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马道巷.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90465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远的马道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永远的马道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永远的马道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远的马道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远的马道巷.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远的马道巷 马道巷是一条商业街,如今依旧繁华,只是少了原有的那份喧嚣。花岗岩的街道上,精美的雕塑静静地听着南来北往的脚步,漂亮的楼群静静地看着东张西望的笑脸。现代化的景象让人们欣喜这里的沧桑巨变,横亘在马道巷上空的铁路,却和老宝鸡一样怀念着那条曾经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旧街。马道巷,在宝鸡人眼里有着太多说不完的故事。 1939 繁华如梦的马道巷 “马道巷”其实是建国前对这条街的称呼,虽然建国后已改名为“建国路”,但是在老宝鸡们的心坎上,“马道巷”一直存在。据这里的老住户说,马道巷就是旧宝鸡城墙边上的马道,这条路曾经紧贴着老宝鸡城东门的城墙,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这里曾经是宝鸡最繁华的地方,聚集着从

2、农村赶来卖山货和农产品的人的摊位,后来在东门外还有老凤祥金铺和一个茶庄。每天从清晨到黄昏,这里总是熙熙攘攘,俨然老宝鸡的集贸中心。上世纪 50年代,自由的商品交易成了禁区,马道巷的繁华戛然而止,直到1979年的那个春天。 1979 生机重现的马道巷 “我们家就住在马道巷,在门口铺块布,上面把袜子、围巾这些小杂货一放就行了。”1979年,个体经济的概念开始取代“投机倒把”,虽然大部分宝鸡人还在鄙视“二道贩子”,但也有一些人战战兢兢地踏入商品经济的浅滩,集市贸易重新在马道巷萌芽。“上世纪 70年代末,这里有了零星的几家小地摊,到 1981年的时候逐渐多起来,我父亲也是那时摆起小摊的。” 56岁的周

3、师傅说。周师傅是土生土长的“马道巷人”,从出生到如今他一直生活在这里。周师傅家兄妹 7人,生活压力很大,父亲 1980年就退了休,退休金很少,根本不够一家人生活。看到家门口的街道上有人摆摊挣钱,周师傅的父亲也摆了个卖袜子、围巾的小地摊。没想到这小地摊的生意还不错,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挣 10块钱!要知道当时大肉只有 7、 8毛一斤,这个小摊一下子就解决了家里好几口人吃饭的问题。 如今已经是 83岁高龄的常大爷和周师傅家是邻居,他和周师傅的父亲同一年开始“练摊”。常大爷回忆说:“我们当时都是退休工人,开始卖东西也是因为家里人口多,生活所迫。好在我们家就住在跟前,在门口铺块布,上面把袜子、围巾这些小

4、杂货一放就行了。”虽然记不起一天能挣多少钱,但是一个细节的回忆足以说明当时的收入情况。有一天他把 2块一张的蓝票子整理了 100张捆在一起,恰巧被女儿的同学看到,这下可不得了,这位同学到处宣扬常家是如何有钱。其实现在想来最多不过200块钱,可是这个数字在 1981年时,以现金形式出现已经很惊人了。厂子知道了他“投机倒把”的事,不但给予了严重的“批评教育“,还因此扣去了一年的退休金。虽说当时生意不错,但人们并不敢放开胆子做。国家政策逐步的推行过程中是需要时间的。周师傅的父亲当时就遭遇了“严重的后果”,厂子知道了他“投机倒把”的事,不但给予了严重的“批评教育“,还因此扣去了一年的退休金。 1983

5、 车水马龙的马道巷 没有哪个宝鸡人不知道马道巷,可以说那就是西安的骡马市、北京的王府井。在老宝鸡的记忆里,马道巷的鼎盛时期是从 1983年左右开始的 ,一直持续到 1997年。据渭滨区建国路工商所统计显示, 1982年,建国路市场的交易额为593万元,到了 1983年就达到 1055万元,仅一年时间就上涨了近一倍。那个时期没有哪个宝鸡人不知道马道巷,可以说那就是西安的骡马市、北京的王府井。外地的人来逛,马道巷是必去之处。马道巷由两部分组成,中间由一个铁路桥洞分开,铁路桥洞以南以卖小吃和衣服的居多,北段就是鞋袜和小杂货,再往北就是一些“高档的”有门面的小餐馆了。马道巷的商铺搭建都很简单,地摊、架

6、子床、防雨棚,好点的就是马路边的砖瓦门面,大门是那种老式的刷着绿漆的木条门。当时马道巷的两旁有很大的梧桐树,夏日的树荫下,飘逸着臊子面、擀面皮、豆花泡馍、搅团、扯面混合的香味;听着服装、鞋袜、配钥匙修锁的小贩的吆喝声;还时不时飘出当时卖收音机的小店里一些流行歌曲声,伴着这些,人们愉快地购物、消遣。 在马道巷里,小商贩们基本分成四行,路两边各两行。这街道本来就不是很宽,这样一来中间可供人行走的道路就只有不到 2米的距离了。马先生回忆起来说:“当年我正是小伙子,经常到那里去逛,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如此多的逛街者促使马道巷里货物的吞吐量也大得惊人,时任建国路农贸市场管理所食品卫生检疫员的

7、叶炳田回忆说, 1984年他负责对各地运来的猪肉的检疫工作,一天下来,光他检疫的猪就达 300多头。 许可中是从 1984年开始在马道巷卖衣服的。由于他是上海知青,所以有着非常便利的条件,从上海趸来了大批代表当时时尚潮流的服装。先开始他摆了一个小摊卖衣服,新潮的款式吸引了不少年轻的顾客,没几个月他就攒够了钱租了一个小门面,就是当时的“芳雅上海时装店”,现在一些三四十岁的人还依然能清晰记得这个服装店的名字。许可中说,当时店里的生意好得惊人,有时顾客还要排队、登记才能买得上,一天卖 50件不成问题。正因为有了当时的积累,如今的许可中已经成为宝鸡市一家知名服装城的总经理,“回忆起来,当时的经验、资金

8、和顾客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马道巷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米线,米线”执著而又迫切,最妙的是,他那个“线”字是吹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 现在有很多老宝鸡人依然能记得起这个叫卖声,“米线,米线”执著而又迫切,最妙的是,他那个“线”字是吹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像极了吹哨子的声音。有拖腔、有回声,响脆而又悠长。 有个卖米线的人叫路长见, 1989年他开始在马道巷卖米线。当时的他是个小伙,个子高高的,脸大大的,经常穿一身白衣服、带个卫生帽叫卖,如今的路长见也快步入不惑之年。路长见说,当年在马道巷上卖米线的人很少,他又是在头一家,所以生意也格外好,一天能卖 300多斤米线。生意最好的是在 1993年左

9、右,当时很多县区和外地的人都来吃,米线里要放一点臊子来调味,光做这个臊子一周就要杀两头猪。最好的一天,营业额能达到 2000块钱。“盘盘香面皮”是宝鸡很多人都知道的,它是注册了商标的名牌面皮,它的开创者就是潘义祥。潘义祥从 1990年起在建国路与经一路相交的路口处卖面皮,由于味道好,“老潘家面皮”也是声名鹊起。“ 1块钱一碗的面皮一天能卖两千到三千碗,净利润是二百到三百元,那时候很不错了。”老潘回忆起来依然是洋洋自得。老潘说,当时他家的摊位前几乎每天都是挤满了人,桌椅不够用,人就站着吃;碗不够用,人就拿个塑料袋捧在手里吃。每天光辣子面就能用掉 20斤。“那时的场景现在已经没有了,虽说现在这个面

10、皮店生意也不错,但是和那时是不能比的。”从 1997年马道巷开始拆迁、规划,老潘和他的面皮就几经转移,虽说现在也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回忆起来他还是不无感慨。 2010现代文明的马道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宝鸡市一些大型的商场和超市开始在经二路兴起,它们代表着一个城市商业的现代化、文明化的进程,而马道巷那窄小的街道、雨棚搭成的小店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于是在政府拆迁、改造的政策大环境下,马道巷离开历史舞台。现在在建国路工商所工作的杨喜荣回忆说,从 1994年开始,政府就陆续在经一路上建起了 101、 103、 104这些小商品和服装集散商场,原来在马道巷上经营的小商贩们陆续搬迁至商场内,

11、当时给他们的租价都很低,每平米只有 8到 10元。在如此优厚的政策下,很多人离开了经营了许久的老地方。潘义祥说,他们当初一起经营小吃的几户,到现在还经常联系,不时在一起聚聚,还说起当年的马道巷的许多事,当初谁抢了谁的顾客,谁占了谁的地盘,如今说来都是付之一笑,感叹良多。一位马道巷的老住户说, 2002年时,有一位从周边县上来的老太太问他,马道巷在哪里,她想领外地来的亲戚去逛逛。当老太得知她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马道巷时,她摇摇头,只说了一句,“乡党,你别哄我了。”城市发展、时代进步,马道巷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已经渐渐隐退,年青一代的宝鸡人,已经将时尚的脚步,轻快地踱在了经二路以及围绕经二路的商圈上。 2008年建国路开始拓宽改造,让这条古老的街道又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现代 、时尚、文明的气息也开始在建国路上弥散,一场呼之欲出的繁华,正在这古老的街道上,新鲜上演。现在,马道巷的名字已经被它解放初的学名建国路取代,这是一条以特色餐饮和精品服饰为主的新街,花岗岩的步行街上伫立的精致街灯被漂亮的坐椅连接在一起,间或有现代的街景雕塑栩栩如生。以前挂满蓝裤子白衬衣的经一路,现在成了糖酒、儿童用品、理发用品和厨房用具的批发市场,它和建国路一纵一横,搭起了经二路、中山路间最繁华的市区商业中心。周边的火锅城、酒吧街彻夜笙歌,点亮了新宝鸡的夜空,在隆冬和盛夏的梦里,继续着马道巷的商业传奇。(麻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