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大气压强24.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885022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 大气压强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3节 大气压强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节 大气压强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3节 大气压强2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3节 大气压强2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节 大气压强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 大气压强24.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学难点】1.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有关大气的一些知识,对大气压强也有一个相对模糊的理解,这是学生这节课学习的基础。另外,学生已经对压强的相关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压强的物理意义以及计算固体、液体压强的方法,能够利用转换

2、法解决问题,这些知识和实验方法将作为载体来帮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教法学法】探究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烧杯、纸巾、酒精、棉花、火柴、镊子、烧杯、鸡蛋、红墨水、广口瓶、吸盘、空矿泉水瓶、大试管、集气瓶、硬纸片、注射器、乒乓球、玻璃管、抽气机、气球、热水教学过程环 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魔术:“吸”杯大法。学生感到好奇,提出猜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探究新知一、大气压强的存在演示:瓶吞鸡蛋呈现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板书】(一、大气内部 存在压强)观察、猜想:鸡蛋能吞入瓶中吗?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小组合作】选择器材、设计实验

3、、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小组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设计实验:覆被实验、矿泉水瓶变瘪、吸盘提水、注射器吸水等。从学生熟悉的鸡蛋入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解决问题,再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小组展示不但能够促进小组间的合作,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探究新知引导:在覆被实验中,把杯子向四周转,硬纸片会不会掉,说明什么?【板书】(一、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图片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 1标准大气压演示:将学生展示的吸盘提水实验进一步延伸。将其倒置在水槽中,移去吸盘,观察现象。演示:60cm长的一端开

4、口的玻璃管装满水后,开口向下,放入水槽中松开堵住开口的手,观察现象。图片展示:大气压强可以支持约10m高的水柱不下落。提问评估:器材受限,有无改进方案? 微课展示: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应该和大气压相等,把液柱产生的压强算出来。p =gh根据液柱的高度、水银的密度,可计算大气压强值:1.013105 Pa。【板书】(二、大气的测量PO= 760mmHg =1.013105 Pa)2.测量工具【板书】(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分析两种气压计的利弊图片展示:教室内的气压相当于1000多本书叠放在一起对桌面产生的压强。3.探究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将课前测量的实验数据呈现给学生。【板书】(大气

5、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提问:人在大气当中,为甚没有被压垮呢?提问:如果人脱离大气层,所受大气压为零,人体会怎样呢?演示:用气球模拟人体,抽出瓶内空气,观察现象。三、大气压强的应用图片展示: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实验、体会。利用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观察:水柱不下落。分析:是大气压强的作用。分析、计算: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约10m水柱产生的压强。观察实验,思考方案改进方式,换用密度大的水银进行实验。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并分析实验原理。学生思考、计算。观察、思考,练习使用金属盒气压计测量教室内的大气压。观察、感受观察:随着楼层的增加,金属盒气压计测量值逐渐减小。分析:大气压强随高

6、度的增加而减小。思考、回答:人体内也有压强,压强的大小与大气压强相等。思考、猜想。观察:气球越来越大。分析:抽气过程中,瓶内气压减小,小于气球内部气压,气球逐渐增大。观察、体会。总结大气压强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强确实存在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体会大气压强非常大。巩固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为托里拆利实验做好铺垫。进行实验器材的评估和改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托里拆利实验是本节的难点,但由于水银有毒不易操作,所以利用微课呈现出来。及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从屋里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将压强的大小直观呈现出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用

7、意想不到的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揭秘总结揭示引课中的魔术奥秘,在两烧杯底部夹上湿纸巾,用力挤压,排除空气后,大气压强将两个烧杯紧紧压在一起。总结: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观察思考,尝试解释原理总结,回顾首尾呼应,应用刚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第三节 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大气压向的测量 1标准大气压强:PO= 760mmHg =1.013105 Pa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三、大气压强的应用作 业思考题:1.为什么要让手机吸盘支架放在玻璃或光滑平面上?2.瓶子吞鸡蛋实验中,怎样把鸡蛋再完整的取出来?3.能否借助吸盘和其他工具粗测大气压的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