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猫和老鼠教案反思.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90578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语言猫和老鼠教案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班语言猫和老鼠教案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班语言猫和老鼠教案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班语言猫和老鼠教案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班语言猫和老鼠教案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猫和老鼠教案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语言猫和老鼠教案反思.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班语言猫和老鼠教案反思1、小班语言猫和老鼠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猫和老鼠 是一首布满童趣、简易通俗、节奏鲜亮的儿童歌曲。我们依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详细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注意嬉戏化、情景化,让幼儿表演小老鼠,感受音乐旋律,学习辨别乐曲的快慢,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熟识音乐旋律,愿意用动作进展表现。 2.观赏并学唱歌曲,学习歌曲的节奏。 3.愿意做“猫和老鼠” 的嬉戏,体验嬉戏的欢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得意的一面呈现出来。 5.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嬉戏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想象小老鼠的

2、神态,指导幼儿留意猫叫的节奏。 活动预备 1.歌曲猫和老鼠录音磁带、录音机。 2.老鼠头饰幼儿每人一个,猫的头饰一个。 3.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草、蘑菇等。 活动过程 一、观赏歌曲猫和老鼠 1.教师:一天晚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可是这时候有一只小动物却出了家门,它是谁呢? 2.教师播放录音猫和老鼠,幼儿观赏歌曲前半段(从开头至“出来偷米吃”。) 3.幼儿参加争论 教师:猜一猜,是谁来了?请你们想象一下,小老鼠是怎么找米的?小老鼠找米时表情怎么样?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想象老鼠的神态,如瞪着小眼珠、蹑手蹑脚等。可以请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表演。 4.教师扮演猫,边播放歌曲后

3、半段边表演歌曲。(快思教师.教案网出处)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留意猫叫的节奏。幼儿熟识节奏并仿照动作“吓得老鼠赶快往回逃”。 5.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两遍。幼儿在学唱歌曲时可以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二、嬉戏:猫和老鼠 1.教师介绍嬉戏规章:幼儿扮演小老鼠,自己找好洞藏好。小老鼠一起唱着歌,蹑手蹑脚出了洞。结果遇到教师扮演的大花猫(后面嬉戏可换成一位幼儿扮演大花猫)。当大花猫唱完“喵喵”以后再拖长了声音叫一声“喵”小老鼠们才能开头往回逃。 2.教师播放歌曲猫和老鼠,和幼儿一起进展嬉戏。(嬉戏可进展23次,教师渐渐退出嬉戏。) 延长活动 组织幼儿观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如猫和老鼠等。 教学反思 在设计和

4、组织该活动时,我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创设情境。活动中教师用自制的立体的、颜色艳丽的树木、花草等道具布置成森林的场景,分散在场地四周,形象而生动,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视线。这样的场景不仅能使幼儿主动参加、融入嬉戏,而且能够帮忙幼儿逐步制定和完善嬉戏规章。 其次,变化玩法。本次活动的环节层层递进,教师通过变化玩法来调控嬉戏的节律。首先,是师幼共同嬉戏,由教师扮演“大猫”,幼儿扮演“老鼠”;接着,由一位幼儿扮演“大猫”,其余幼儿扮演老鼠;最终,引导幼儿依据场地特点任意隐藏在自己觉得隐藏的地方,增加嬉戏难度,使幼儿在嬉戏中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情。 第三,适时退出。在幼儿熟识嬉戏规章后,教师赐予幼儿自

5、主学习的时间与时机,渐渐削减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并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赐予示意,直到完全退出。孩子在自然、轻松的嬉戏气氛中各个跃跃欲试,热忱高涨。 2、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孩子感受大老鼠和小老鼠友情。 2、能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简洁重复的对话,在开心的心情中学习礼貌用语。 3、学习按物体大小进展简洁排序,学习词“越来越小”。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嬉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预备: 1、五间由大到小的房子。 2、五只小动物图片 3、大老鼠手偶。 教学过程: 一、教师以

6、房子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看看,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房子)今日教师就要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房子里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教师有感情的叙述故事一遍。 (1)教师:宝宝们大老鼠有没有找到小老鼠啊?(找到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就是大老鼠找小老鼠,(请两名幼儿说说) (2)教师:那第一间房子里住的是谁呀?(大象)大象的房子最大,我们把它放在最前面,第五间住的谁呀?(小老鼠)小老鼠的房子最小,我们把它放在最终面,那么这里还有三间房子我们也来排一排,谁来?(请一名幼儿来排一排)房子这样排就变得越来越小了,我们完整地说一遍,(越来越小)。 三、稳固故事内容 小朋友,这是第几间啊?是谁

7、住的呢?大老鼠是怎么敲门的呀?大老鼠真有礼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小熊摇摇头说,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第三间房子里住的是谁啊?请谁来学学大老鼠是怎么敲门的呀,(请三名幼儿)我们一起来敲敲门吧,谁走出来了呢?(小羊)小羊怎么说的呀?这是第几间啊?是谁住在里面呢?(小鸭子)谁来敲敲门呢?小鸭子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那大老鼠在找小老鼠的时候经过了那几个小动物的家呢?(大象、小熊、小兔、小鸭),最终大老鼠最终找到了小老鼠,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呢?(哦,这个小老鼠学的真好,再请谁来学学,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四、嬉戏 下面请小朋友吧小眼睛蒙起来,我们来做个嬉戏吧,不许偷看啊!(把小熊

8、的房子藏起来)谁的房子不见啦?哪去啦,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在不在,(把小老鼠的房子藏起来)谁的房子不见啦?哪去啦一起敲敲门。哦小老鼠找到咯(再次观赏故事)!宝宝们你们知道打老鼠要找小老鼠干什们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我们边听边学,听好了大老鼠究竟要找小老鼠干什么呢(播放录音) 五、延长活动 原来啊小老鼠过生日,大老鼠要给他送礼物呢,小老鼠收到礼物可快乐了,要对大老鼠说什么呀?宝宝们,教师也给你们预备了礼物,教师做大老鼠,你们做小老鼠好不好,好,把门关起来,我来敲门啦(发礼物)。 活动反思: 1、活动中中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于孩子们同伴的位置上,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以商议的口吻和孩子们沟通,了解孩子的兴

9、趣和需要,照看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 2、活动中教师教路清楚,幼儿乐观主动,目标完成较好。 3、小班音乐猫和老鼠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春天到了,天气温和了,小朋友们换上了轻松的春装,也到了小朋友长身体的时候,嬉戏活动可促进幼儿骨骼生长,猫和老鼠,的嬉戏节奏感强,适合小班朋友,营造欢乐泼的学习气氛,培育幼儿对于音乐美的感受。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通过活动,感受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 2. 引导幼儿依据音乐节奏的不同,表现老鼠的不同形态。 3. 在猫和老鼠的嬉戏情境下,让幼儿体验活动的欢乐。 4.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欢乐。 5. 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1.

10、 留意嬉戏秩序和安全。 2. 幼儿要按节奏进展。 活动预备 老鼠的胡须,猫的头饰,【请个子高的同学扮演猫】幻灯片,cd盘,一副鼓槌。 活动过程 开头:教师敲击鼓槌入场,幼儿依据鼓点 坐并步走 坐在椅子上。 步骤一:播放音乐,幼儿区分动物。 步骤二:播放幻灯片,表现老鼠走路的形态,幼儿仿照老鼠走路。 步骤三:播放音乐【老鼠夜间偷食物急促的跑步声】 步骤四:播放幻灯片,幼儿仿照猫捉夜间偷食物的老鼠【老鼠脚步要轻】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操作性强,但对情感倾向较少,随着幼儿的成长在必要的状况下,可适当增加难度:比方,要求幼儿一拍一动或俩拍一动。猫和老鼠的嬉戏历来是幼儿宠爱的活动,同时也需要教师加以适当,

11、准时的引导,否则简单导致场面混乱,将嬉戏变成闹剧。活动需要改良的是幼儿在嬉戏过程中如留意力不集中,教师应示意幼儿,师生协作要连贯。 4、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猫捉老鼠教案(附教学反思) 作品分析: 猫捉老鼠是一首布满童趣、富有情景、节奏鲜亮的儿童歌曲。我依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详细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注意嬉戏化、情景化,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隐藏等不怜悯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学习辨别乐曲的快慢,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熟识旋律,能跟着音乐的速度、力度表现老鼠跑来跑去、吃米和隐藏的动作。

12、 2.在扮演老鼠的嬉戏中,感受嬉戏情境带来的乐趣。 3.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幼儿知道猫和老鼠的关系,由配班教师扮演大猫。 材料预备:活动场地内摆放凳子、雨伞、粮食和猫捉老鼠音乐完整版及分段版,猫头一个和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嬉戏情景,初步熟识歌曲旋律,并制造性仿照小老鼠。 1.故事导入,熟识旋律。 师:今日天气真不错,一会妈妈带着宝宝们一起做嬉戏好不好?嘘!妈妈告知你们一个隐秘,前两天,在一个很黑很黑的夜里,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睡着了(

13、音乐由强到弱)妈妈我静静的走出洞去,想找点吃的。可是我怕被老猫发觉,于是我走一走,看一看(老鼠跑的音乐)我发觉了好多好吃的,于是我大口的吃,用劲的吃(吃东西的音乐)吃的好饱啊!突然(猫叫的音乐)猫来了,我抓紧躲起来,好险啊,差点被发觉。 (通过故事导入,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幼儿能够更集中精力的去参加活动) 2. 明确角色,提炼动作。 你们想要出去找好吃的吗?可是那只老猫太厉害了,我们必需练好了本事才能出去,这样吧,我们现在家练习一下(教师带着幼儿练习)(通过教师示范,使幼儿了解嬉戏的根本玩法,整个活动不脱离故事) 二、嬉戏“猫捉老鼠”明确角色特点,依据音乐变化准时作出反响。 宝宝练的可真棒啊,这

14、样吧,为了保证你们的安全,妈妈要先出探探路,看看有没有粮食,有没有老猫。但是妈妈有个要求,你们要看看妈妈是怎么拿粮食的?老猫来了以后妈妈又是怎么躲起来的。全部宝宝都要把家看好,不许乱跑。(让幼儿知道嬉戏规章)我先活动活动,抖抖手啊抖抖手,踢踢腿呀踢踢腿,蹦一蹦啊蹦一蹦,扭扭腰啊扭扭腰。(调动幼儿兴趣)动身(连续的音乐)妈妈我回来了!我吃的好饱啊!你们想不想去吃?记住,假如观察猫来了,要快快躲起来,躲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只要别被老猫发觉就行,当妈妈叫你们的时候你们必需立刻回来,不然妈妈会以为你们让老猫吃掉了,会很难过的,明白吗?(反复强调嬉戏规章)先活动活动,抖抖手啊抖抖手,踢踢腿呀踢踢腿,蹦一蹦啊蹦一蹦,扭扭腰啊扭扭腰。动身(播放整段连续的音乐)。妈妈想问宝宝们,刚刚老猫来了,你们躲在哪里了?现在我们是吃的很饱了,但是我们还要储存上一些粮食,妈妈已经很老了,背不动粮食了,所以这次你们要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