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传记2.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886061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传记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传记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传记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传记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传记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传记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传记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萧乾先生印象刘炳善我与萧乾认识是在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约见的我按时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请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我事后记下了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敲门走出一位身材大、很有风度而又非常和气的老先生萧老亲切、坦率地告诉我外国古典作品译起很难譬如说英国18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还可以参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萧乾先生以委婉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了肯定实际上他在“文革”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琼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

2、等早已译著等身谈话中进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了萧乾先生说“这是一位医生教他如何保健”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自己想)尽量延长(生命)”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讶后明白他的意思是打算一面保护健康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会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作为燕京大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伦敦大教过课在剑桥做过研究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他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点英国绅士的风度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受到的举一个小例子前面说过他因年老体衰“请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遇到

3、这种情况即使有事着急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很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暗示有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你害过荨麻疹没有?”我说“没有害荨麻疹很痒吧?”他说“很痒也疼”我马上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贵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样子更多的倒是保持着年轻人的秉性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闻工作有关这种秉性他保持了一生他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几十年一直活跃在新闻界、文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还在为翻译尤利西斯而拼搏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和他的性格中还是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因为曾经长期受到贬抑和屈

4、辱他在“改正以后”对于个人的尊严就特别敏感而且较真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史上争议、恩怨太多当然其中有个是非曲直只是如果只记住争议和恩怨而忘掉了文则等于“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我的意思是最好采取“两分法”争议的是非是一码事每个人在文史上的业绩是另一码事不应该混淆这样前人的正面文业绩后人可以安心继承以利未就我对接触中的萧乾先生的印象说尽管他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教育、西方的文化半个世纪以又做了大量的外国文翻译工作但从他为人处世的作风看他是一位厚道的老北京人(选自书屋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萧乾先生看到作者能够翻译出版伊利亚随笔选给以极的评价其实这不过表明一位译著等身

5、的译坛长者的宽厚态度而已B作者通过对萧乾先生注意保健的描述很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性格中较真、执著、敏感但又充满生气容易交往的特点萧乾几十年活跃于新闻界、文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等这既反映出他的勤奋也说明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D作者在文中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通过写自己与萧乾先生的几次交往塑造了一个厚道、养丰厚的北京作家的形象E作者认为对文史上的争论要从两个方面虑一是着眼于是非本身二是看到作家本人在文史上的贡献否则就会给文的发展带损失解析A项从“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作者的翻译工作是给予肯定的“不过表明”与文意不符B项作者写这段故事是为了表现萧乾的坦率D项“运用委婉的修辞

6、手法”不对委婉是传主说话的方式答案E2从第一段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翻译外国古典作品的态度是怎样的?答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至于兰姆的作品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的含意它的意思是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可以参全集的翻译翻译伊利亚随笔没有可参的得独立工作可见翻译工作不容易理解了这点回答此题就不难了答案萧乾先生认为这项翻译工作比较难他对此持鼓励、支持、肯定的态度他主张对已有相关翻译的在借鉴、参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对未翻译过的作品要独立思3文章两次提到写有“请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的小纸条分别有什么作用?答 解析作者第一次看到小纸条是与萧老先生初次见面时他初步感觉到萧老先生比较惜时文中第二次提到

7、一方面再次说明小纸条的存在另一方面作者又写出了萧乾先生不会毫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含蓄委婉的方式给以暗示的细节更全面地表现了萧乾先生的特点答案第一次是全面介绍萧乾先生的需要第二次是为了补充说明萧乾先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注意尊重他人两次提到这个纸条前后照应更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虽年老体衰却仍注意尊重他人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特点4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传主哪些方面的特点?这样写对你有哪些启发?答 解析回答本题要纵观全文尤其是第一、四、五、六段的内容概括特点时注意不要照抄原文要用自己的话作答回答启发时注意多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思本文多处使用了对话;另外作者在文中很客观地评

8、价了萧乾的“倔”生抓住这两点写启发即可答案特点支持肯定年轻人的工作鼓励独立的工作方式;说话文雅和蔼待人温和厚道、有修养;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对于个人的尊严敏感且较真(答出四条即可)启发写人物传记时要写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多使用对话;要辩证地、全面地表现人物这样传主才更有立体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守在的屋檐下王波1913年普朗克担任柏林大校长不久便将爱因斯坦请到柏林大并为他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在他看“把更多有天赋的家留在德国”是一名家应尽的责任当然对普朗克说一切并不是“责任”两个字这么简单在这个路德教徒心中是他的另一个上帝而终其一生他一直守在的屋檐下18

9、78年20岁的普朗克已在慕尼黑大小有名气名声自他的音乐天赋这个大二生曾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剧作曲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一位物理家教授试图劝说年轻人另走他路这样或许更容易有所成就普朗克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回应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第二年当为自己以“论热力的第二定律”为题目的博士论文答辩时年轻的普朗克被一位知名化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幸运的是普朗克最终通过答辩并获得了慕尼黑大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理论物理研究普朗克所不曾期望的“新大陆”则在22年后浮现1900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给物理带巨变也在18年后给普朗克带了诺贝尔奖只是此时的奖励已难以抚

10、平普朗克内心的千疮百孔他的妻子和女儿先后离世大儿子则死于一战战场战争带给普朗克的不仅是家庭的巨变还有事业的动荡不安1914年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和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普朗克在德国物理界享有最声誉不得不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宣言上签名很快他便后悔了两年后他再次签名不过是反对军国主义与此同时德国的研究也陷入了困境为了让局面改观普朗克向同事们呼吁“坚持到底继续工作”1920年10月他和犹太化家弗里茨哈伯创建德国临时会以求募集资金支持研究纳粹的上台则让普朗克的努力几乎化为乌有身为威廉皇家会主席的普朗克眼睁睁看着大批犹太朋友和同事被驱逐和羞辱数以百计的家被迫离开德国部分人在普朗克的劝说下留了下

11、其中包括哈伯只是这些为而留下的人几乎处处饱受屈辱普朗克曾直接找到希特勒抗议哈伯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丝毫于事无补德国的屋檐之下已无这些人的容身之处哈伯最终在1934年死于流亡途中爱因斯坦则在1935年远走美国普朗克弹钢琴时由爱因斯坦拉小提琴伴奏的场景也从此成为绝响那些在皇家会研究所内工作的犹太家在失去了普朗克竭尽全力的保护后不得不离去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在他看自己“有责任”留在国内保护已经支离破碎的研究他无力反抗纳粹的暴行但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柏林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他写到“要渡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那天”可惜的是在1944年2月的一次空袭中普朗克在柏林的家完全被摧毁他留在家里的论文手稿和藏书

12、化为灰烬5个月后他的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密谋暗杀希特勒被逮捕关入盖世太保的总部并在1945年被处决曾经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一位87岁的老人在屋檐之下体会着家国的凋零而为了“扩大的影响”老人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在演讲中他呼吁人们“向上帝走去”这个“上帝”不是他信仰了一生的耶稣而是他为之付出了一生的(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在表现普朗克对的坚守的同时说“是他的另一个上帝”文末进一步提到普朗克的呼吁“向上帝走去”这正暴露出人性的两面性B在作者看20岁的普朗克凭借他的音乐天赋已在慕尼黑大小有名气可是选择专业时他选择已经研究得差不多的物理这是一件很

13、可惜的事情文章运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普朗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苦难经历塑造了一位执著爱国的物理家的形象D普朗克不曾期待在物理上有“新大陆”般的发现但他在1900年却提出了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正反映出他对始终不渝的探索E尽管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些为留下的人免受屈辱而他本人也不得不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解析A项“向上帝走去”中的“上帝”正是普朗克所信奉的文章着力表现的正是普朗克对的坚守没有人性的矛盾B项作者陈述这件事时并没有流露出“可惜”之情而是要表现普朗克对的兴趣与坚守E项时间表述有误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是1914年的事情“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些为留下的人免受屈辱”是纳粹上台后

14、的事情答案D2文章第四段提到普朗克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被一位知名化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一事这是否会影响普朗克的形象?请说明你的理由答 解析从全文看作者是以肯定的态度表述有关普朗克的选择的他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受到讽刺说明最初普朗克在物理上并不突出而后普朗克提出了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说明他在物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化家的讽刺正起到反衬的作用答案不会这正照应了前面那位物理教授关于他选物理的劝告也为后面普朗克在物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了铺垫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普朗克才有了后的成就这样写起到反衬的作用突出了普朗克对的坚守和他不断探索的精神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普朗克终其一生一直守在德国的屋檐下的?请举例表述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