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1、沥青针入度试验(1)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度温室中冷却1-1.5h(小盛样皿)1.5-2h(大盛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加减0.1度的恒温水槽中1-1.5h(小盛样皿),1.5-2h(大试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 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外来物,无明显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擦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紧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1)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之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开动秒表,当秒表指针正指向5s的瞬间,用手紧压针入度仪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当采用自动针入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入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2)压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读数,准确至0.5(0.1mm)。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的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3)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的方法分别在15,25,30度(或15度)三个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2、沥青软化点试验 方法一:软化点在80度以下的沥青(1)将盛有试样的试验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5℃±0.5℃水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2)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环架上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将0℃-80℃的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4)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动试样搅拌器,使水微微震动,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
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围时,则试验应重做5)试样受热软化逐渐开始下坠,至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方法二:软化点在80℃以上的沥青(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32℃±1℃的甘油的恒温容器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甘油中2)在烧杯内注入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并将盛有甘油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开始试验1) 按上述相同的升温方法进行加热测定,最终测出试样坠落接触底板时的温度准确至1℃3沥青延度试验(1)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2)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端向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高出试模,灌模时应注意勿使气泡混入试件在室温中冷却30-40min,然后置于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min后取出,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与试模面齐平沥青的刮法应自试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面应刮平滑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浸入测定试验温度的水槽中1-1.5h。
3)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移动滑板使其指针正对标尺的零点将延度仪注水,并保温达试验温度±0.5℃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玻璃板或不锈钢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侧模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4)开动延度仪,并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此时应注意,在试验过程中,水温应始终保持在试验温度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震动,水面不得有晃动,当水槽采用循环水时,应暂时中断循环,停止水流在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与沥青试样的密度相近后,重新试验5)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读数,以cm表示,在正常情况下,试件延伸时应呈锥尖状,拉断时实际断面接近于0如不能得到这种结果,则应在报告中注明4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1)用洗液水蒸馏水先后仔细洗涤比重瓶,然后烘干称其质量m1,准确至1mg2)将盛有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浸入水槽中一同保温,烧杯底浸没水中的深度应不少于100mm,烧杯口露出水面,并用夹具将其固牢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然后将比重瓶及瓶塞放入烧杯中,且烧杯中水的深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
调控温度,使恒温水槽及烧杯中的蒸馏水达致规定的试验温度±0.1℃3)待烧杯中水温达至规定温度并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入瓶口,使多余的水有瓶塞上的毛细孔挤出注意,比重瓶中不得有气泡将烧杯从水槽中取出,再从烧杯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将瓶塞顶部擦拭一次,在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面的水分,称其质量m2准确至1mg注意瓶塞顶部只能擦拭一次,既是由于膨胀瓶壁上有小水滴也不能再擦拭以m1-m2作为试验温度时比重瓶的水值4)液体沥青试样的实验步骤:将试样过筛(0.6mm)后注入干燥比重瓶中至满,注意不要混入气泡将盛有试样的比重瓶及瓶塞一如恒温水槽(测定温度±0.1)内盛有水的烧杯中,水面应在瓶口下约40mm注意勿使水浸入瓶内从烧杯内的水温达到要求的温度后起算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上,使多余的式样由瓶塞的毛细孔中挤出仔细用蘸有三氯乙烯的棉花擦净空口挤出的试样,并注意保持孔中充满试样从水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仔细的擦去瓶外的水分或粘附的试样(注意不得在揩孔口)后,称其质量m3,准确至1mg5)粘稠沥青试样的实验步骤:沥青的加热温度不高于估计软化点以上100℃(石油沥青)或50℃(煤沥青),仔细注入比重瓶中,约至2/3高度。
注意勿使试样粘附瓶口或上方瓶壁,并防止混入气泡将盛有试样的比重瓶移入干燥器中,在室温下从水槽中取出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将蒸馏水注入比重瓶,再放入烧杯中(瓶塞也放进烧杯中),然后把烧杯放回已达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从烧杯中的水温达到规定温度时起算保温30min后,使比重瓶中气泡上升到水面,用细针挑除保温至水的体积不再变化为止待确认比重瓶已经恒温且无气泡后,再用保温在规定温度水中的瓶塞塞紧,使多余的水从塞孔中溢出,此时应注意不得带入气泡保温30min后取出比重瓶,按上述方法迅速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m5,准确至1mg6)固定沥青试样的实验步骤:实验前,如试样表面潮湿,可用干燥清洁的空气吹干,或置50℃轰响中烘干将50-100g试样打碎,过0.6及2.36mm的筛取0.6-2.36mm的粉碎试样不少于5g放入清洁干燥的比重瓶中,塞进瓶塞后称其质量m6,准确至1mg7)取下瓶塞,将恒温水槽内 内烧杯中的蒸馏水注入比重瓶,睡眠高于试样约10mm,同时加入几滴表面活性剂溶液(如1%洗衣粉洗涤灵),并摇动比重瓶市大部分试样沉入水底,必须使试样颗粒表面上腹气泡逸出注意摇动时勿使试样摇出瓶外取下瓶塞,将盛有试样和蒸馏水的比重瓶之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逐渐达到真空度98KPa(735mmHg)不少于15min。
如比重瓶试样表面仍有气泡,可再加几滴表面活性剂溶液,摇动后再抽真空必要时可反复几次操作,直至无气泡为止8) 将保温烧杯中的蒸馏水在注入比重瓶中至满,轻轻塞好瓶塞,再将带赛的比重瓶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塞紧瓶塞酱油比重瓶的盛水烧杯再置恒温水槽(试验温度±0.1℃)中保持至少30min后,取出比重瓶,迅速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m7,准确至1mg5 沥青含蜡量试验(1)在蒸馏瓶中称取沥青试样质量mb50±1g,准确至0.1g,塞好瓶塞,用锥形瓶作接收器 ,装在盛有冰水的烧杯中2)当用高温电炉时,将盛有试样的蒸馏瓶置已恒温550±10℃的电炉中,并迅速将瓶颈固定在铁架的弹簧支架上,蒸馏平通过直观与之于冰水中的锥形瓶连接 如用燃气炉时,调节火焰高度将蒸馏瓶周围包住3)调节加热强度,是从加热开始起5-8min内开始初馏其后以每秒两滴的流出速度继续蒸馏至无馏出油为止,然后在1min内将蒸馏瓶底烧红(即瓶内蒸馏残留物焦化)全部蒸馏过程必须在25min内完成,蒸馏后直观中残留的馏出油应流入接受器中4)将盛有馏出油的锥形瓶从冰水中取出,拭干瓶外水分,在室温下冷却称其质量到馏出油总量m1 (5)将锥形瓶中的馏出油加热溶化并晃动使其均匀。
注意加热时温度不能太高,避免因温度过高蒸发引起损失然后将熔化后的一部分馏出油注入另一已知质量的锥形瓶(250Ml)中用于脱蜡,要求其数量能够使其冷冻过滤后能得到0.05-0.1g蜡但取样总量不得超过10g称出用于脱蜡的馏出油质量m2,即已知质量锥形瓶和拖拉用油分的质量之和减去锥形瓶的质量,准确至1mg6)将冷却过滤装置装妥,并将吸滤瓶支管用橡胶管与水流泵(或真空泵)即U型水银柱压力计连接起来像冷浴中注入适量的冷液(工业酒精),其液面比试样冷却筒内液面(乙醚-乙醇)高约70mm以上,以便向冷浴内加干冰不致溅入试样冷却筒内用适当工具搅拌冷液,使之保持温度-20±0.5℃7)将盛有馏出油的锥形瓶注入10mL 乙醚,使其充分溶解,然后注入试样冷却筒中,再用15mL乙醚分两次清洗盛油的锥形瓶,并将清洗液倒入试样冷却筒中将25mL乙醇注入试样冷却筒内与乙醚混合均匀从加入乙醚时间开始,冷却1h,石蜡充分结晶析出8)预先在另一锥形瓶或试管(50mL)中量取50mL乙醚-乙醇(1﹕1)混合液,使其冷却至-20℃,至少恒冷15min后再使用9)当试样冷却筒中溶液冷却结晶后拔起其中的塞子(即实心玻璃棒),过滤结晶析出的蜡,并将塞子用适当方法吊在试样冷却筒中,保持自然过滤30min。
10)当砂芯过滤漏斗内看不到液体时,启动水流泵,调节U形水银柱压力计真空度,使滤液的过滤速度为每秒一滴左右,抽滤至无液体滴落,然后小心的关闭水流泵,使压力计恢复常压再将已冷却的乙醚-乙醇混合液一次加入30Ml,洗涤蜡层,并清洗玻璃棒塞子及试样冷却筒内壁继续过滤,当溶剂在蜡层上看不见时,继续抽滤5min,将蜡中的溶剂抽干,以除去蜡中的溶液11)从冷浴中取出试样冷却过滤装置,取下吸滤瓶,将其中溶液倾入一回收瓶中12)将试样冷却筒塞子及吸滤瓶重新装妥,再将30mL已预热至50-60℃的石油醚在溶解结晶析出的蜡的同时,清洗试样冷却筒及塞子,把起塞子使溶液流质过滤漏斗待漏斗中无溶液后,再用热石油醚溶解漏斗中的蜡两次,每次用量35mL,然后立即用水流泵吸滤,至无液滴滴落13)将吸滤瓶中被石油醚溶解的蜡溶液倾入已知质量的锥形瓶中,并用常温石油醚分三次清洗吸滤瓶,每次用量10-15Ml,并将洗液全部倒入锥形瓶的蜡溶液中14)将盛有蜡溶液的锥形瓶放在适宜的热源上,回收石油醚溶剂或使溶剂蒸发掉然后将锥形瓶置温度为105℃±5℃轰响中进一步除去残留的石油醚,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1h,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1h后称其质量,得到析出蜡的质量m准确至0.1mg.(15)同意沥青试样蒸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