

2、度。1、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争对十年九旱的实际,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喷灌、滴灌双管齐下、连片分散同步搞,多措并举,切实转变用水方式,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模化种植,累计完成20吨以上规模的机电井798眼,滴灌地埋管道20万延长米,建成大型喷灌圈138套、9万亩,滴灌2.5万亩,涉及20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5000多农户,合理流转土地13万亩。流转土地、劳务经济实现了劳动力就地转化,农忙季节日均用工4000人左右,日工收入30万元,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占农民纯收入的60%以上。2、调整种植结构,壮大传统产业。马铃薯

3、、蔬菜是我乡农业发展中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大库联乡通过土地流转,帮助支持大户,突出样板带动,在马铃薯和蔬菜种植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2011年全乡马铃薯总播面积90395亩,总产量预计达4亿斤,其中:喷灌91套46060亩,滴灌14170亩,旱作30165亩,蔬菜继续保持在3万亩以上。3、以优化畜群畜种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业。杂交改良技术的实施和利用喷灌倒茬轮作,种植优质牧草,为我乡奶牛和肉羊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饲草的保障,农牧互补良性互动。肉羊养殖形式由原来分散养殖发展到现在的大户规模养殖,累计建成规模肉羊养殖场5处。截至2011年6月末,大小畜存栏达到95221头(只),生猪存栏15572

4、头。年内在边家村建成高标准奶牛园区一处,一期预计引进奶牛3000头。同时拓展牲畜改良,疫病防治等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有效地保护了畜牧养殖业良性发展。4、积极引导种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围绕“组建一个公司、打造一个品牌、开拓一方市场、做强一个产业”目标,鼓励发动种植大户、科技人员、干部职工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切实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增强了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到目前为止,全乡已注册公司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成立农民种植业协会和养殖业协会12个,注册资金总计3600多万元,惠及农户3600多户、1万多人,培

5、养农产品经纪人300多人,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市场化进程。积极培养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如喷灌圈种植大户张裕注册的“裕丰”牌马铃薯,将逐步进入市场。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载体,以马铃薯、蔬菜、肉羊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培训工作开展良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科技致富的本领。二、具体措施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改善传统耕作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是我乡工作的重中之重,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制定措施,促进工作。1、高度重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对农牧业产业化的组织领导。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分析讨论全乡农业发展现状、根

6、本出路、有效途径,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我乡农牧业产业化实施计划,明确了我乡在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乡、村两级都成立了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实行党政领导包产业、包项目、包片负责制,一般干部、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实行包村、包户、包地块,包村干部所承包的项目从安排到落实实行全程承包制。2、加强宣传发动、组织引导工作。乡、村、组三级干部充分认识到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性,每年春季都要开好三次会,首先召开“两委班子会”做好农牧业产业化计划安排,其次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进行具体安排,在此基础上召开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党的有关惠农政策和落实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入村入户对

7、项目、产业、地块、亩数等前瞻性工作进行安排落实,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算帐对比,把全乡的地域、区位优势变成产业、效益优势。在落实喷灌圈土地承包上,乡党委、政府派驻干部逐村逐户进行宣传、动员,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在承包形式上采取以每年每亩120150元租赁,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签定了土地承包协议,使各项工作平稳过渡。3、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干部群众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乡政府在发展设施农业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凡引进一个喷灌圈种植大户,奖励1000元,实行了对蔬菜种植大户优先承包机电井等办法,对新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给予适当补贴和扶持,促进了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4、加强对干部管理,促

8、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严格的干部管理奖惩机制,在思想纪律作风方面杜绝有悖于工作、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的不良行为发生,并结合实际制定大库联乡干部管理实施办法、大库联乡干部管理考核细则,严格管理制度,为搞好农业产业化的安排和落实,乡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主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干部的出勤情况、到岗情况、承包产业、项目的进展落实情况等进行全程督导检查、并作了详细记录,作为年终奖罚的依据。5、搞好农牧业产业化完善配套,支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保证农业产业化健康顺利发展,乡组织畜牧站、农业综合服务人员加大病虫害防治、科技、信息、籽种、化肥等其它农用物资基础性服务工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工作,还聘

9、请市、县两级科技人员进行培训,支持发展农牧业社会化服务。6、扎实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促进产业发展。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广泛听取种植户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他们提出的产品外运难、农用电价高等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解决。为解决农产品外运难的问题,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近年来在项目区内修建标准砂石路138公里,解决了农产品外运困难的问题;协调电力部门,架设高压线路75公里,低压60公里,新增50-100千伏安变压器77台,完成李东梁35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极大缓解了产业发展电力不足的问题。 大库联乡党委、政府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立足实际,正视现状,挖掘潜力,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全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大乡,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化进程的先遣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