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队工作.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87991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队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班队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班队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班队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班队工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班队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队工作.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9. 确立班级组织目标(1) 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组织目标意识(2) 确立小学一年级班级目标的过程(3) 班主任设计班级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设计班级目标应以学校教育目标为依据第二,设计班级目标应以班级形成成员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要求为依据第三,设计班级目标应注意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小学生最终能够参与班级共同目标的确立第四,设计班级目标应从班集体的荣誉感入手10.形成组织常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群体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开展活动,都必须制定一定的行为准则。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规矩的形成更为重要。要在新班级里形成严格的组织常规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入学教育新生入校后,

2、做好入学教育非常重要。第一,学校传统教育。请校领导、大队辅导员作报告,讲述学校的历史,介绍学校的有些教师、优秀毕业生成长历程。通过这些教育,使学生对学校优良传统的感受中,继承学校长期形成的良好规范。第二,班级生活规划的讲解。对小学生规范一无所知的新生来说,从进入小学生生活的第一天开始即给他们以明确的行为规范认识十分重要。应对新生进行专门的班级生活规范教育,但是教育的形式应当既严肃又活泼,使学生能真切的感受到规范对于集体生活的重要性。(2) 在平时班级生活中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规范教育第一,利用课堂教、班会、晨会、劳动等各种时机,有计划地对新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重点根据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

3、要求进行训练,使遵守规范形成氛围,形成习惯。第二组织新生适当参与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使之自觉地自我规范。例如,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制定“小组公约”“值日生工作要求”等,通过学生的参与,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意识。第三,建立班级舆论阵地,形成遵守规范的压力。如利用班级的墙报、板报进行宣传,使班级组织规范得到舆论力量的支持。11.改进班级组织机构原班主任留下了先前建立的班级组织机构,这个组织机构是新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础。新班主任不能搞“一朝天子一朝臣”。班级中的各种角色,特别是学生干部的角色,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方面。一个良好的班级组织应该是一个学生能够自治的组织,而学生的自治在于学生自我

4、管理能力的普遍增强。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场所。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不单纯是为了这样一个组织的运行,也是为了学生因能参与这样的工作而得以成长。班级组织机构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是无须改进的。改进组织机构是进行班级新的建设的重要契机,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改进班级组织机构,不是简单的换掉一些班级学生干部,而是先让学生对已有的工作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学生们对班级生活的认识尤其是对自治生活的认识会有新的提高,在总结中,学生提出对自治生活的新的构想,从而尝试以新的方式来实现对班级生活的自治。班级组织机构的改进,应当在这样一种具有民主气息的氛围中进行。12确立班级组织新目标在班

5、级生活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要不断地成长,就得不断更新目标,班级组织也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不断的更新目标。新的班主任应当给班级带来新的气象,也应当帮助班级确立新的目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班级生活经验的丰富,在班级组织目标的确立中,学生应当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确立班级新的目标,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了解班级原有的目标实现情况。制定班级新的目标要以调查研究班级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要有发展的观念,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如果新接的班级是先进班级,那么就提出一个更高的奋斗目标,激励全班同学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更高水平努力。如果接收的是一个基础较差,班级体尚为形成的纪律松散的

6、班级,则要以加强组织纪律、提高自信心为突破口等,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二:新的班级目标的制定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的阶段上的特点,应根据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不同的特点(甚至年纪的特点)来制定。第三:新的班级目标必须成为班级成员的新的选择。因此,班主任必须将自己设计的目标在全班同学中间进行讨论,必须充分吸纳学生的意见。只有把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融合起来,才会形成班级的共同目标。第四:班级新目标的制定要征求班级任课教师的意见,集思广益,调动教师群体的聪明才智,共同完成新目标的确立。班级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组织,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会不断提高。班级目标的制定应体现新的“

7、最近发展区”的要求。第五章4.怎样对小学生进行生活指导生活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生活心理辅导,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小学生独立性的辅导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谈及“学会做人”时指出:21世纪要求人人都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国城市儿童最突出的弱点是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这自然严重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199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调查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成材离不开独立自主”,当然人的独立性不是天生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小学

8、生进行独立性的辅导呢。1、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更新教育观念。美国儿童的独立性强,源于美国的教育非常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注意培养青少年的独立精神和创造性。而我国的教育更注重教师的权威作用,“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他们墨守成规,没有主见,遇事总希望老师或家长告诉怎么做,因此,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创新。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最好不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2、建立儿童的自我感,让他们在情感上先立起来。心理学者们认为,缺乏自主性的人通常在情感上,情绪上高度依赖别人。因为他们没有自我感,自己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应注意帮助儿童形

9、成这种自我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让儿童自己做出选择。3、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儿童的独立性差与家庭教育不当有直接关系。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照料太多,管教过于严厉,直接影响儿童的独立性。教师和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创造各种独立做事的条件,不当“拐杖”当“向导”,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4、教育学生学会自立。首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教育儿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在学校要做好值日生。第二,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应教育儿童树立自己意识,学会自主决策,不盲从,不要遇事总是问别人,而应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自己管理自己。要鼓励小学生积极参

10、与多种活动,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服务等活动中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二)小学生休闲辅导休闲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而适宜的休闲活动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小学生的休闲活动会出现许多问题,如:不能合理地安排休闲时间,对电视着迷,迷恋电子游戏等,因此,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休闲辅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的休闲观;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主动的创造精神;培养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陶冶性情的能力。1、通过教育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态度。2、教育学生学会安排和利用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利用得当会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展示小学生的个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要让孩

11、子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让其自由支配,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因此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生活休闲计划,除认真完成作业和必要的学习活动外,自己要从事 哪些休闲活动,时间如何安排,都由自己决定。3、发展小学生合理的休闲需要,抑制其不合理的需要。学校可组织学生休闲团体,定期活动,如书法协会、足球俱乐部。还可以组织全校性的休闲活动,如春游。这些活动都可以引导小学生合理的休闲需要。对于学生休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如有的小学生沉湎于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教师及家长积极引导,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时间不宜过长,内容要有选择,姿势要正确。要坚决禁

12、止小学生去游戏机厅和网吧打电子游戏。(三)小学生消费辅导学会合理消费是一个人生活中必备的生活技能。小学生的消费,主要指其在学习,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消耗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活动。随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在消费上已开始要求独立。但是小学生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形成了许多消费误区: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零食消费跟着广告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相互模仿,形成攀比消费心理,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消费辅导便是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势在必行。1、要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2、合理消费,不盲目消费。3、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不奢

13、侈浪费。有些父母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自己勒紧裤带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要教育小学生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通过劳动挣来的。孝敬父母也包括珍惜每一分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5.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指导一、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老师以权威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圣洁的代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其灌输的痕迹明显地拉大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枯燥的说教只会

14、让学生昏昏欲睡。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参谋与伙伴的关系。二、利用学生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要通过组织集体来影响学生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小学生对班集体的概念是随着集体生活的扩大与丰富的开展逐步形成和发展的。2、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着重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少先队活动中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体会,不断感悟,不断积累,从而把德育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品质。 三、 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1、在教学中开展有关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讨论课堂也是进行德育教

15、育的主阵地。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可挖掘的德育因素,如数学的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体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等等。 2、结合自身进行比较,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意识 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做的情况下,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小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6. 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学习指导(1)促进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学习动机对促进学生学习活动,提高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的需要。正如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