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讲义.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910337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18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培育学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森林培育学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森林培育学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森林培育学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森林培育学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培育学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培育学讲义.doc(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培育学讲义绪 论 一、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和范畴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森林培育学是森林培育全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培育全过程的理论森林立地、树种选择、森林结构及其培育、森林生长发育及其调控。技术内容包括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及改造、森林主伐更新等内容。森林培育可按林种区别不同的培育目标,技术体系应与培育目标相适应。完整的培育技术体系,包括4个方面:前期规划阶段(pre-establishment planning)包括培育目标的论证和审定,更新造林地

2、的调查,更新造林树种及其组成的确定(包括天然更新的预期调查)、培育森林结构的设计及整体技术体系的审定。更新营造阶段(establishment)把规划设计付诸实施的关键施工阶段 抚育管理阶段(tending)延续时间最长的阶段,调整林木、林分结构、抚育措施收获利用阶段(harvesting and utilization)森林可持续发展、收获利用方式(如择伐、皆找、渐伐)、技术、准则等研究对象:人工林,天然林或天然人工起源相结合形成的森林。第一章 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第一节 林木结实一、林木发育期 林木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木本植物;二是泛指森林群体中的个体。它区别于散生木和孤立木。木本植物,从

3、种子形成植株死亡,大体经历四个时期1、幼年期 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开始结实时为止。(1) 特点a: 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苗出土、幼树生长等b: 主要是旺盛的营养生长,生殖器官尚未形成,无形成性细胞的能力c: 发育阶段年幼,可塑性大,适应性强,枝条再生能力强,积累营养物质时期。(板栗是极难生根树种,但一年生苗可扦插成活)(2) 任务:a: 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幼树的生长。加强抚育管理幼年期长短因树种而异,有的树种几年、有的需要十多年。树种马尾松杉木油桐银杏幼年期年年年年2、青年期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大量结实之前(开始3-5次结实)(1)特点 :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能形成花芽,它是内部的物质代

4、谢与形态结构发生质变的结果;形成生殖器官(花芽)必须有足够的有机物质和成花激素(如糖类、成花激素、氨基酸、磷酸等的积累);仍以营养生长为主,生长较快,逐渐过渡与生殖生长相平衡;树冠的分枝增加快,冠幅扩大快,根系生长快;结实不多,空籽较多,种子可塑性大,适合于引种。(2) 任务:加强抚育管理,疏伐,改善光照条件。3、壮年期(结实盛期,成年期)从开始大量结实起,到结实开始下降为止,随着树龄的加大,结实量逐年增加,保持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成年期长短因树种而异:树种马尾松杉木樟树银杏油桐成年起期15-40年15-30年25-50年80-100年6-7年特点:结实比较稳定,量多质好,是种子工作的主要时期

5、,对水、光照要求较高任务:加强林分管理,搞好种实采集、处理、贮藏。4. 衰老期(老年时期)从营养生长和结实能力逐渐衰弱,直至个体死亡。特点:结实逐年减少,种子质量差,树木抗性弱,病虫多,生理机能衰退,枝、梢逐渐枯死。 种子保守性大,一般生产上不用此时期种子。 以上是根椐树木的生长周期和开花结实情况,人为划分的四个时期。生长和生殖是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树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方面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开花必须以营养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为基础。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开花结实能力上,也同样反映在枝条生根难易等方面。二、影响林木发育期的因素 林木的

6、发育期的长短受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制约树种特性(遗传特性所决定)不同树种,进入结实年龄、盛果期长短不一 发育早:喜光、速生、灌木树种。 结实早,幼年期短。如:湿地松、檫树 发育慢:耐荫树种、慢生树种 结实迟,幼年期长。如:银杏、栎类 树种起源(同一树种)无性繁殖、萌蘖林结实早,因其阶段发育年龄大。 观赏花卉、园林树种、果树多采用无性繁殖。因无性繁殖能提早开花结实(桂花、板栗、银杏) 环境条件 同树种、同起源、同年龄、不同立地条件 孤立木、林缘木、阳坡、低纬度、低海拔,发育早、结实早(因温度、光照、土壤肥力不一)林木、阴坡、高纬度、高海拔由于光照时间短、温低等,结实迟些。三、影响林木结实的

7、因素(一)内在因素、树木的年龄及生长发育状况 树木进入结实期后,结实量逐渐增多。种子产量还与树冠大小有关,树冠大、枝条多、结实量多。通过修剪、疏伐促进树冠生长发育,增加枝条数量 檫树结实量与年龄的关系母树年龄(年)单株产量(g)8207.810-151450.315-202255.020-25897.8母树结实盛果期杉木15-30年檫树15-30年油茶15-50年马尾松15-40年木荷20-60年油桐10-20年侧柏20-80年楝树15-30年板栗15-40年樟树20-50年喜树15-30年重阳木20-30年柏木20-60年池杉15-30年麻栎25-60年同一林分内林木生长发育情况是有差别的,

8、有高大的也有矮小的树林,这是困为种子遗传性或局部环境条件所造成的。级木(优势木)生长发育最好,居林冠最上层,生长快,树体高大,结实早,产量高,质量好,是采种主要对象级木(亚优势木)树冠高度仅次于级木,树冠受光条件也较好它的生长及单株结实不如级木多,但它在林分中株数比级木多,种子总产量比级木多,开始结实期与级木相差不大,、级木是采种主要对象。级木(中等木)树冠不发达,受光差,结实晚,结实少,一般不易采种。级木(被压木)处于林冠中下层,形成被压状态,很少结实,质量差。2、授粉条件:开花与传粉是形成种子的前提。林木开花多的年份比种子丰年多,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传粉条件和授精对种子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开

9、花习性二性花泡桐、油茶、刺槐单性花(雌雄同株)杉木、马尾松、柏、栎、核桃单性花(雌雄异株)银杏、香榧、杜仲、千年桐(需配制授粉树)自然界林木传粉需要异花授粉,单性花会影响授粉、结实。自花授粉产生的种子生活力不强,影响树木生长。银杏的授粉在谷雨前后,温度2324,授粉效果好,产量高雌雄异熟(花期不遇)开花期间,由于花粉密度不一,授粉机遇不一 雌雄花开放期不一,影响授粉,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 孤雌生殖(鹅掌楸)未经授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 花朵在含苞欲放时,雌蕊已成熟,分泌粘液接受传粉,但花开时,雌蕊柱头已枯黄,失去接受花粉能力,胚珠未受精,子房继续发育,无种胚,种子没有生活力 3、种子的丰歉年丰

10、年 结实多的年份(种子年)平年 结实中等的年份歉年 结实量很少或没有产量的年份林木结实周期性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结实间隔期相邻两个丰年相隔的年限称为结实间隔期结实量稳定(丰歉年不明显)特点幼年期较短,种子形成时间短,累积营养物质能力强 种子小 从开花-到结实-到种子成熟时间短 树种杨、柳、榆、桉、女贞结实量比较稳定(丰年多于歉年)树种杉木、刺槐、泡桐、喜树、樟树、木荷。结实丰歉年明显(温带高寒地区树种较普遍)树种樟子松、红松、云杉、落叶松、金钱松、栎类、油桐、油茶丰歉年产生的原因营养状况花芽的分化和种实的发育主要取决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在丰年,开花多,幼果多,果实生长发育需很多有机物

11、质,消耗了大量碳水化合物,使氨基酸来不及合成蛋白质,就被消耗了结实多,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有时还消耗林木体内过去所积累的淀粉,因而造成下一年结实所需营养物质的不足同时养分不能正常运送到根系,从而抑制了根系的代谢与吸收功能,反过来又经影响枝梢生长与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营养不足,导致丰年不能形成足够数量的花芽,来年就出现了歉年 即使分化的花芽,量也少,或花芽分化期短,使花芽不能充分发育因此花期会使生殖细胞繁殖力下降,减低授粉率,以致降低幼果的着果力,因此会出现落花落果现象补充种子年消耗的营养物质所需的时间短,结实间隔期则短,否则结实间隔期长内源激素的影响树体同有成花激素与抑花激

12、素,成花激素(赤霉素类)起促进花芽的形成作用而抑花激素是起抑制花芽形成的作用 成花激素多利于花芽分化及开花抑花激素多不利于花芽分化及开花,抑花激素在林木种子中多,在种子年,结实多,种子残留母树体内的抑花激素多,使花芽形成受抑环境条件如果林地土壤养分和水分不足,影响花芽分化和发育林木结实的周期性虽然与树种生物学特性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只要实行集约栽培,控制适宜林分密度,使光照充足,同时进行施肥、灌水、防治病虫,可以减少大小年现象。 林木结实间隔期红松2-5年落叶松3-5年云杉3-5年杉木0-2年杨,柳,榆0-1年马尾松0-2年金钱松1-3年水青冈3-5年以上樟树0-2年(二)外

13、界环境因素、气侯和天气条件(1)温度 同一树种对该树种生长愈有利则丰年频率越高 温暖地区:生长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结实早,林木结实间隔期短寒冷地区:生长期短,营养物质积累少,结实晚,结实间隔期长,种子空粒多树种地区千粒重(g)侧柏山东泰安30.08河南龙门24.03山西霍县16.98 花芽分化期间,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高于常年,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反之则不利于花芽的形成。天气晴朗,干燥,雨水少,能提高母树体内枝叶细胞液浓度,有利于蛋白质合成,促进花芽的形成。 林木每年形成的顶端分生组织,到了一定的时期,它的芽要分化成叶芽和花芽。(树木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成花激素的多,就能形成大量花芽。)林木花芽

14、分化时期,多数树种是在开花前一年夏季到秋季之间进行的。大多数树种花芽分化是在营养物质消耗少,积累多的时期。泡桐花芽分化在7月前后,第二年3月中旬4月中旬开花 马尾松、杉木花芽分化在68月,第二年3月开花油茶花芽分化在月,当年10-11月开花。油橄榄、柑桔花芽分化在冬季或早春多次开花的树种:柠檬、八角、桉、榕,一年有多次花芽分化及开花。 花芽分化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欧洲松花芽分化温度不能低于11-12,红松开花最适温17-18,一般树种最适温20左右,低于10或高于28大多数树种花芽分化不能进行或停止进行。春季开花的常绿阔叶树,其花芽分化多在秋末冬初或早春。(2)降雨与风开花期间遇到寒潮、低温、强风、大雨妨碍花粉发芽,雨水会冲走花粉,影响花粉的传播, 花粉粒被雨水浸湿破裂,昆虫不能外出活动传粉,有时甚至不能授粉。严重影响种子产量及质量。天气晴朗,温暖,有利于昆虫的活动和传粉,有利于花粉囊的开裂和花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