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区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891995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里河区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里河区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里河区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里河区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里河区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里河区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里河区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里河区“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第一章 总 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和国办意见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1355”发展思路,强化“再造兰州”战略理念,以现代中心城区建设为主线。坚持“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方针,以提高扶贫成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为目标;把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并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突破口,把政策支持和部门协作为重要保障,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重点,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

2、村建设并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措施,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努力把扶贫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促进全区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科学配置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开发农业自然资源,科学配置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扶贫主体全面参与直接受益的原则。将贫困农民作为反贫困的主体,充分调动项目村群众的积极性,依靠贫困群众搞好整村推进项目的规划、实施、监测等各项工作,并优先实施使贫困人口受益的建设项目。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战略重点。要统筹基础建设、产业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重点产业

3、、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重点,狠抓粮食生产,确保贫困人口解决温饱;以产业扶贫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贫困人口收入,逐步使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温饱。 4、坚持整村推进与扶持贫困个体紧密结合的原则。通过整村推进、基础建设、产业开发、科技培训,提高村域经济实力,解决整村贫困落后问题;通过制定到户扶持措施,因户施治,倾斜扶持,解决个体贫困问题。 5、坚持自力更生,加大支持力度。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足自身努力加快发展。针对扶贫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国家在信息、技术、资金、市场、政策等方面对扶贫工作的支持

4、,为贫困村搞好服务和指导。 三、规划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市委“1355”总体发展思路和“兰北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整村推进与片区开发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与建设区域中心相结合,项目建设与素质提高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本解决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加强贫困地区的科技能力建设,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贫困农民自主就业能力,努力实现扶贫

5、开发工作科学化和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科技化。 四、目标任务 1、从2011年起,力争每年有1-2个贫困村得到整村推进项目扶持,每年有200万元以上的项目扶持资金,到2015年项目覆盖贫困村累计达到21个,贫困村项目实施率达到100%。 2、到2015年全区农业现代产业全面提升,扶持每户贫困户种植2亩百合,1亩优质马铃薯种植目标,暖棚养牛达到1000头、舍饲养羊1万只。 3、力争到2015年,全区贫困村全部通上油路或砖路,村舍道路全部砂化或砖化,贫困人口行路难问题全面解决。 4、力争到2015年,全区100%的贫困人口达到安全饮水实现自来水入户,家家有卫生厕所,所有的行政村有统一的垃圾站。 5、大力

6、实现科技扶贫工程,提高科技培训水平,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力争到2015年,培训各类农业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农村贫困人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人员5000人次。 6、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和“两后生”培训转移,促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比重逐年下降,力争到2015年,培训农村贫困“两生后”800人实现就业率90%以上。第二章 扶贫开发建设规划 一、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是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把发展种养业和龙头企业发展扶持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依托地域特点,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不断增加贫困乡村群众收入。 一是充

7、分利用七里河后山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发展百合产业,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为依托,扶持阿干镇、西果园镇、黄峪乡贫困村发展百合产业,在现有种植面积3.87万亩的基础上,以每年不低于300亩增长速度,力争到2015年全区百合留床面积稳定在4.05万亩以上。强化兰州百合种球繁育,加大对繁育基地的扶持力度,培育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兰州百合的品质,使百合产业成为我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强化“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理念,发展设施农业,扶持魏岭乡、黄峪乡、西果园镇贫困村兴建日光温室,高架棚等高效设施农业项目,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区的设施农业累计达到1万亩以上。 三是在七里河后山地区

8、发展优质马铃薯种植,我区后山地区多为砂质土地,出产的马铃薯个大,淀粉含量高,近年来由于品种更新换代设施跟上,出现品种退化、产量下降趋势,“十二五”期间要依靠国家扶持资金和科技进步,加强对贫困乡村马铃薯种植扶持,力争到2015年,全区的马铃薯种植累计达到3万亩,使马铃薯产业继百合产业之后成为我区农村经济的又一重要产业。 四是加大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的扶持和培育,促使其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龙头”,力争到“十二五”末,对已列入省级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米家山百合公司加强跟踪服务,促使其进入国家重点扶持范围,同时,再培育1-2个省级重点扶持的扶贫龙头企业,成为全区扶贫开发的示范和带动。 二、建

9、设内容及标准 1、改善农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村通公路、通电、通广播电视电话;改善进村入户道路;农户住房室内外地面硬化,人均居住面积15-20平方米;户有厕所、厨房,有条件的地方全面推广使用沼气和卫生能源,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家有15平方米以上的圈舍,人畜分居;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采取多种措施,使让农户饮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2、建设支柱产业 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区域优势、有地方特色的种养林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规模生产,形成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对农民的减负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负扶贫。 3、生态建设 坚

10、持以小流域或社区为单元,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开发。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封山育林,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4、教育卫生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完学率达到98%。发展寄宿制教学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条件的村设立村卫生室,配备村级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基本药物,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孕产妇保健及健康教育等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5、社区服务 村有商店、文化活动室。每村培训1名持证上岗的农牧生产技术员,完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推广体系。 三、重点建设项目规划 1、投资192.7万元,新建魏岭乡晏家洼引黄工程,该项目

11、计划新建水池2座,泵站两座、敷设管道4000米,新建配电站一座,架设高压输电线路2000米,该项目建成后,可解决7个自然村、278户、1263人、262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1500亩。 2、黄峪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1070万元修建梯田4000亩,封山育林17000亩,项目建成后,控制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充分得到改善。 3、利用七里河区得天独厚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扶持农户发展名贵种草药材川贝母种植,投资1000万元,扶持500户贫困户种植川贝母500亩,可实现年收入169.2万元,人均增加收入713.9万元。 各村扶贫开发情况一览表

12、乡镇行政村减少贫困人口(人)2015年人均纯收入(元)扶贫发展方向 黄峪乡赵李家洼1302690 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陶家沟1102250项目扶持蒋家湾1202750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张家岭1002300项目扶持尖山1202320项目扶持王家庄1302160项目扶持邵家洼1902170项目扶持鲁家1402180项目扶持 魏岭乡龙池1503700项目扶持 晏家洼2102900实施整村推进扶贫 沈家岭1203700项目扶持 阿干镇马场1803020项目扶持 大沟1602150实施整村推进扶贫 深沟掌1902330项目扶持 山寨70 3800项目扶持 马泉120 3800实施整村推进扶贫 琅峪403830

13、项目扶持 西果园镇湖滩2202270项目扶持 草源1404100实施整村推进扶贫 鹞子岭2104160 实施整村推进扶贫 上岭2204180 项目扶持 扶贫开发发展规划汇总表 第三章 教育卫生扶贫规划 一、教育扶贫工程 完善区内乡(镇)中心小学的配套建设。改扩建教学用房及其配套设施,增添必要教学设备、器材,改善师生饮用水条件,改造学生宿舍和食堂,建设学校道路;推行农业技术教育。 二、卫生扶贫工程 完成区内乡(镇)卫生院(所)的改扩建。通过改扩建使其达到无危房,房屋、设备、人员配套的“一无三配套”要求,发挥其在农村医疗防护中的枢纽作用。加强对地方病的监控和防治,改变贫困农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完善县

14、(区)、乡(镇)、村“三级”医疗体系,使贫困地区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加强全区饮用水监测,保障饮水安全。 第四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规划的全面实施要在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成立区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区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区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协调上级各业务指导部门的扶持政策和帮扶措施,具体落实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指导、监督、督查和验收工作。有扶贫项目建设任务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扶贫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核、筛选、论证、上报等工作的领导和对扶贫资金的监管。项目实施村要设立由村委会代表、贫困户代表、妇女代表和致富带头人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参与项目的认定、管理和具体实施。以群众广泛参与与实施管理为目的和手段。编制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实施;组织技术培训;组织小型采购;负责报账票据的汇总、审核、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