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成就榨菜大产业.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88000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牌成就榨菜大产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品牌成就榨菜大产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品牌成就榨菜大产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牌成就榨菜大产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牌成就榨菜大产业.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牌成就余姚榨菜大产业2006年9月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两位余姚农民企业家举起了亮闪闪的牌子:“铜钱桥”和“国泰”两个榨菜品牌双双获得中国名牌的殊荣。酱腌菜(榨菜)2006年首次进入中国名牌评选目录,共有5个品牌入选。2006年浙江省入选该类中国名牌的,仅此两家。此后,人民日报和浙江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余姚发展榨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做法。余姚榨菜从此步入更高层次的品牌时代,更加稳固了余姚榨菜在国内市场的“霸主”地位。余姚榨菜种植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试种,七十年代逐步推广,八十年代广泛普及,九十年代迅速发展。在五十多年发展历程中,余姚始终把基地建设作为品牌创建的基础,

2、一方面在市内推广并运用榨菜与其他经济作物轮作制,提高土地利用的复种指数,同时积极推进土地有偿流转,实行榨菜种植专业化操作、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在市外到江苏、湖南等地和周边县市租地建基地,打造榨菜产业后方基地。目前榨菜已成为余姚农业第一大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从事榨菜生产的菜农达15万人,年产榨菜鲜头10亿多斤,1996年余姚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榨菜之乡”,成为全国榨菜重要产区之一。余姚是全国最大的榨菜加工基地,从1999年开始启动了“榨菜规模品牌提升”工程,用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引导榨菜产业集聚和良性发展,全面提升榨菜产品档次和品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43家榨菜加工企业内联基地和

3、农户,外拓国内外市场,基本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研、学、产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在榨菜行业中,全市现拥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宁波市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24家,涌现出了年销售超亿元企业4家,5000万元到亿元企业8家。余姚于1999年专门成立了市榨菜协会,并出台了余姚市榨菜系列标准,在原料生产上,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按标准组织种植和生产,从种子种植、培育管理到收割腌制等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并注重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促进原材料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在产品加工上,榨菜加工有一半以上企业建成了全封闭的标准生产车间,所有企业都配备了水净化设备和不锈钢真空包装机,现有榨菜加工企业全

4、部用上了流水线操作的巴氏杀菌设备。在监督管理上,组建了由质检、卫生、农林等部门组成的榨菜综合整治办公室,加大了监管力度,榨菜加工企业由原来的120余家削减到现在的43家,而质量有了大幅度地提升,余姚榨菜在国家、省、市农博会上多次获得金奖、银奖,其中有12家企业通过了HACCP认证。销售市场是品牌创建的最终目的。余姚榨菜加工企业走南闯北跑市场,想方设法开窗口,积极争取参加各类展览会,努力提高余姚榨菜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为使榨菜产品适销对路,加工企业做足“口味”文章,开发符合各地不同口味的产品,达到了品牌与消费者的互融。榨菜销售渠道从农村到城市,从批发市场到各类超市,从低档市场到精品柜台,近百种

5、榨菜系列产品畅销长城内外、长江南北,并出口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近2亿元。目前,余姚榨菜已形成了生产布局区域化、产业基地规模化、产品加工标准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成为全市产业化程度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大、农民受益面最广的一个产业。到目前为止,在榨菜行业中,全市已拥有“铜钱桥”、“国泰”等2个中国名牌,“备得福”、“久久红”等16件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级名牌、9件省级著名商标,“余姚榨菜”还获得国家集体证明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和浙江省区域名牌。榨菜产业发展不仅为当地菜农带来每年近2亿元收入,同时也带动了机械设备、包装印刷、交通运输、食盐供应等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并且对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农业外向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余姚市农林局 二九年八月十九日-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